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普洱茶好细品味,人生路长勤思量。"单位领导安排我们为楼道选几幅具有廉政文化意味的展板,我和同事挖空心思想把楼道廉政文化宣传牌搞得有一些特点,于是我就给一幅漂亮的普洱茶园图片配了这句话。生活在普洱这片因盛产茶叶而变得多情的土地上,常常使我感到惬意和幸福的就是杯中的茶叶。因为有茶相伴,繁忙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世界最大产茶国。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画卷,弥漫着清幽茶香。一脉悠远的茶香,通过一场茶叶盛宴氤氲开来。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5月15日至19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吸引了海内外数以万计的茶文化爱好者。杭州城,绵绵不绝都是茶的气息。  相似文献   

3.
客来敬茶,以茶会友,历来是中国人待客的传统礼节。而韩国茶人却把茶敬到了茶的故乡中国,敬到了杭州这个对茶文化情有独钟的城市。韩国茶人联合会草日香茶会和韩国创作音乐研究会一行,千里迢迢带着茶具茶艺、乐器乐曲,专程来到西子湖畔,于2月25日为国际茶文化研究的倡导者、开拓者,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王家扬先生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耆老茶会”。早春二月的老龙井御茶园苍翠欲滴,满眼生绿; 老龙井旁泉水淙淙,杂花生树; 远处波浪般伸展开去的茶园新绿一片,在和煦的阳光下呈现出无限生机,尤其是那新砌石栏围着的十八棵御茶、枝繁叶茂…  相似文献   

4.
2004年11月3日,在日本静冈县举行的世界茶叶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特别是日本国内的观众像潮水一样,一批又一批地涌入展馆,品尝和购买自己喜爱的茶和茶制品,并带回各种各样的茶书,可谓盛况空前。日本静冈县知事石川嘉廷在欢迎酒会上不断地和来宾交换名片,而名片上印的竟是这样一句话:“每天吃六克茶和两个橘子促进健康。”由此可见,在日本特别是占日本国内茶产量一半的静冈县,十分重视茶和茶文化。从参加静冈世界茶叶大会开始,我们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代表团在七天时间内走访了东京、静冈、京都、大阪的茶场、茶馆、茶叶加工厂、茶乡博物馆…  相似文献   

5.
种茶人     
正茶,源于自然,汲日月精华,沐春秋洗礼,浴冬夏重生,从而有了山魂水魄的灵性。茶可以洗去浮尘,过滤心情,可以把入与人之间的交流拉得更紧密,拉得更透彻。在一次随行调研中,我无意中认识了一个声音沙哑的种茶人。她就是贵州省紫云县映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陈茜,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普通女性。她的茶园坐落在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坝羊乡板桐村,目前已种植茶叶4500余亩,其中自茶  相似文献   

6.
“海上茶路”是古代中国与国外茶事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是古时海上交通的大动脉。今年5月21日,宁波三江口花团锦簇,鼓乐齐鸣。“海上茶路启航地”纪事碑在此落成。纪事碑前方有一片船栓群,象征着古明州樯桅林立、商船云集的繁华情景。满载着茶叶、茶具、棉绸、瓷器的船队从这里始发,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相似文献   

7.
茶成为世界第一大饮料,也只有几年或是十几年的时间,而在中国茶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成为最普及的饮料。古代的人们认为,茶的采、造、煮、饮中融汇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精粹,因而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雅士、高僧法师等都曾为其赋诗作画,歌诵赞颂,也因此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茶园里有一只硕大的紫砂壶,中国人喝茶是极为讲究的,不光是茶具,藏茶、用水、冲泡等都有着各自的学问。有客人来访,中国人家里大多是“沏茶”相迎,  相似文献   

8.
鲁迅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我想我算是有点儿福气的。来中国前,我不知道龙井茶是茶中极品,也不懂得如何分辨茶叶的优劣,只知道龙井茶是一种绿茶,后来到杭州留学,参观了龙井山脚下的中国茶  相似文献   

9.
宁波是我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南宋和明初时期,是两朝首都临安和南京的门户港,一直以来是浙江对外交流和通商的重要口岸。据史籍记载,唐贞元廿一年(805),来中国学佛的日本高僧最澄,从明州(今宁波)回国时带去天台山、四明山茶籽、茶叶和茶文化,这是中国茶种传播海外的最早记载。唐、宋、明、清乃至当代,宁波一直是中国茶叶、茶具输出海外的主要港口,尤其是近年来,每年通过宁波港输出的茶叶为12万吨左右,约占全国出口量的40%。当然,"海上茶路·甬为茶港"的提出,不仅在  相似文献   

10.
浩耕 《文化交流》2008,(5):47-49
传说50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神农氏最早发现并用于做药,到了公元前200多年前的秦汉时代,茶叶才进入日常饮用.在茶叶用于饮用的2000多年间,它经历了晒青做饼混煮羹饮、蒸青制饼煮茶清饮、茶碾末冲点汤饮、炒青散茶撮泡清饮等几个大的演变阶段,这种饮用方法在历代茶书和文人笔记中都有过或详或略的记载.由于茶是中国人的生活必需品,同时也是中国文人的一种生活艺术,因此品茶活动在中国历代的绘画作品中有过非常生动的描述.欣赏这些有关茶事的绘画作品,犹如读一部中国茶文化图录,特别是读阎立本的(<萧翼赚兰亭图>.……  相似文献   

