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悠久,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孕育了多样化的风土人情。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是中华儿女在历史长河中逐步累积的文化结晶,展现着村民的生活特征、景观特征、生活习俗,具有极大的历史文化价值。我国数字化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持续创新,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奠定了扎实技术支持。该文分别对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内涵及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价值进行详细分析,探究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理论基础与策略,以期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传统民居建筑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有重要的实用和艺术价值,是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多民族聚居地,久居其地的白族,在不同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具有地域与民族特色的民居。该文以白族民居建筑为研究对象,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和调查访谈,梳理白族民居类型、价值、保护现状与面临困境,探讨白族民居数字化保护的有效路径,为大理白族民居的保护传承及建筑文化数字化数据库的构建提供有益参考。结果表明,加强政府的组织作用,强化数字技术人才的培养,规范建筑文化数字化的数字资源标准,助力白族民居的网络传播与营造数字文化的良好传播氛围,将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传播。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数字化保护的理论依据,列举出数字化保护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例证,总结出鲁西北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数字化保护的障碍与困难,探讨了"两个系统、三个空间、四种技术手段、一个平衡"的保护模式,为传统村落文化生态保护与传承工作深入开展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传统村落文化包含着多样的文化源流与多彩的人文魅力,然而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却面临诸多难题。为此,只有坚定文化自信,落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科学调查,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以人为本,积极调动广大民众参与;战略提升,在中华文明传承中纳入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等,才能促使福建省传统村落文化的心理传承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传统村落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资源,具有多元价值。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本文将从重塑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发展文化产业的角度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西岛珊瑚民居村落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岛屿村落,其特色的珊瑚民居建筑,是发展岛屿旅游业、促进岛屿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该文面对当前西岛珊瑚民居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和保护的现状,立足于岛屿文化,分析西岛珊瑚民居破坏严重的原因,并提出保护和发展的建议,以期为更好展示岛屿生态魅力,推动西岛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吴越  戴宏杰  张平 《中国名城》2023,(11):81-87
传统村落作为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较高价值及传承意义的村落,悠久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村落的发展、保护进程中,囿于诸多因素,大量的传统文化、建筑和村镇空间格局遭到破坏。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基于叙事空间理论,梳理传统村落叙事要素,分析空间的叙事条件,把叙事方法融入空间设计的过程。通过叙事空间营造,让村落成为文化感知载体,形成文化场,保护传统文化,激活村落内部活力。以墨戎苗寨为例,整理村落的叙事要素,分析公共空间叙事性,从叙述者、受述者、叙述媒介和叙述内容4个方面,提出叙事空间营造方法,为当代传统村落的文脉延续提出可供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是保护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而高校图书馆不仅为高校教学提供重要保障,也为学生了解历史文化开辟了有效途径。作为一名图书馆人,应认清数字化时代给图书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优势作用,让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融入到现代图书馆文化建设当中。本文首先分析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做好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其次探讨影响高校图书馆做好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优势,并提出在高校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做好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村落是人类历史、文化的信息载体和传承场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村落调查要基于一定的研究。基于此,本文通过山西省介休市刘家山村的一个缩影来探讨传统村落发展现状,并提出保护古村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仫佬族村落是保护传承当地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场域。目前,在国家政策指导和资金扶持下,仫佬族特色村寨石围屯以旅游发展带动传统文化的保护,大勒洞屯以政府为主导的村落维护与文化建设,在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经济收入、民族文化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乱搭建、劳动力流失、民族旅游开发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以激发村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基础,调动村民保护古村落文化、民族文化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回归生活,才能真正守望并延续仫佬族村落的文化之根。  相似文献   

