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在我国劳动人民实践生产中诞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从活态保护视角下进行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利用研究,可以在保护与推广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提升经济效益,有助于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期的继承、保护与传播。  相似文献   

2.
有"中华第一灯"美称的"千角灯"作为东莞市"非遗"名录中最有分量的民间传统手工艺精品,是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制作技艺复杂,陷入后继乏人的困境。随着经济市场化的发展,非遗的传承前景不容乐观,"千角灯"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日渐减少。本文对"千角灯"的发展保护现状进行调研,探索"千角灯"传承保护的创新发展路径,以为东莞市本土特色文化乃至我国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曾是皇宫用纸,几近失传后登上国际邮展由国际邮票雕版大师马丁·默克Martin M?rck设计的作品《帆船》近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邮展上隆重亮相。引发轰动的不仅仅是这张具有"一带一路"概念的邮票,更重要的是,这张采用了雕版凹印技术印制的邮票,所使用的是开化纸。近百年来,中国造纸从未参加过国际邮展,更别说是开化纸这种业已失传的中国传统技艺了。开  相似文献   

4.
优秀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源源不断地为学生提供生动的教育素材。该文聚焦于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文化,在深入研究其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分析其在中学美术课程中应用的可能性,发掘少数民族文化在新课标背景下的美育价值,探讨如何在丰富中学美术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此同时,以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为代表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受到冲击,面临着一定的生存危机。如何在抢救保护“非遗”的基础上,使教育效果深入人心,使文化传播兼具深度和广度,实现活态传承,也是从事美育事业的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湖南民间手工技艺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其文化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包括物态要素、行为要素、精神要素、制度要素、经济要素等。面对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同追求,湖南民间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面临重要的机遇和挑战,但生态链之中的各要素也受到了各种冲击。该文针对湖南民间手工技艺传承与发展面临的传承意识、内涵研究、传承载体、产业开发、传承体制等诸多问题,从其文化生态要素的各方面出发,提出了湖南民间手工技艺的文化生态链修复与实践路径,以期提高对湖南民间手工技艺的科学认识,树立活态保护理念,促进其传承与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正竹纸是以竹子为原材料造的纸,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伟大发明,同时造纸术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一起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古人用竹子造纸书写文章,代替竹简。人们大多知道中国四川省夹江县和浙江省富阳市为竹纸的重要产地,殊不知浙江奉化萧王庙一个原生态手工作坊生产的棠云竹纸,被包括中国国家图书馆在内的众多著名图书馆和博物馆用来修复古籍,如今已走出深山,走向全国,震惊世界。春雨桃花时节,我慕名前往那里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已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不同的保护项目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大厂回族自治县景泰蓝制作工艺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有效传承与保护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针对大厂景泰蓝工艺的发展现状进行探索与研究,以期能为保护我国手工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更具针对性与实践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你踏进富阳华宝斋文化村,古朴轩敞的楼馆厂房,满目菁华的古籍陈列,别具特色的造纸印刷一条街,让你体会从一枝毛竹到一本古籍的神奇,惊叹传统手工造纸和线装古籍印造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9.
江西上饶铅山县所产连史纸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其在经过短暂的复兴之后又遭遇了发展瓶颈。本文重点探讨了连史纸的发展现状与研究意义,以及连史纸停产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铅山连史纸生产性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10.
晋华 《旅游世界》2023,(8):88-95
永春纸织画创始于隋末唐初,是手工编织纸丝而成的朦胧艺术品,与杭州丝织画、苏州缂丝画、四川竹帘画齐名,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永春州志》卷十一记载:“织画此为永春特产,其法以佳纸作字或画,乃剪为长条细缕而以纯白之条缕经纬之。”永春的纸织画融编织绘画于一体,纸痕交织,经纬分明,画面有如覆盖一层薄纱,既有十字绣一样的方格分明,又有隔帘观花隐约依稀的艺术效果,这项技艺除完美地保留了中国画的韵味,还多了一份朦胧之美,是为一绝。  相似文献   

