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2002年夏,一只叫作“飞火流星”的皮球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32支劲旅在我们的东方近邻韩国、日本摆开了第17届世界杯的战场,争夺象征世界足坛最高荣誉的大力神杯。而在另一个没有身体冲撞的战场,同样进行着一场激烈的较量——全球媒体都在关注着世界杯,并力图在这样一个受众最密集、也最挑剔的战场显示自己高出对手一  相似文献   

2.
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美国陆军最大防空遗憾之一,恐怕就是伊军小飞机居然成功地突破他们的防空导弹网,公然钻到步三师头顶上进行空中侦察。这是美国陆军自越战结束以来第一次在战场自己的头顶上飞来敌对力量的飞机。幸运的是,伊军小飞机没有投掷生化武器,更没有配备核武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其实,  相似文献   

3.
乐水 《新闻世界》2008,(4):16-16
时常听到身边有人抱怨自己很穷,说买不起车、买不起房,天生就是打工的命。他们中有的虽是白领,但始终是月光族;有的想自己干,却没有起步资金;有的怀揣高学历文凭,但一直怀才不遇……似乎眼前所有的“悲观”,都让他们感到了财富的遥远。  相似文献   

4.
编辑策划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火 《编辑之友》1999,(1):53-54
无疑,策划一词是最令编辑感到自豪、自信,甚至有些自负的话语。它意味着一种高度、一种气势,它昭示着编辑角色的主动性和文化权威性。解读策划,就是解读编辑文化;解读策划,就是解读编辑自己。  相似文献   

5.
购物广场、电子游戏厅、海滩、摩天大楼和麦当娜,这些常见事物都成了菲斯克笔下的大众文化符号.大众是这个符号战场的指挥者,菲斯克认为,大众在这个战场上规避、对抗着社会控制的霸权,从而实现自己的文化、快乐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当过兵,曾经差一点上了前线,为这“差一点”我深深遗憾。男子汉嘛,要做英雄,不做“狗熊”,该上就得上,该拼就得拼。没想到脱下军装12年后,我竟经历了另一种意义的“战场”。 去年8月12日下午6时30分,我们《中原焦点》赴抗洪前线采访组从郑州出发。也许是兴奋的缘故吧,我在大雨中驾驶汽车17个小时竟然没感到累,只是盼着快点见到水。虽然已有一百次、一千次的心理准备,可当一片汪洋突然闯入眼帘时,我还是感到震惊。这个叫焦家铺的地方,整个村子淹在水中。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说:“活这么大没见过这样大的水。”采访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大堤上人山人海,大江内洪水汹涌,人与自然之搏,其实真像两军对垒,也是四处杀机,你死我活。也是在这时,我有了一种上战场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1987年7月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四版刊出新华社稿,题为《边防“猫耳洞”处处读书声》。一看便知,写稿的记者根本没有去过猫耳洞。因为猫耳洞有着特定的涵义,那是离敌人只有几米或十几米的战斗掩体,是战士们保存自己的地方。战士们在洞内是不能说话的,即使坐在一起,也只能用手势传递信息。吃饭时谁要将勺子碰到碗边发出响声,就是违反战场纪律,弄不好就要招来敌人的攻击,读书声就更不用  相似文献   

8.
邢良俊,一位端庄文静、朴实谦和的文学编辑。初次相识,她那平静的神态和那眼镜片后透出的目光,会使你感到手足无措,你仿佛是她审视的一部书稿。相处久了,你会感到那神态和目光无时不充溢着温和与善良,在这更深处,你会感到一股火焰在燃烧着,她燃烧着自己,她照亮着别人。20多年了,那上千万字的书稿中浸透着她不尽的心血,《悲惨世界》(节译本)、《巴山不了情》、《布达拉宫的枪声》、《当代苏联文学作品选》、《翻译文学选刊》……这一部部文学作品发表的同时,也伴随着她生活的痛苦、艰辛和欢乐。而当这些书籍获奖时,她没声张,更没有炫耀,她如同她的名字,躲在了封二、封三那并不起眼的地方,这名字,只是说明了一种责任和义务。然而,没有这封内不起眼的名字,会有封面的光彩与荣耀吗?一个个文学新秀——贾平凹、陈忠实、邹志安、和谷、莫伸……就是在这默默的辛劳之中被推向了当代文坛。  相似文献   

9.
秦殿杰 《新闻三昧》2008,(10):54-54
工人日报记者庞慧敏、实习生黎春香撰写的人物通讯《马路就是我的战场》(见工人日报8月26日第五版),充实、情景感人。全文2500字,通讯分为4个小标题:“开窍与不开窍”、“朴实的‘头尾’哲学”、“称职与不称职”、“马路就是我的战场”。  相似文献   

