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时代,人们开始通过广告了解一些信息。作为广告的核心,广告语言赋予了广告无限的魅力,扩大了广告的传播范围。作为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能够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思想与情感等。基于此,本文将从英美文化求美、求实、求曲以及求异四个心理特征入手,阐述不同文化心理与英语广告语言之间的联系与运用。  相似文献   

2.
得益于英国人对茶的热衷与青睐,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普及。独具特色的英国茶文化在英语语言系统中增加了数量可观的茶类词汇。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英语茶类词汇丰富多彩,蕴含着深刻文化内涵,解读其文化内涵,不仅有助于英语语言的学习和掌握,而且有助于加深对英国茶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在澳门,对内传播就等于对外传播。一旦消息公布,香港、内地驻澳门新闻机构和国际通讯社便会转瞬间将消息传递至全国,以至于全球;传播的对象是多元化的,而传播使用的语言也是多样的,包括使用中文(繁体、简体)、葡萄牙语和英语。发出信息最多的一个信源是澳门政府,最常用和快速的便是新闻发布形式。澳门政府的新闻发布是一个由政府主导的传播行为,拥有强烈的目的性,需要将政府相关官员的活动、新的政策和一些行政措施向媒体,以及透过媒体向大众公布。政府的传播行动亦是一种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4.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在英语教学中引入文化教学已成为共识。当前,英语已成为国际通用语,作为跨文化交流的媒介,被广泛用于对外交流。但是,在文化教学中,不应仅局限于以英美文化为主流的目的语文化,还应考虑本土文化的教学,在熟悉理解目的语文化的同时,将本土文化通过英语传给其他文化,是英语教学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5.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播方式越来越便捷迅速。新闻发布会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发布的载体被越来越多的组织所运用。各级政府部门、不同的社会组织乃至个人都可以就一些重大事件召开新闻发布会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可以说,新闻发布会作为一种重要的载体,为传播其企业文化进行着“呐喊”、“构建”与“维护”。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华语和英语文化经过长期发展,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国际环境的需要,形成了独具新加坡特色的语言文化。这些语言文化在中国与新加坡交往过程中发挥着"桥梁"的作用,具有极高的实践意义,对稳固中新国际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本文从新加坡华语和英语文化的进程、新加坡华语和英语文化的特点、新加坡华语和英语文化在中新交往中的作用三个方面,探讨中新国际交往中新加坡英语和华语文化。  相似文献   

7.
翻译表面上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而其内在规律在于人脑的思维,思维活动的规律及其内容制约着翻译全过程。英语音乐文献翻译作为翻译学的一个分支,对中西音乐文化的交流、促进我国音乐事业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应予关注的“另类濒危语言”:民间隐语行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隐语行话,亦称“民间秘密语”,几乎是各种语言大都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民俗语言文化现象。对隐语行话的种种误解,是其濒危的首要因素。隐语行话属于社会文化深层结构之中的一种更为特别的民俗语言文化现象,是考察研究中国社会文化、语言文化别具一格的独特视角。随着这些“濒危语言”的消亡,依附于这些“濒危语言”的民间隐语行话等民俗语言文化信息,亦必将随其“母体”的消亡而相应地消亡。一种语言的消失,意味着一种文化的消失。少数民族濒危语言的抢救,同样存在对其隐语行话的抢救问题。少数民族语言,由于其使用人口相对较少,有的已经处于濒危态势,关注、抢救作为“另类濒危语言”隐语行话,尤其不要忽略了各民族语言中的这类特别濒危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9.
<正>从事对外报道的记者要写好一篇外国读者能理解甚至喜闻乐见的新闻,仅仅熟练运用对方母语还远远不够,如果不注意语言背后的深层次文化差异,我们的新闻报道很可能因为文化背景的缺失而导致"词不达意"。因此,适时补充添加文化背景材料,对于中外传播文化交流非常有必要。本文试图通过对外新闻传播中文化背景的添加来管窥文化与传播的密切关系。一、对外新闻传播语境中的文化背景具体说来,在中国新闻对外报道中常见的需要添加的  相似文献   

