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党性原则……要加强热点问题引导和舆论监督,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和热情”。这一要求告诉我们,一定要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从大局出发,从  相似文献   

2.
舆论监督是新闻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报政治优势的主要表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可缺少。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搞好舆论监督,是党和政府赋予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作为从事舆论监督的记者,我们的体会是,舆论监督必须在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关注的结合点上选“对象”,在增进团结、维护稳定的大局下促进问题解决,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社会作用之一。有效地开展新闻舆论监督,可以增强新闻宣传的权威性和战斗力,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改进工作,有利于遏制社会丑恶现象,有利于社会的穆定和改革开放。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舆论监督工作呢?  相似文献   

4.
干永福 《新闻实践》2006,(10):28-29
舆论监督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的意愿,党和政府推进工作的手段。建立新闻舆论监督长效机制,正确发挥新闻舆论监督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党报、党刊、国家通讯社和电台、电视台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加强热点问题引导和舆论监督,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和热情。”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关于新闻宣传的这段论述仅用124个字,便高度地概括了我们的新闻宣传的性质、任务和作用,并总结  相似文献   

6.
口语传播视域下主流媒体宣传策略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给媒介环境带来了实质性改变,主流媒体不再享有垄断的信息传播和发布权.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提升主流媒体新闻宣传能力就显得非常紧迫. 当前我国主流媒体新闻宣传的现状与困境 1.主流媒体的新闻宣传能力与党、人民群众的期待尚有距离.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巩固全国人民的思想基础是党和政府交付给主流媒体的重要任务.长期以来,一些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视角陈旧,宣传痕迹突出,交流互动不强.在新的媒介生态中,一些地方主流媒体的区域权威性和引导力日渐薄弱.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希望人民日报社在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原则和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的同时,对消极腐败现象也要进行批评和揭露,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人民的意志和情绪,人民的意见和建议,都是党和政府必须时刻重视和考虑的内容,通过新闻报道把这些反映出来,形成舆论,也就是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包括批评报道,但不是简单地等同于批评报道,它在我国已成为人民群众行使社会主义民主权利的一种有效形式,是我们党的建设的重要法宝之一,是我们党克服消极思想侵袭,保持健康肌体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8.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是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职能,是反映群众呼声的重要渠道,也是党和政府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提高和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完善,时代的发展对新闻舆论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新闻宣传部门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舆论监督作为新闻宣传的一项重要职责,具有广泛的正确的舆论引导的作用。从本质上讲舆论监督类节目是新闻节目的延伸,也是媒体贴近群众的实践,充分发挥了媒体的监督作用。舆论监督类节目是政府、群众和媒体都需要的节目,主持人作为这类节目的灵魂,如何做好舆论监督类节目责任更是重大,也是对主持人从语言把握能力、政策理解水平、应变能力提出的高要求。  相似文献   

10.
走出误区为舆论监督创造良好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 《新闻前哨》2000,(8):12-13
舆论监督是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媒体的社会责任。舆论监督可以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清除腐败,化解矛盾,克服其它消极现象,促进社会稳定,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支持、群众的欢迎。 由于党内和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舆论监督的环境并不令人乐观。我们要走出对舆论监督认识上的误区,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舆论监督创造良好的环境,使舆论监督更有力度,更有成效。 (一)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新闻宣传的一个重要职能。但实际上,一些领导机关、领导同志包括媒体,对舆论监督在认识上存在误区: 一…  相似文献   

11.
舆论监督是新闻宣传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在新闻媒体中具体实施的表现。正确地开展舆论监督,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是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推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以及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受损害的一种有效措施。“新闻媒体包含的信息最大,传播迅速,覆盖面广,能够形成广泛的影响和巨大的社会冲击力。新闻舆论一旦与其他监督机构相配合,将产生巨大的压力和效应。”(黄达强等主编1990年出版《行政管理学》第203页)在日常的新闻宣传中,党和政府的新闻媒体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排斥对社会消极腐败现象的批评、揭露和对人民群众的正确引导。 可是过去,一般都把舆论监督理解为单纯的批评报道,忽略了它的建设性作用。其实,舆论监督通过对某些具体问题的研究和报道,生动、切实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可以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帮助干部提高认识、吸取教训,可以帮助群众澄清模糊认识,化解原有矛盾。实践证明,舆论监督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正确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必须实实在在做好下面七件事。 1、坚持真理,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开展舆论监督,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用邓  相似文献   

12.
论舆论监督     
安若素 《记者摇篮》2001,(4):4-6,29
舆论监督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解决问题的锐利武器,也是提高新闻宣传的战斗力和影响力的有效手段,今后舆论监督工作一要坚持,二要加强,三要改进。  相似文献   

13.
新闻宣传既要有大方向,又要新鲜活泼,这是我们党对新闻工作的一贯要求,也是新闻事业贯彻“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方针的具体体现。我们的新闻宣传从根本上说,主要是面向人民群众的。党和国家举办新闻事业的目的,也就是要通过新闻宣传让人民群众了解天下大事,了解面临的客观情况、党和政府的主张和自己肩负的责任,懂得社会发展的趋向和前途,从而在党、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  相似文献   

14.
李勇 《传媒》2021,(3):46-48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关注民生的桥梁和纽带,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党报信访工作作为信访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牵涉面广、关联度大、辐射力强.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如何更有效发挥党报信访工作的作用,围绕各项中心工作进一步强化舆论监督、提升服务功能,是一个值得各级党媒认真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舆论监督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新闻工作的职责、人民群众的愿望、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手段。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有利于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弘扬正气,针砭时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6.
秦勇 《记者摇篮》2004,(10):50-50
在新闻宣传中正确地开展批评,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这是新闻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我国正在建立和健全的监督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广播电视做为新闻舆论的载体.它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人民群众的喉舌。这一大众传播媒介转达人民群众对党政部门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意见和建议;反映他们的呼声和要求,既是义  相似文献   

17.
"正面报道难、典型宣传难、舆论监督难、新闻创新难",这"四难"不仅是长期困扰新闻宣传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一个亟待求解的症结。新闻宣传的"四难",难在何处?其实,正面宣传难,难就难在把党和政府的意志与人民群众的意愿结合起来;典型宣传难,难就难在实事求是,使典型人物可亲、可信、可学;舆论监督难,难就难在准确、客  相似文献   

18.
进行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党三大作风的具体体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实施,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日益增强,对党报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的要求越来越多.适应新形势要求,搞好舆论监督,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党报必须予以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9.
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和工具,是党的重要舆论阵地。宣传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反映人民的呼声,履行好“桥梁”与“纽带”的职能,是广播电视新闻宣传,特别是政风行风热线类节目在新形势下必须完成好的一个重要任务。目前,全国各省级电台大多开设了政风行风热线类节目,地市级电台80%以上也开设了此类节目。  相似文献   

20.
信息窗     
南振中在新华社提出: 舆论监督要有新突破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新华社要紧紧抓住“党和政府明令禁止”、“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不良社会现象和反面典型予以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