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法兰克福学派以批判社会理论著称,主要受卢卡奇、黑格尔等多种思想的影响,其中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政治经济学、意识形态、艺术等领域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大众文化。本文就法兰克福学派的发展形成、主要理论观点及影响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
阿多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其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思想主题,即对人的现实生存境遇的一种文化批判,然后提出了"大众文化批判说"。他的批判理论核心对象是文化生活中具有欺骗性和虚伪性的大众文化以及这种文化对人和社会造成的伤害,其目的是希望人民大众能够清醒并且摆脱束缚和控制,重获自由。当今我国社会大众文化中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所以他的这一理论对我国当前大众文化建设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因此我们在大众文化建设进程中要批判接受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以更好的促进我国大众文化的先进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詹莉芳 《文化学刊》2010,(3):115-118
本文从哲学文化的角度,指出媒介技术文化思想大致形成了彼此区别又相互逐渐渗透的三种观念,即工具理性媒介技术观,以美国经验学派为代表;价值理性媒介技术观,以批判学派尤其是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自主性媒介技术观,以媒介环境学派为代表。他们体现了媒介技术文化思想相互独立又不断相互影响和不断演变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京都学派是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的重要思想成果,其成立标志着日本近代哲学的开始。京都学派以佛教的"绝对无"或"空"作为自己学术思想的核心和基础。作为当代东亚思想的重要流派,京都学派积极介入日本政治现实,错误地为日本侵略战争提供理论支持。其提出的"近代的超克"和"世界史的重新建构"问题,仍在当今的日本思想界延续。京都学派思考的哲学问题,就时间向度来说,是跨越二千多年佛教教义和教理的继承和发扬问题;就空间向度来说,是跨越东西方的现代性之克服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京都学派所关注的问题仍然有其现实意义,不管是对于当今的日本,还是当下的中国。  相似文献   

5.
青木正儿和盐谷温都是日本著名的中国学家、中国俗文学研究的开创者,他们在20世纪上半叶分别是日本京都学派和东京学派举足轻重的学术领军人物,在学术观念上也都明显地表现出日本中国学的近代性特征,两人的中国戏曲研究成果也以极为相似的轨迹进入并留存于中国学者的视野。然而,他们在相近的学术道路上所留下的足迹却不尽相同。这一方面是由于其成长经历、生活环境、文化教养以及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存在个体差异,造就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并渗透在各自的学术研究中;另一方面,他们治学特色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东京学派与京都学派这两大日本中国学重镇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科玄论战"距今已有九十多年历史,其依然影响着我国现代思想文化发展。在"科玄论战"过程中,认识论学派的发展过程基本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23年2月至1923年10月,科学派和玄学派的"两派之争";第二阶段是1923年11月至1924年12月,科学派、玄学派以及唯物史观学派的"三派之争"。学派之争的背后是话语之争,即话语权之争。因此,对"科玄论战"过程中话语权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了解各学派背后的微观意识形态,为探究新时代教育思想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7.
泰州学派美学赋予了倍受轻视的"下"范畴以恰当的重要地位."下"这一范畴包含着三个层面,分别是物质本体、平民主体和实践行动.这些在传统儒家思想中处于次要从属地位的存在,却作为泰州学派美学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8.
正人物篇南宋永嘉学派学者周勉,自小求学于大儒陈傅良,而同时期的永嘉学派著名学者叶适与他们均有往来。南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春,周勉与从父周茂良,兄弟周励、周劼及乡人等应省试,同科登进士第。"一门四进士,叔侄同登科",被传为一时美谈,实属史所罕见。  相似文献   

9.
泰州学派是中国明代后期一个独特的平民儒学派别。泰州学派王艮及其弟子们心怀天下,心忧百姓疾苦,希望通过社会教化活动维护好广大下层群众的利益,进而实现明代社会的人伦和谐和安定有序。泰州学派诸贤对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思想的创新论述和积极践履,对于我们今天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教育,具有积极的学习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泰州学派平民主义思想的概念结构作了重点阐析 ,尤其注意到了贯穿其中的社会反思性要素 ,及在演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思想变异。通过这些 ,可以窥视到晚明社会变动在儒学发展历程中留下的复杂印记 ,及理学作为一种较为确定的理论形态在应对底层社会问题时可能运行的边际。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伯明翰学派的女性研究在国内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安吉拉·默克罗比及其女性亚文化思想的研究在近20年内经历了人物介绍和思想传入、多维度具体分析和现实运用的发展阶段。其中,女性亚文化的具体内涵、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及默克罗比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范式得到了学术界的集中关注。这些内容既凸显了默克罗比女性亚文化思想的核心要点,也预示了女性亚文化未来的研究走向。  相似文献   

