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中国纪实节目在国际同行业的竞争中仍处于劣势,海外受众对于中国纪实节目的认同感、接受度仍然偏低。由五国导演拍摄的《高考2020》试图探索中国题材纪录片走出国门之路。《高考2020》导演版(即五国导演分别执导制作版本)和国际版节目分别采取集锦式和板块式叙事结构,适应不同受众群体需求。在叙事内容上,节目选取世界观众易产生共情的题材,聚焦平民化视角下的个体故事,并增加富有历史底蕴的解说。在叙事表达上,该片善用"他者"视角与符号学理论,发挥解说叙事功能,符合海外受众观影期待。  相似文献   

2.
作为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影片之一,《中国机长》获得了众多好评。影片以平凡人来反映大时代,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价值完美地融合在故事中,向人民充分地证明了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离不开亿万人民的共同努力,在给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的同时,也传达了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彰显出21世纪中国所具有的深厚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3.
深受中国少年儿童欢迎的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大风车》,经过编导们几个月的精心策划,自12月10开始以一个崭新的面貌与全国的小观众见面。新版《大风车》让儿童参与节目的策划、主持和制作。一批儿童节目的小记者、小主持人进入“风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当前外宣工作面临重大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最大压力。面对日益复杂而严峻的国际舆论环境,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应有之义,也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支点和基点。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围绕“两个结合”,以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为切口、文化品牌为支撑、普通党员的“小故事”为载体、中外“朋友圈”为依托,有针对性对外讲好新时代党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正"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两千年前,才子曹植途经洛水,以精妙文字虚构了与洛神的邂逅。从东晋画家顾恺之到元代画家卫九鼎,历代名家无不对其幽思膜拜。两千多年后,90后叶露盈以绘本的方式再续经典,创造了她心目中惊鸿一瞥的"洛神"。在2016年的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上,这位杭州姑娘创作的中国传统经典故事绘本《洛神赋》被慕尼黑国际青少年图书馆收藏。去年1月,她还受邀参加央视《国家宝藏》节目,和"国宝"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同时展现在舞台屏幕上,讲述  相似文献   

6.
《中国好声音》是近期一档娱乐人民群众、影响广泛的节目,同时也是民间草根歌手展示才华的舞台。她的成功背后究竟有怎样的故事?我刊特组织本文以飨读者。似乎在一夜之间,从歌曲到故事、从节目到模式,都成为了热门话题。中秋之夜,全家人在一起观看"好声音巅峰之夜"一定会成为2012年中国人特别的记忆。《中国好声音》象征着精英阶层回归电视和大众审美趣味在电视中得到真正的尊重。定位准机会佳形式奇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定位为"大型励志音乐评论节目"。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评价道:"我觉得《中国好声音》正在  相似文献   

7.
融媒体报道发展至今,媒体产品的核心要素依然是形态与内容。如何把中国内容以对象国观众喜闻乐见的形态传播出去是每一位对外传播工作者需要思考的课题。本文以俄罗斯“莫斯科24”电视频道融媒体产品《给你》(Этотебе)朗诵节目为研究对象,从其形态和特点入手,分析其成功原因和背景,思考俄罗斯优质融媒体节目对我国当代对俄传播工作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如何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只有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才能确定正确的战略、策略、政策和办法,以创新精神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回顾过去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大势,积极顺应人民期待,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吴楠 《现代企业文化》2014,(12):127-127
近年来,中国的电视媒体进入了一个被娱乐主宰的时代,电视的娱乐功能渐渐被强化,有一个明显的感觉是,黄金时段的综艺节目越来越多,节目形式类似,内容大多围绕相亲、综艺、八卦等大众话题,在一派或热闹纷呈,或紧张刺激的炫目形式下,不仅仅是节目内容的日趋雷同化,更有“娱乐至死”的狂欢之态。许多人不禁要问,这是对精神崇高性的淡化吗?在新鲜刺激、消遣休闲式的感官满足之后,电视媒体到底还能给观众些什么?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1月23日,《中国梦——365个故事》100集电视片(法文版)再次登陆欧洲,继在英国、德国播出后,又面向法国观众播出。《中国梦——365个故事》是北京市委宣传部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指导北京电视台制作的全景展现当代中国普通百姓故事的"微纪录"作品。按照北京市委宣传部总体部署,北京市外宣办借助海外华文媒体平台,积极推动该片本土化译制推广,英、法、德文版连续三年在英国、德国和非洲电视台播放,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检索《纽约时报》从1930年到2015年的86年间对《西游记》故事的报道,以传播学理论为视角,从报道数量、传播者身份、传播内容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再现该世界主流媒体在西游故事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该媒体在传播内容上从侧重译本的评介、猴王在异国文学中的变异,到猴王故事其它艺术形式再现的过程,为美国受众提供了对西游故事的不同认知方式。考察猴王故事在《纽约时报》不同时期报道内容的差异,为中国经典文学外传和域外的接受提供了一定的参照价值,客观上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电视对外传播需要认真研究海外电视观众特征的变化,针对观众收视行为和收视渠道等方面的变化,改进传播策略、优化传播渠道,更好地提升传播效果。一、"心不在焉"地看电视就收视时间而言,人们用于收看电视节目的时间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与电视技术和节目的发展有关,也与社会生活的变化相关。以美国为例,2012年的研究发现,94%的美国观众平均每天收看近5小时的节目,而且这5小时都是花在电视机上。另外,研究发现,观看电视时间最长的前20%的观众每天平均收看10.5小时的电视,观看电视时间最短的20%的观众每天平均收看39分  相似文献   

