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是中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小学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互逆关系,如:互逆定理、互逆公式、互逆运算、互逆变换、互逆对应等等。教材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知识进行正向思维,而且要求学生能准确运用知识进行逆向思维,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和训练学生从正向思维到逆向思维的转换能力。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告诉我们,共同因素和不同因素是学习过程中可能发生迁移和干扰的两种基本条件。中学数学中有互逆定理、互逆公式、互逆运算、互逆变换、互逆对应、互逆证法等。这些具有互逆关系的知识有着共同的因素,但是条件和结论的逻辑顺序又是互逆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具有互逆关系的旧知识对学生掌握新知识,在一定程  相似文献   

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内容存在多处不同形式的互逆关系,针对互逆关系的教学内容给出互逆性教学的内涵特点、基本步骤、实践路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知识之间的互逆关系,并充分利用这些互逆关系适时进行积极而有效的互逆性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概念,理解公式,熟练进行解题。  相似文献   

4.
浅谈数学教学中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就是人的理性认识的过程 ,根据思维过程的指向性 ,可将思维分为正向思维 (常规思维 )和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反映了思维过程的间断性、突变性和多向性 ,它是摆脱思维定势 ,突破旧有思维框架 ,产生新思维 ,发现新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 .因此 ,在教学中 ,应该重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现行数学课本提供了大量可逆的素材 ,如互逆定理 ,互逆公式 ,互逆运算 ,互逆变换 ,互逆证法等 .许多数学问题都可以提出逆问题或从逆向去考虑 ,这为我们培养学生逆向思维习惯创造了条件 .在教学中 ,我们要求学生不但能正确地进行正向思维 ,而且还能灵活地运…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学习简易方程以前,曾经采用画线段图并运用加减互逆关系、乘除互逆关系求x。教学简易方程时,只是明确提出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至于解方程的方法仍然是采用学生熟悉的加减运算之间及乘除运算之间的互逆关系。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曾说:"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是不可能提高的。高超的写作技能,不能不得益于阅读训练。"此话从读写的关系,说明了读是写的经验积累,写是读的能力转化,二者具有互逆性。如果能利用读写互逆性,在阅读教学中适时插入作文训练,或在作文教学时巧妙借鉴阅读范文,往往能一举两得,甚至多得。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内容,以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为重点,这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加法采用“凑十法”,减法运用加减互逆关系,一般称为“想加法,算减法”,即“互逆法”。前者意见比较一致,但对采用“互逆法”  相似文献   

8.
数学中存在着大量的可逆素材:互逆概念,互逆定理,互逆公式,互逆运算,互逆变换,互逆证法等等。几乎每一个数学问题都可提出逆向问题,或从逆向来考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逆反思维,使学生学会逆转问题的条件和结论,逆转推理的顺序,逆转运算方式,逆转公式方向……从而活跃学生思维,开拓学生思路,使他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智力。  相似文献   

9.
互逆主义逻辑中的互逆真蕴涵的建立过程与经典逻辑中的实质蕴涵的定义一样,都是三真一假的真值表,但含义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
对《数学不了情》中的“成对匹配,平方互逆”规律进行拓展研究,提出当m≥7时,■与■(m∈N~*)破坏了“成对匹配,平方互逆”的规律;当m≥5时,■与■(m∈N~*)破坏了“成对匹配,平方互逆”的规律,并进行证明。  相似文献   

11.
一、利用反函数与原函数对应法则具有的互逆性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问题导学能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走向高效。基于此背景,设计直观化问题,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设计启发性问题,能促进学生理解知识;设计互逆性问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3.
逆向思维是逆着常规思路寻求问题解法的一种思维方法,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些做法:一、定义、概念中互逆关系理解和运用的训练;二、公式、法则的逆用训练;三、互逆运算的转化训练;四、执果索因的分析法训练;五、从反面思考的训练。  相似文献   

14.
数学运算同数学概念一样始终充满着矛盾。各种数学运算,如加与减,乘与除,整式相乘与因式分解,幂运算和根运算等等都是互逆的运算。互逆的运算就是矛盾,二者互相对立,又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以下分几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见《数学课程标准》内容标准,第二学段的&;lt;数与代数&;gt;部分)我认为这里的“互逆关系”是欠妥的。这个问题,三言两语说不清。下面特就此进行一番详细、深刻的论证。  相似文献   

16.
方向错位论     
方向错位是以互逆运动方向表现事物情态的结构技巧.这种互逆方向的两极运动具有反向引发作用,或使诗的意象更加鲜明奇警,或使诗的韵味更为丰厚,或使诗的情感表达更有力度.方向错位的方式可分为空间错位与时间错位两类.  相似文献   

17.
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王继珍本文就如何利用知识之间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浅见。1.利用知识互逆性,主次分明,培养思维的逻辑性知识间的联系有单向性、双向性。双向性又叫互逆性,在数学中大量存在。如,加与减,乘与除。例如.乘除运...  相似文献   

18.
二、数的计算(一)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复习要求]回.熟练掌握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法则,能正确、迅速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2.深入理解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正确、熟练的进行验算和求未知数X。3.理解和掌握整...  相似文献   

19.
根据导数与积分的互逆关系,引入了高阶积分的概念,由此简化了部分积分运算.  相似文献   

20.
谈初等几何研究课的同一法教学徐琳同一法是几何证明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它是在“同一法则”下证明原命题的逆命题成立的一种方法。所谓“同一法则”,即是两个互逆的命题,它们的前提和结论均是唯一的,若一个命题成立,则另一个也必成立,即这两个互逆的命题是等效的。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