10.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对于英语语言学习者来说,如果能深入了解英国的风土人情,必定对语言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从英国的社交礼仪、饮食习惯、穿着配饰以及本土特色的节日庆典等四个方面来揭开英国社会的神秘面纱,以期让英语学习者了解英国文化,助力英语语言学习。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西方的交流日益频繁,对英语综合性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当今我国中高校在英语教育方面大多倾向于语言技巧,疏忽在英语教学中加入文化教学。但是,中西方文化有明显差异,仅学习英语语言远远不够,还必须要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本文基于当前英语教育改革现状,以语言和文化的紧密关系为理论指导,就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进行研究,以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英语学习效率,培养符合现代化社会需求的英语专业综合性人才。  相似文献   

12.
称谓语是一种极其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现象,作为其核心的亲属称谓语更是如此.汉英语言文化的差异导致两种称谓系统的不同.如果直接把汉语中的称谓语移植到英语中,往往会闹出笑话,或引起文化困惑.文章从汉语称谓系统及语用功能出发,探讨了汉英称谓语系统的差异.通过对比研究若干汉英词典对相关的亲属称谓语的释义与翻译,找出不足,并探讨了如何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3.
语境是指语言赖以生存、运用、发展的环境,是研究语言的使用和功能的一个重要的语言学范畴.文章探讨了文化语境的制约和解释功能与语用歧义.  相似文献   

14.
外来词作为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借入的现象,其不仅包含了外来语言文化特征,同时也带有本民族语言文化特征,是研究及观察语言文化的重要场所。本文从语言文化学出发,将俄语外来词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究了俄语外来词的文化渗透历程,并从俄罗斯人的生活文化来窥探外来词所发生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在英语语言能力中,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日常处理信件,读报看新闻,还是了解远景规划,谈论热门话题等都离不开阅读.文章通过对英语阅读中词汇学习常见问题的介绍,分析了猜词的常用技巧.  相似文献   

16.
日本文化对日本人语言观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红 《文化学刊》2010,(6):129-132
民族和文化、宗教和语言等错综复杂地交融在一起。由于日本是天然的四面环海的岛国,因而使日本文化形成了单一性及均质性的特征,这也决定日本人的语言观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自然性。所谓自然性是指日语作为国语自然而然地产生,自然而然地存在。但随着世界的国际化,日语有逐渐被英语取代甚至消亡的倾向。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提高英语思维能力对于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学习至关重要。英语作为一种世界性语言,能够帮助我们与来自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们进行有效的沟通。然而,仅仅掌握语法和词汇是不够的,需要创新和实践来提高我们的英语思维能力。英语思维在跨文化交际学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掌握英语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达不同文化背景的观点和意见,促进有效的跨文化沟通。该文将探讨如何利用创新的方法和实践的经验来提高英语思维,以便更好地适应和融入跨文化环境,实现更加顺畅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反映,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和汉语都有悠久的文化传统,表达形式上也都比较丰富,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分属不同语系的英语和汉语在词汇组成、句子表达、语篇结构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在英汉互译过程中,要做到准确地把原作内容生动得体、言简意赅地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需要译者了解英汉语言在词汇、语句表达等方面的一些差异,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并且对英汉语言的表达形式及文化内涵有深刻理解,灵活运用英汉翻译中的一些技巧,使译文既忠于原文,又行文更流畅。  相似文献   

19.
文学评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文化的内涵,能够表现出深层次的文化特点。换言之,文化对文学评论有着重要影响。英美文学评论经常放在一起比较,因为二者都是使用英语写作,但是二者在语言风格方面有着极大差异。深入研究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能够透过英美文学作品得出深层次的文化特点,对有效把握英美文学发展脉络以及两国文化发展差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银明  付丽娟 《职业圈》2008,(11):78-79
词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由于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词汇的伴随意义总是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内涵。语言具有两面性:共性和相对性。同样,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又有相对性。文章对比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中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的差异,从而使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