13.
《奇遇人生》是2018年腾讯视频推出的一档真人秀节目,集合了旅行、纪实、明星访谈等多重元素。该节目采用纪录片的摄制风格和叙事手法,以人文、质朴、治愈的节目风格,受到观众和业界的一致好评。本文将从审美构建、制作形式以及价值追求几方面分析《奇遇人生》的成功经验,以期对真人秀节目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秦峰 《文化交流》2015,(4):71-73
2015年2月14日是又一个浪漫的情人节。中国北方昆曲剧院应美国罗格斯大学孔子学院的特别邀请,来到美国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尼格拉斯音乐中心作专场文化交流演出,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追捧。演出之前,节目主持人用英文和中文向观众朋友们介绍了昆曲的起源、发展过程和表演形式,还专门介绍了昆曲的华丽服装及服饰,并介绍了为昆曲伴奏的主要中国传统乐器如  相似文献   

15.
影视作品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媒介,除了走出国门的电视剧和电影,优秀国产纪录片也在积极发挥作用,讲好中国故事。CCTV4纪录片《传承》介绍了海峡两岸多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讲述他们真切动人的故事,向国内外观众展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解说词含有丰富的文化负载词,而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外国观众对中国优秀文化的理解程度。该文从文化翻译观角度研究纪录片《传承》解说词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和方法,希望为中国文化纪录片解说词英译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迪士尼童话电影,指迪士尼公司旗下以童话为题材的电影作品。迪士尼童话电影数量很多,其中有一种可以归为反转经典模式,即保留原著的人物与情节,但颠覆电影的主题,传达与原童话相异的价值观。《沉睡魔咒》是该种模式的经典之作。《沉睡魔咒》通过对童话《睡美人》主题的颠覆和人物的创新性设定,表现出对当下时代精神的响应,并且通过解构主义,呈现给当代人不一样的童话世界观。反转经典模式通过颠覆主题响应时代的"叛逆"精神,为观众带来现代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研究《国家宝藏》节目在电视台播出后对观众在文博行业的认知及态度方面的影响的实证研究,从新颖性、目的性、教育性三方面评估观众对于该节目、博物馆及其文创产品的关注度及分享意愿,并对文博行业的发展形成影响,运用回归分析法构建了相关模型。据此,本文提出了创新节目形式、提升核心价值、增强教育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上海外语频道于2013年大胆尝试,重点打造了一部双语中国功夫教学系列片《拳心拳意》,以包括海外第二、第三代移民在内的国外受众为主要收视群,是首个以中英双语播出、系统地拆分讲解"24式太极拳"的中国功夫教学电视片。第一季从太极拳切入,借"功夫"这个具有标志性中国特征的文化符号,向世界观众传递传统中国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9.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外宣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是新时期外宣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讲好中国故事为新形势下对外传播指明了方向,学习领会贯彻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论述,要着力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要主动发声,增强国际话语权;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重视议题设置;要开展多种形式对外传播,增强影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外宣传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己任,着力在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增强国际话语权上下功夫,各项工作取得长足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加强顶层设计和大外宣格局建设,为讲好中国故事明确了目标、提供了支撑;重大主题对外宣传精彩纷呈,中国故事赢得世人瞩目;领导人高访外宣取得突破,大大提升了中国故事的国际影响力;新闻发布水平进一步提升,打造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权威平台;中外媒体和智库交流合作深入开展,合作讲好中国故事成效明显;有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国声音在全球传播更快更远;中华文化走出去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提升了中国故事的亲和力。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做好对外宣传工作,既面临着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同时也具有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强对外传播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以创新精神谱写讲好中国故事新篇章。一是推动话语体系创新,增强中国故事的感染力影响力;二是打造多元传播主体,为讲好中国故事壮大力量;三是构建立体传播格局,为讲好中国故事拓宽渠道;四是要把握分众化传播趋势,增强讲好中国故事的精准性;五是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步伐,为讲好中国故事夯实文化根基;六是加强外宣理论研究,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正杨锐,1986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和国际新闻双专业。目前为央视英语频道《Dialogue》节目主持人,曾荣获1997年美国CNN《World Report世界报道》特等奖,中国政府2001年对外报道"彩虹奖"特等奖,2009年"金话筒"最佳主持人,被誉为中国的拉里·金(CNN脱口秀主持人)。20 09年,当杨锐代表中央电视台外语频道走上"金话筒"奖——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最高荣誉——的颁奖典礼时,他面对着无数观众说:"也许今天的中国还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