11.
茶叶公共品牌的崛起,对一个地方的茶叶发展的确很有好处,例如,安吉白茶、西湖龙井、普洱茶等等新老公共品牌,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造福了茶农茶商,提升了区域品牌形象,更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了重要贡献。茶叶公共品牌的崛起需要很多条件,尤其是在中国茶叶行业进入"三圈时代"之后。地方政府必须通观全局、精心谋划,天时、地利、人和都要具备才行,而不是随便  相似文献   

12.
茶叶,是一种让人上瘾的植物,但却没有危害。中国是最早熟知茶的生产及加工技术的国家,但由于一直采取限制性贸易,饮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仅限于中国及其周边一些国家。茶的全球传播.得益于阿拉伯人的中介作用。大约在850年时,阿拉伯人通过丝绸之路获得了中国的茶叶。1559年,他们把茶叶经由威尼斯带到了欧洲。  相似文献   

13.
沙舟 《文化交流》2016,(2):68-69
正去年底,"东方文化论坛"之"茶与人类文明"研讨会在中国茶叶生产和中华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杭州召开。这次研讨会由杭州市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研讨会就茶与人类文明、茶文化的核心价值、茶文化的传播、茶文化遗产保护以及"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茶文化及杭州"中国茶都"建设的转型升级等有关问题开展讨论对话。中华茶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和",  相似文献   

14.
年年茶相似,岁岁香不同。今年杭州的茶香中夹杂着一股特别的清香—新出版不久的《杭州茶文化发展史》的翰墨书香。全国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为《杭州茶文化发展史》作序,称赞该书"是中华茶文化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他表示,该书的出版发行,必将对中华茶人包括对浙江、杭州的茶人践行以茶为媒、茶和天下的精神操守和价值追求,对复兴中华茶文化、振兴中国茶产业,实现再创世界茶叶辉煌的中国梦,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茶文化     
正名人品茗诗茶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茶与诗有着天然的联系。古往今来,许多名人品茗留下的精美作品,为我国文化遗产增添了光彩。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庐山香炉峰结草庐居住时,亲自种茶,自品香茗,并写下了"长松树下小溪头,斑鹿胎中白布裘。药圃茶园为茶业,野麋林鹤是交游"的诗。宋代大诗人陆游爱茶成癖,他的《剑南诗稿》中咏茶花的诗就有200多首,其中就有"听琴煮茗送残春"句。北宋诗人苏东坡在杭州做  相似文献   

16.
喝茶     
曾听人说西洋人喝茶,把茶叶加水煮沸,滤去茶汁,单吃茶叶,吃了咂舌道:"好是好,可惜苦些."新近看到一本美国人做的茶考,原来这是事实.茶叶初到英国,英国人不知怎么吃法,的确吃茶叶渣子,还拌些黄油和盐,敷在面包上同吃.什么妙味,简直不敢尝试.以后他们把茶当药,治伤风,清肠胃.  相似文献   

17.
王珍 《文化交流》2016,(9):12-15
正新茶萌芽啦、新茶开摘啦、新茶上市啦……每年一进入春天总是有许多关于新茶的消息,像布谷鸟一声声叫着春天。有关茶的信息从来就不会淡出杭城。自2005年杭州被正式命名为"中国茶都"起,一年一度的中国(杭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已然成为杭州这座"生活品质之城"中不可或缺的重头戏之一。2016年5月6日至9日,为期4天的茶博会以"茶悦世界,分享未来"为主题,论茶、讲茶、斗茶、品茶、茶艺比赛等精彩纷呈的茶事活动,又一次让中国茶都杭州沉醉于浓郁的茶香之中,那流芳百世的茶文化更是雅到了骨子里,俗到了生活中。  相似文献   

18.
正如今,江浙一些地方举行婚礼仍有敬"三道茶"的习俗:第一道敬神灵,感谢神灵庇佑;第二道茶敬父母,感谢养育之恩;第三道茶夫妻互敬,表示恩恩爱爱、白头偕老。中国是茶的故乡,在许多重要场合,中国人习惯以茶为媒介,传情达意。比如在中国传统婚礼上,"以茶为礼"始终贯穿在各个环节,体现着茶与婚礼习俗间的人文之美。茶礼据《藏史》记载:唐太宗贞观十五  相似文献   

19.
名茶赋(一)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最早的野生茶树在中国;最早的人工栽培茶树在中国;最早的茶叶经典著作在中国;最早的茶文化在中国。中国是全世界喝茶人数最多的国家,也是茶叶消费最多的国家;中国是全世界茶叶品种最多的国家,也是名茶最多的国家。因作名茶赋以颂之。西湖龙井誉天下西湖龙井源远流长。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中记载:“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北宋杭州知州苏  相似文献   

20.
2004年4月13日,地处浙江东海之滨的鄞州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何时茶香飘出堇山水》的记者述评,文章一开头,记者就用发问语气写道:“又是茶叶飘香时。‘望海茶’、‘瀑布仙茗’、‘奉化曲毫’,这一个个茶叶品牌在全市越叫越响,但令人遗憾的是,在这些知名品牌中没有一个是属于鄞州的。为此,人们不禁要问:曾经辉煌的鄞州茶叶何时香气飘出堇山水?经过几年的名优茶评比,鄞州何时才会有一个在全市乃至全省叫得响的茶叶品牌?”令人欣喜的是,事隔不久,4月22日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的“中国·宁波国际茶文化节暨农业博览会”的中国名优绿茶评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