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永军 《政治课教学》2016,(Z1):103-104
教学相长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做一个"示弱"的老师,我们才会感受到学生的"强大"。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发觉学生很多时候比我能干,当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潜力被挖掘时,语文教学可以非常精彩。教育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要改变学生首先要改变自己,教师应该具有这种向内看的思维品质。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感觉自己就是和学生一起成长的。从这一角度讲是学生促进了我的成长,是学生让我改变了自己。学生在给我的一封信  相似文献   

2.
我们一个个都是那么快乐忧伤的傻孩子,被青春浸染着成长,也轻易地被青春所伤。我们疯狂地快乐和悲伤,没有人能够阻止。到底要怎样表现才能不再任性得像个无知的小孩?原来到底还是学不会真正的淡定和理性。放肆地哭笑,佯装世故,敏感而又情绪化,我们那么乖也那么坏。然而现实比我们老练得多!我承认我们有时候很偏执,不懂得梦想一转弯就  相似文献   

3.
春秋时,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倾听,故有"高山流水"之美谈。我们虽不能像古人那样在倾听中觅得知音,但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倾听。专家的讲座,我们要倾听"新鲜",给我们的大脑充电、充氧;同事的观摩课,我们要学  相似文献   

4.
正从学生上学开始,语文课程就一直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语文教学对学生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给予学生丰富的思想,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告诉学生古老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伟大的名人故事激励着学生有了自己的理想。"长大了我要当一名科学家""我要当一名警察"等等。语文教学这么重要,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关键是什么呢?《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事实证明我们的小学生,目  相似文献   

5.
郝兆霞 《中国教师》2011,(Z1):173-174
<正>讲台下是一张张童稚的面孔,讲台上是一个刚刚转学段教学的我,教室窗外是家长们热切期盼的目光,教室内是倍感压力的我,期盼与责任、使命与信心激励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几个字"让我们一起成长"。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也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6.
曾丹妮 《天津教育》2021,(3):105-106
网络教学改变了我们的教学形式,让我们完成了从传统教学向网络教学形式的转换,助推了信息化时代教学模式的变革。我们要善于把从传统教学中摸索总结出来的小学英语教学理念与网络教学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丰富的云资源、强大的云平台来服务我们的课堂教学;用好云评价,让学生在虚拟空间也能汲取成长的营养和动力;要将网络教学的效果最大化,让"空中课堂"软着陆。  相似文献   

7.
<正>当校长以来,我规划实施了"儿童成长支持计划"。我更清楚培养优秀教师是支持儿童成长的关键环节,因此一直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如何支持教师成长是支持儿童成长必须面对的课题。教师的成长并非总是一种正向的成长过程。其中有顶峰期,也会有低潮期;有驾轻就熟时的意气风发,也会有自我否定时的徘徊不前。鉴于此,我把教师的成长历程划分为试用期、成长期、高原期和成熟期,在动态变化的教师成长过程中进行研究,找准每一位的提升点,让他们在每一个阶段都得到提升,都得到成长。  相似文献   

8.
在我的生命里,曾有幸看过汤普逊教师和她的学生泰迪·史塔特的故事。这个故事启示每一个人:"当你遇到你生命中的贵人时,要记得好好感激,因为他是你人生的转折点。同时,我们也要思考如何当孩子生命中的贵人。"它让我热泪满盈,至今铭记在心。从教18年来,我始终以"正己、敬业、爱生、奉献"的师德来要求自己,鞭策自己,与我的学生一同成长。  相似文献   

9.
时光如水,落雪无痕。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有幸结识了您——《小学教学设计》。您是一位长者,指引我教学的方向;您是一位智者,引领我不断地成长。自从和您相识,我就再也离不开您,因为您给我的太多太多……从您那里,我懂得了什么是"腹中诗书气自华",懂得了教学为什么要返璞归真;从您那里,我看到了一个个胸怀教育梦的教师们研读课标,把握教材,执着追求的课堂视窗……你虽然默默不语,但字里行间透露着教学的信息、教学的理  相似文献   

10.
李霞 《黑河教育》2012,(7):33-33
当我们用心去备教材时,我们会更深入地读懂教材;当我们读懂教材时,我们会更灵活地驾驭课堂;当我们灵活驾驭课堂时,学生会成为课堂的主人;当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时,作为引导者的教师,才会有发自内心的幸福。以下是我教学《七的乘法口诀》一课时的一篇教育叙事,它记录着我和学生们成长的足迹。  相似文献   