11.
《职业圈》2005,(2):55-56
提起面食,人们普遍认为手工的比机械加工的好吃,就连某品牌方便面的广告语都说:"真像小时候妈妈做的手擀面."对此,王威说:"‘一品鲜'烩面坯比手工制作的味道还要好."  相似文献   

12.
京杭大运河沧州段是中国大运河中重要的一段,其沿线衍生出的一些重要的大运河乡土文化被列入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以沧州段传统技艺类非遗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经济和社会三方面分析了京杭大运河沧州段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价值,沧州段京杭大运河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从而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刺绣艺术历史悠久,而"回绣"更因其善于吸纳阿拉伯刺绣工艺与中国传统刺绣文化中的合理因子而闻名中外。海原"刺绣"技艺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的价值有所不同,且"刺绣"技艺的承载者——刺绣艺人的社会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以海原"刺绣"技艺的时间变迁为视角,具体探讨妇女刺绣艺人社会地位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日本伊势神宫通过对神明造相关空间的完整识别、界定和保护,奠定了传统建造技艺传承的物质基础;通过仪式化的时间框架塑造了从自然时间到工程时间,从构建过程的神圣化到信众的广泛参与性的多层次的时空体验;通过与环境的密切互动,激发了神宫工坊的师承式传承、崇敬团体的信仰式传承、伊势市民的参与式传承以及游客的体验式传承行动,最终以"空间-人-时间"的整合系统,实现了传统建筑的活态保护。  相似文献   

15.
正工匠最早指的是手工业者,他们我国在古代被称为"百工",是具有非凡智慧的"创物者"。他们沉浸在手工艺的世界里,慢慢打磨自己的手艺,磨炼自己的心性,用精湛的技艺回报岁月。中国传统手工艺人超凡脱俗的技艺与精益求精的精神穿越岁月的风云,却又代代相承,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华文化传承之匠心·工匠的故事"正是一套用"中国故事的讲述方式、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当代绘本的艺术样式"来讲述中国工匠技艺与精神的绘本。  相似文献   

16.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是以掌墨师为传承载体,他们是这一技艺的承载者和传播者。本文对独峒镇苗江河流域掌墨师群体、林溪河流域掌墨师群体、八江流域民国"雷家匠"传承谱系进行梳理,探索掌墨师的代际传承谱系,希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与振兴侗族木构建筑营造这一技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数字化保护的理论依据,列举出数字化保护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例证,总结出鲁西北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数字化保护的障碍与困难,探讨了"两个系统、三个空间、四种技术手段、一个平衡"的保护模式,为传统村落文化生态保护与传承工作深入开展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惟言 《文化交流》2010,(4):M0002-M0002
从去年9月30日察顾廊桥传统营造技艺顺利列入世遗“急需保护名录”之后,泰顺新建了廊桥,并通过建造新廊桥,让仅存的一位姓董的建造廊桥的老师傅收徒传艺,把这濒临失传的技艺传下去。  相似文献   

19.
2003年金秋十月,杭州西泠印社成立100周年.近百年来,西泠印社人才辈出,不仅金石篆刻名家灿若群星,就连印泥制作、书画装裱方面的技艺的高手也代有传人,其中有"江南第一裱"之称的钱立新先生,便是一位身怀绝技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20.
优秀的职业道德对保持社会职业内部、职业之间以及社会整体利益等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形成受制于多种因素。在回族聚居地区的回商中,职业道德源于广大回族群众的职业实践,并受到地域、文化、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尽相同的职业规范。滩羊二毛皮制作技艺是宁夏民间传统回族手工技艺,从事其加工生产的回族商人在职业道德方面区别于其他兄弟行业,并表现出独特的职业色彩。本文意从传统手工艺人的视野出发,展现回族商人优秀的职业道德并继承发扬,这将有利于整个回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