12.
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长期以来被认定为"常州词派后期词论的重要著作",他的"沉郁"说也被视为常州词派的重要理论观点,这种看法与陈廷焯词学思想发展的实际并不相符。尽管陈廷焯的词学思想经历了由浙西词派向常州词派的转变,他的"沉郁"说也有一个由初期提出到后期完善的过程,但他始终没有完全否定乃至彻底抛弃浙西词派的某些理论观点,他早年所服膺的浙西词派的"醇雅"、"清空"理论仍然惯性地存留下来,成为他"沉郁"说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弄清楚这一点,对完整、准确、深入地把握陈廷焯的"沉郁"说乃至他的整个词学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惠言是乾嘉时期"常州学派"的中坚,他是一位经学家,却同时在词学、散文、骈赋、书法、篆刻等多方面有卓越的成就。他主张词创作要尊词体,崇正声,重比兴,有寄托。读词、说词要做到"义有幽隐,并为指发",直接击中了浙西词派后期创作的流弊。  相似文献   

14.
文学是文化的载体,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少数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民族文学的发展密切相关。以译介学为研究理论,从译介主体、内容和受众3个方面研究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翻译,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综合舞蹈学、媒介学、传播学、符号学、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表象文化论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以舞者的身体表现为轴,对诞生于日本御宅文化和可爱文化背景下的“Odottemita”(中文“宅舞”的前身)进行纵向的历史脉络研究和横向的对比研究。梳理了宅舞的缘起、文化背景、发展过程、传播模式,以及日本的发展现状,并总结出宅舞区别于其他舞种的特征和独创的“角色式动作”的魅力。最终,通过对宅舞舞者的身体表象分析,解读出舞者和动漫角色的关系、宅舞和二次元文化的关系,以期还原文化越境之前的本来样貌,为我国宅舞文化研究补充基石,也为亚文化爱好者、参与者、研究者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泰州学派美学理论赋予"百姓日用"范畴以美的本体的超越性意义,这一范畴作为人类的本然天性和全部日常生活实践,以和谐完满的形象提供了宇宙人生大道真理的暗示,展现了美的精神层面、超越层面、阐释层面、个体层面、解放层面等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7.
鸳鸯蝴蝶派与吴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地为鸳鸯蝴蝶派提供了丰富的作家资源,这个作家群体的形成是吴地教育发达、人文荟萃的文化传统的结晶,体现了吴文化尚文重教的文化性格.鸳鸯蝴蝶派所选择的民间文化立场,与吴地文人墨客积淀下来的隐士、逍遥哲学有着渊源关系,是隐逸文化传统的延续,在本世纪初则演变为闲适文化.作为闲适文化的表征,鸳鸯蝴蝶派的文学特征是传奇、言情、画风俗,深受宋元明以来兴盛于吴地的话本、拟话本小说的影响,特别受到《三言》的影响,鸳鸯蝴蝶派的传奇作品,往往蕴含着吴文化的内涵,特别是对一些奇人的刻画,能够表现吴人特有的生存方式和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8.
正文化篇当时的浙江,现在讲起来实在是人文鼎盛。大致可以把这些人纳入"浙东学派"的核心:黄宗羲、万斯大、万斯同、邵廷采、全祖望、章学诚、邵晋涵等,他们基本生活在宁波、绍兴一带……"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人攸往,主人有言。"这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第三十六卦,卦象为"离下坤上",即地在上,火在下。黄宗羲把它用到了自己最  相似文献   

19.
要准确理解约翰·费斯克的大众与大众文化的基本理论,一定要联系他的金融经济与文化经济的主要观点。可以说,其大众文化理论的精髓都是建立在这"两种经济"的基础之上的。基于此,笔者就这两种平衡的经济、文化经济的话语结构及文化经济的抵抗式表征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0.
马克斯·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和社会批判理论的奠基者.霍克海默的技术批判理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与他所处的背景以及前人思想的影响息息相关.文章从其家庭背景、时代背景及其理论的思想渊源三个方面来剖析霍克海默技术批判理论是如何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