11.
正不少年轻的班主任跟我说,他们也想上好班会课,但班会课的选题、形式经常变来变去,他们感到有点儿力不从心。我告诉他们:"‘变’是常态,是必然的。因为社会在发展、学生在变化,想用‘不变’的班会课来教育、引导学生,显然是不行的。"但教师们的"力不从心",也引起我的思考。那就是我们是否应该探寻、形成一些体现教育规律、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班会课"基本课"呢?这也源于我们对教学工作的借鉴。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形成了比较好的课程体系,形成了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2.
初中作文教学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任教师苦口婆心不厌其烦的指导,到学生那儿仍是不见起色,收效甚微。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变学生"要我写"为"我要写"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信心是前进的动力,当学生有了这两样东西,当他们用快乐的心情叙述自己的真情实感时,蓦然发现,原来作文并不是一件枯燥的事,原来他们也可以做作文的主人而不是被迫者。  相似文献   

13.
滑志国 《考试周刊》2014,(49):123-123
<正>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构建生活化课堂。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以下尝试。一、深挖教材资源,寻找生活的切入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生不断扩展的生活为基础的课程。教材的编写按照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的逻辑,取材广阔的现实生活,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深挖教材提供的  相似文献   

14.
寇章云 《考试》2014,(11):39-39
<正>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素质教育实验区指导专家成尚荣先生说:"当你把办公桌变成书桌时,你才是真正的教师而不是教书匠。"他用自己成长的经验告诫我们,读书对教师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毋庸置疑,读书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更为深远,有位资深专家说:"读书的确是学习语文的第一要务"。笔者深有同感,当然不是迎合,也不是盲从。因为,不读书就没有语文学习是语文学习就必须读书!语文教学要找到一条回家的路。  相似文献   

15.
从在学校学习到在讲台上独立开展教学工作,每一位新教师都无一例外地要经过一定时间的适应。高校新教师的"教学适应"是客观存在着的正常现象,高校管理者既不要对新教师求全责备,也不要对这种现象"熟视无睹";新教师既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消极等待。学校要创造条件,激发新教师的成长意识,保护新教师的热情,相信新教师的能力,教给成长的策略和方法;新教师要具有强烈的发展意识。"内在进取"、"自我更新",是新教师教学成长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与社会同步发展.按照新课程理念,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它赋予我们教师更多的新内涵.教师要成长要发展,就要加强自我反思,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职业素养、专业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使新形势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当一节课上完后,我们要及时反思这节课的效果,着重反思课堂中有哪些新的收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便于在今后教学中扬长避短.我们在反思中也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完善和丰富自己.作为一个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不断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我们在不断地反思中也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理念,达到新形势发展对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下面说说我的教学反思与专业发展的成长体会.  相似文献   

17.
教师成长需要依靠经验,但更多在于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不仅是重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我国众多优秀教师。教改先行者的成长历程启示我们:要由知识传递型教师成长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反思是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8.
储竞 《现代教学》2008,(10):24-25
读小学的时候,最喜欢听语文老师读课文,读什么内容已经淡忘了,但老师那优美的姿态和好听的声音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我也因此树立了想当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的理想。1983年7月,我如愿以偿,当上了小学语文教师。之后,我调入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任小学语文教研员,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回顾自己走过的成长历程,一颗感恩的心想表达无限的情,以下是我几点成长感受和几条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19.
拉斯·特维德(著名金融心理学研究专家)曾如此描述:"我看到如此多的老练商人,因为不懂得经济衰退而身无分文。""当出现暴跌的时候,许多人相信我们再也恢复不了;而当出现繁荣的时候,有些人认为这种景象会永远持续"。  相似文献   

20.
作为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每天忙于备课,忙于找谈,忙于批改作业。一个"忙"字让我们失去了进行教育科研、提高教学效益、促进教学成长的机会。我们每天都要与学生、教材、教室和作业打交道,与教学实际资源零距离的接触。这些资源,尤其是学生的作业,实际上是教师专业化成长不可缺少的素材。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而批改过程也是反馈以及评价的过程,能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