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试题呈现题目 (2021年安徽省学业水平考试第23题)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C=∠BCD,点E在边BC上,且AE//CD,DE//AB,作CF//AD交线段AE于点F,连结BF.(1)求证:△ABF≌△EAD;(2)如图2,若AB=9,CD=5,∠ECF=∠AED,求BE的长;  相似文献   

2.
题:如图1,△ABC中.BH⊥AC于H;DB⊥AB、EB⊥BC,且BD=AB、BE=BC,延长HB交DE于M,求证:M为DE的中点.  相似文献   

3.
<正>一、试题呈现(2021·安徽第23题).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C=∠BCD,点E在边BC上,且AE//CD,DE//AB,作CF//AD交线段AE于点F,连结BF.(1)求证:△ABF≌△EAD;(2)如图2,若AB=9,CD=5,∠ECF=∠AED,求BE的长;(3)如图3,若BF的延长线经过AD的中点M,求BE∶CE的值.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试题评价1. 图形似曾相识,  相似文献   

4.
考考你     
如图1所示,已知△ABC中,BC=8,BC 上的高h=4,D为BC上一点,EF//BC上一点,EF//BC交AB于点E,交AC于点F (EF不过A、B)。设E到BC的距离为X,则△DEF的面积y关于x的函数的图象大致  相似文献   

5.
本期问题 初183 在△ABC中,∠ABC与∠ACB均为锐角,点D、E分别在边AB、AC上,DF⊥BC于点F,EG⊥BC于点G,设BE交DF于点M,CD交EG于点N,BN与CM相交于点P。求证:AP⊥BC。  相似文献   

6.
例1 在△ABC中,E是AC上的点,AE:EC=1:3,连接BE,F为BE上的点,且BF/FE=2/3,再连接AF交BC于G,求BG:GC,AF:FG的值.  相似文献   

7.
一、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例1如图1,AD∥BC,若以梯形ABCD的边AB和对角线AC为边作ABEC,连结DE交BC于F.求证:DF=EF.略证:过点D作DG∥AB交BC于G,连结GE,则四边形ABGD为,∴ABDG.∵四边形ABEC是,∴ABCE,∴DGCE,∴四边形DGEC为,∴DF=EF.二、证不等量关系例2如图2,AD∥BC,BE=CF,AB=DC.求证:EF>BC.略证:过点B、F分别作CF和BC的平行线交于G,连结GE交BC于H,则BE=CF=BG,∠1=∠2=∠3.∴△BEG为等腰三角形,∴BH⊥GE,∴GF⊥EG,故在Rt△GEF中,EF>GF,即EF>B…  相似文献   

8.
【情景描述】 在一次数学竞赛辅导公开课上听到这样一题:已知:如图1,H是△ABC内任意一点,连结AH并延长交BC于D,连结BH并延长交AC于E,连结CH并延长交AB于F.求证:DH/AD+EH/BE+HF/CF=1  相似文献   

9.
题目:如图1,△ABC中,点O是边AC上一个动点,过O作直线MN//BC,设MN交<BCA的平分线于点E,交<BCA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  相似文献   

10.
题目:在△ABC中,∠A=90°,∠B<∠C。过点A作△ABC的外接⊙O的切线,交直线BC于D,设点A关于BC的对称点为E,作AX⊥BE于X,Y为AX的中点,BY与⊙O交于Z。证明:BD为△ADZ的外接圆的切线。 证明:如图1,连AE交BC于F,连FY、FZ、EZ、ED。 ∵点A与点E关于BC对称, ∴AF=EF且AF⊥BD。  相似文献   

11.
有些平面几何 ,本身虽然与面积无关 .若从面积的角度来考虑 ,往往具有思路明快 ,过程简捷 ,现举例如下 .一、用面积证明线段相等例 1 如图 1,在△ A BC中 ,BE⊥ AC于 E,CF⊥AB于 F,且 BE =CF,求证 :AB =A C.证明 :在△ A BC中 ,由三角形面积公式 ,得S△ ABC=12 A B .CF =12 A C .BE∵ BE =CF,∴ AB =AC.图 1图 2二、用面积法证明线段不等例 2 如图 2 ,在△ A BC中 ,BC >A C,AD⊥ BC于D,BE⊥ AC于 E,求证 :BE >A D.证明 :∵ S△ ABC =12 BE .A C =12 AD .BC,∴ BEA O=BCA C,又∵ BC >AC,∴ BE >AD .…  相似文献   

12.
题目:在△ABC中,∠A=90°,∠B<∠C。过点A作△ABC的外接⊙O的切线,交直线BC于D。设点A关于BC的对称点为E,作AX⊥BE于X,Y为AX的中点,BY与⊙O交于Z。证明:BD为△ADZ的外  相似文献   

13.
题目: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交BC于D,过D点作DE⊥AC,垂足为E.BE交⊙O于F.AF的延长线交DE于G.求证:  相似文献   

14.
一、选择题 1.(绍兴市)G是△ABC重心,GP//BC交AB边于点P,BC=3√3,GP等于( )  相似文献   

15.
初213 如图1,在△ABC中,AB=AC,AD⊥BC,垂足为D,E为AD的中点,DF⊥BE,垂足为F,CF交AD于点G.求证:EG〈EF.  相似文献   

16.
共边比例定理:若△ABC和△DBC有公共边BC,AD交BC于E(或交BC的延长线于E),则=S△ABC/S△DBC=AE/DE.符合命题条件的两共边三角形,其位置关系有如下四种情形.证如图甲,过A、D分别作BC的垂线,垂足其他三种情形可以类似地证明(略).如果我们熟悉这个定理的四种情形,并能灵活地应用它,则能方便地、简捷地解答许多数学竞赛题.一、有关线段问题例1如图,在△ABC中,若BD:DC=CE:EA=2:1,AD和BE相交于F,则AF:FD=___.(92-93学年度广州等五市初中数学竞赛题)解  连结FC,设S△DCF=S,贝S△BDF=2…  相似文献   

17.
一、选择题1.(绍兴市)G是△ABC重心,GP∥BC交AB边于点P,BC=33~(1/2),GP等于()(A)  (B)  (C)  (D)2.(巴中市)如图1,AD是△ABC的中线,E是AD的中点,BE的延长  相似文献   

18.
引理设Rt△ABC中,∠C=90°,CD是斜边上的高;过B点作BE⊥AB,BE=BC,连结AE,过E点作EF⊥AE交AB的延长线于F,则DB=BF.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三角形中位线有两个很重要的结论:其一是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其二是三角形的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利用这两个结论可以解决很多几何问题.下面举一些常见的例题,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一、证明两直线平行例1已知:如国1,△ABC中,BE、CF分别为ABC和ACB的外角平分线,且AEBE,AFC7F.求证:EF/BC.分析延长AE、AF分别交直线BC于D、G,因为BE是ABD的平分线又是AE的垂线,所以Rt△BEA=Rt△BED,故AE=ED.同理可证AF=FG.因此,EF为△ADG的中位线,故可得出本题的结论.证明延长AE、AF分别交直线B…  相似文献   

20.
2009年中考数学模拟考试有这样的一道试题:如图,在△ABE中,BA=BE,C在BE上,D在AB上,且AD=AC=BC。(1)若∠B=40°,求∠BCD的大小;(2)过点C作CF∥AB交AE于点F,求证:CF=B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