10.
恐怕世界上没有哪一家电视台,能够把自己的节目说得完美无缺。同样,可能也找不出对某一频道的所有节目感到非常满意的观众。因此,差距和不足,竞争和追求,便始终存在着。我们的目标,就在于不断地调整和缩小荧屏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让自办的节目频道前拥有更多的观众。这也就是我们在新的一年里考虑全台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1.
《视听界》1993,(5)
乡镇广播站是面对什么人说话?有同志说:“是农民”。这说法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又总觉得还缺少点什么。县级台、站的听众,不也是农民吗?难道乡镇广播站的听众与县级广播台、站的听众一模一样,一点点差别也没有?最近听了彭丽媛唱的“我的父老乡亲”,受到了一点启发,感到乡镇广播岂不就是面对父老乡亲广播吗?我感到这种说法可以使得乡镇广播站与自己的听众  相似文献   

12.
2008年9月,从媒体上获知自己获得了"韬奋出版奖"这一崇高荣誉,心中掺杂着复杂的心情:首先是感到高兴和自豪,因为它毕竟是对自己这些年从事出版工作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感到一份愧疚,因为与其他获奖者相比,自己所做的实在太少,没有"事迹"可言,我宁愿把它看作是对我所服务的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一种肯定,是人大社这些年坚持精品战略、坚持服务读者得到了社会的肯定,我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大家把人大社应该获得的荣誉给了我,所以我常有无功受禄之感;也正因为如此,我更感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这种责任感时时鞭策着我,激励着我,让我不敢有丝毫懈怠.  相似文献   

13.
上个世纪50年代,英国卓越的军事学者、机械化战争理论创始人利德尔·哈特在以色列讲学时,以色列国防军的将领们赠给他一面锦旗,上书“将军之师”.在上个世纪20年代里,中国也出现了一位“将军之师”,他就是军事学家蒋百里先生.他俩的区别在于:前者准确地预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作战样式是空军与地面机械化坦克集群的协同,后者最早地、准确地研判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进程.也许是“真人不露相”的缘故,他们相同的经历是都没有直接披挂上阵、统兵驭将参与沙场厮杀,而是以自己思想观念影响着直接参与战争指导和战场指挥的将领们,从而在军事史上留下不朽的思想印记.  相似文献   

14.
传媒聚光灯背后的黎以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韧 《今传媒》2006,(9):12-13
现代媒体时代的战争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一个硝烟弥漫,另一个则隐藏在媒体的聚光灯后。当新闻记者冲向硝烟弥漫的战场,秉持不偏不倚、公正平衡的新闻理念进行报道的时候,另一场潜藏的战争也已悄然展开。持续了一个多月的黎以冲突就是这样一个战场。战争新闻平衡艰难黎以冲突中,  相似文献   

15.
所谓“内心独白”.就是自己跟自己说话.可就是这点儿奢望也没有闲工夫啊!平日忙于编辑和写字.仿佛被一股激流挟裹着.被一种莫名的诱惑引导着,半身不由己、半玩儿命似地只顾向前划水扑腾.很少有工夫静下心来翻检过去的文字.检讨自己。  相似文献   

16.
世界反法斯战争已胜利结束四十年了。在这场战争中,无沦在欧洲战场还是亚洲战场上,都出现了不少知名的战地记者和他们的英勇事迹。他们有的倒在战场上,未能见到最后胜利那一天的到来。然而他们的作品却永远存于新闻史料中,为历史学家和军事学家提供了浩繁的重要研究资料。他们记录了战争,也记录了他们自己。在冲绳岛以西的一个名叫伊江岛的小岛上,竖立着一块刻工粗糙的墓碑,碑文是:步兵第七十七师在此地损失了一位伙伴,欧尼·派尔1945年4月18日  相似文献   

17.
法国报刊的生存策略□卢起一家报刊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而且是在两个战场上的竞争,一个是读者市场,一个是广告市场。法国报刊是如何在这两个战场上拼杀的呢?适应读者需求的产品制作赢得读者就是赢得市场,而且是双重市场——新闻产品市场和广告市...  相似文献   

18.
外媒要览     
美国《时代》7月21日零次世界大战 也许你从来没有注意到,互联网其实已经成为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  相似文献   

19.
郭震海 《今传媒》2004,(3):48-49
说真的,我一直在怀疑着自己的职业,许多时候常常因为自己是记者而感到苦恼。  相似文献   

20.
三代人的土地契约情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私有制的旧社会,土地对于农民来说,那是身家性命,是一家人赖以生存、子孙得以发展的命根子。农民离不开土地,犹如鱼儿离不开水。就是租种别人土地的佃农,日思夜梦也在盼着自己拥有一块土地的那一日。有不喜爱土地、不想拥有自己一份土地的农民吗?没有。这就叫土地情结。能证明自己拥有土地的,是土地契约。割舍不下土地契约的,那叫土地契约情结。我的父辈、祖辈、曾祖辈三代人,就有过这种情结。[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