11.
戴彦  平楠 《中国名城》2024,(2):80-86
快速的城镇化给传统村落保护带来了多重困扰,我国传统村落面临村落主体衰败和文化价值损失的双重压力。传统村落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展示出应对外界扰动的能力,保证了村落系统稳定和文化延续,适应性可作为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新的着力点。通过明确传统村落适应性的内涵,构建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以重庆地区传统村落作研究实例,探索传统村落适应性水平差异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提升适应性策略,增强传统村落面对外界扰动时的适应能力,以期促进传统村落保护。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建筑的地域性特征被逐渐淡化,民族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建筑的收集整理、保护传承、展示利用显得日趋重要。黄淮交汇文化区乡土石砌民居作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民居形式,自身营造技艺和其风俗特征,都是当地的宝贵历史财富。对于文化区乡土石砌民居的研究,以历史资料和实地走访为基础,系统梳理该区域乡土石砌民居的建构特征和营造技艺。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传承与展示利用的措施,在严格控制乡土石砌民居风貌的前提下,提出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从民居的本原出发来探讨传统民居的核心价值,提出可将"适应、合理、变通、兼融"作为其核心价值,并以此来讨论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指出民居的发展是绝对的,对待传统民居的保护只能区分层次、不同对待,新民居的探索应体现传统民居的核心价值,努力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新民居。  相似文献   

14.
文化旅游型特色小镇饱含丰富的乡土景观资源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对特色小镇乡土景观的保护有助于与之关联的自然生态保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多维价值的实现。在对乡土景观价值构成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文化旅游型特色小镇--沙溪古镇为研究对象,着重对沙溪古镇乡土景观价值及其对古镇旅游发展和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意义展开分析,并对其保护策略进行了探讨。认为古镇乡土景观包含了自然生态、民居聚落等物质实体以及日常生活图景、民俗活动氛围等人文环境,并具有传统人居智慧体现、文化传承、社群关系塑造、生态保护以及产业发展等多元价值,同时认为对乡土景观的保护应从整体观的视角出发,实现其多元价值的呈现。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村落根植于中华民族农耕文明,其价值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村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耕文明聚落遗产群,是记载古代社会变迁、文化融合的恢弘史诗,是当今世界极其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中国传统村落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保护中国传统村落需秉持创新发展的理念,以留住乡愁。  相似文献   

16.
目前,辽宁省少数民族民居与乡土建筑面临着数量骤减、传统民间营造技艺濒临失传等一系列严峻问题,拯救这一传统文化遗产的工作势在必行。本研究以建筑形式、特点、营造技术与利用策略为保护目标与内容,通过口述历史、数字模拟与记录和类型学比较分析等保护方法,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使这一地域性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中国民居学术研讨会定于2015年8月28日在江苏省扬州市举行。为了办好这次学术活动,2015年中国民居学术研讨会组委会希望得到您的大力支持与参与,为我国的民居文化研究和社会发展贡献出您的聪明才智,特诚挚邀请您撰写论文拨冗莅会。一、会议名称:2015年中国民居学术研讨会二、会议主题:1.传统民居保护与活化途径;  相似文献   

18.
张景明 《文化学刊》2009,(1):127-132
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一项长久的文化工程。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当代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愈显突出,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成为文化工作者应该引起注意的主要问题。本文以安徽黟县西递村明清民居为个案,探讨民居的艺术特征和文化象征意义,并就现代化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了具体的分析,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促进现代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多元文化氛围中,文化语境与审美趣味正快速发生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传承空间随之逐步坍缩。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提升非遗价值、实现文化创新、促进非遗保护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可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等方向进行创新和传承过程中,存在价值特征畸变、产权边界模糊、数字鸿沟加深等问题。该文将基于上述问题,以山西广灵剪纸为例,从文化内涵挖掘和转换、造型设计提取和创新、数字技术应用与联合、多领域跨界融合,以及品牌塑造和IP设计出发,综合探讨利用新媒体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换的路径,从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流变和现代化传承。  相似文献   

20.
满族农耕文化作为吉林省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然而,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给满族农耕文化带来了挑战。该研究旨在探讨满族农耕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以促进其保护和发展。满族农耕文化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家族和社区的凝聚力及传统和文化的传承。现代科技的发展提高了农耕效率,但也带来环境问题。满族农耕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可以通过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融合现代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来实现。通过这些措施,满族农耕文化可以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传承和发展,为吉林省的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和谐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