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史记.孔子世家》《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与《论语》的异文,我们发现《史记》在语言锤炼艺术的高超手段。《史记》的语言锤炼艺术表现在:一是行文简洁,二是协调音节,三是表达感情,四是交待语境或明确语义。  相似文献   

2.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政治家、思想家,尤其在教育方面,他有杰出的贡献。一般人都说他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司马迁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指名提出七十七人,并说都是“异能之士”,就是说孔子有奇才异能的弟子七十七人。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他在教育方面的言论是多方面的,只对教学与学习的言论,《论语》一书中就有四十六处。而且有许多言论的观点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至今还适用,值得学习,至少值得参考,我择其要者,分论教学与论学习两部分叙述于下:  相似文献   

3.
以貌取人     
以貌取人,出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春秋时,大教育家孔子有很多学生,其中有一个叫子羽,一个叫宰予,子羽长相丑陋,宰予长  相似文献   

4.
司马迁在《史记》的《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孟子荀卿列传》和《儒林列传》等几个篇章中,系统记载了春秋战国、秦汉之际以至西汉前期儒学的兴废与发展状况,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儒学史。它可分为三个时期:春秋战国时的儒学,其代表人物为孔子、孔子弟子及孟子、荀子;秦汉之际的儒学,此时六艺湮没;汉代儒学,其代表人物为诸学者及学官。纵观整个儒学史,司马迁的写作始终围绕着两个重点:一、儒学与六艺的关系;二、儒学在各个时代的不同遭遇。  相似文献   

5.
以《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为中心,考察元人彭寅翁刻本《史记》“删易”三家注的诸种具体表现,肯定其删易工作及其实际效果,进而探讨其编纂思想的积极意义,指出应将这方面之长与其版刻之短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私人办学的大教育家 ,传说他有弟子三千 ,贤人七十 ,子路不但名列七十贤人之中 ,而且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子路是鲁国卞 (今山东泗水 )人 ,姓仲名由 ,子路是其字。他性格豪爽 ,质朴而粗俗 ,却又好勇斗狠 ,只比孔子小九岁 ,在拜孔子为师以前 ,不但对孔子一点也不尊重 ,甚至还“陵暴孔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哪里将他放在眼里。孔子却看出子路有很大的可塑性 ,一心要将他引上正路 ,因此不但不生气 ,反而每次见到他时 ,都能以礼相待。渐渐地 ,子路被感动了 ,开始主动接近孔子。一天 ,孔子问子路 :“你喜好什么…  相似文献   

7.
孔子“一生不曾大得志,他收的门弟子很多,他的思想有人替他宣传,所以他的人格格外伟大。自从孔子没后,他的弟子再收弟子,蔚成一种极大的势力,称为儒家。”顾颌刚在这里所说的是符合历史实际的,其论断也是恰切的。 孔子的弟子,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所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依据史料记载,孔子弟子有生平事迹的有三十多人。 孔子于公元之前479年去世后,据《史记·儒林传》记载:“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故子路居卫,子张居陈,澹台子居楚,子夏居西河……。”孔子弟子分散各地,  相似文献   

8.
高焕祥在《齐鲁学刊》93年第一期撰文说,司马迁在《史记》中撰《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孟子荀卿列传》和《儒林列传》,比较系统地记载了自孔子至西汉中叶儒学兴废与发展的概况,实际构成了一部最早的儒学史。司马迁为儒学者立系列传记,共载儒林人物130多人,详述约40人,关键人物悉在其内;儒学史的兴衰发展脉络及学术传承关系亦较清楚;对不同时期儒学思想特点的把握与总结能中肯綮,谓之“儒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弟子,号称三子,其贤者号有七十二人.司马迁《史记》有《仲尼弟子列传》一文略述其要,后世学者亦多有论及.孟子,被尊为“亚圣”,其行事颇类孔子,其弟子亦有数百.《孟子·滕文公下·彭更问曰章》载:彭更问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彭更的问话,概述了孟子周游列国的情形,也说出了孟子弟子之多.但对孟子弟子,后世研究者论及甚少.《孟子》一书中提及的孟子弟子有十八位:充虞、高子、孟仲子、子叔疑、季孙、乐正子、彭更、桃应、万章、咸丘蒙、匡章、陈臻、陈代、陈仲子、屋庐子、滕更、公孙丑、公都子.现据《孟子》一书,对这十八位孟子弟子略作介绍,为“先秦儒家师承关系”和“中国古代教育史”的研究提供一点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相传是左丘明所作。左丘明,春秋鲁国人,曾任鲁太史。司马迁在《史记·十二诸候年表序》中叙述了孔子作《春秋》,接着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刘向、刘歆、桓谭、班固等汉儒也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作,并以为左丘明受经于孔子。从唐宋以来,许多学者对此表示怀疑,认为孔子没有左丘明这样一个弟子,甚至否定左丘明其人。但是,《左传》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间,基本上还是有定论的。《左传》与《春秋》关系极大。《左传》在《汉书·艺  相似文献   

11.
“子以四教”别解●陈桂生孔子私学究竟“教”什么?似乎清楚,又像是一个谜。《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加之,其中尚有“孔子晚年而喜易”,死前二年,“因史记作春秋”之说,今人或标以书名号,成为《诗》《书》《礼》《乐》《易》《春秋》...  相似文献   

12.
《史记·货殖列传》的体例问题是一个老而未决的问题,自明代至今,它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其谈说、研究的言论、论文不断,但大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其实对《史记·货殖列传》体例的分析判断,应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看作者司马迁自己怎么说的,二是看本传具体写了什么和怎么写的,三是看《货殖列传》与《史记》中其他人物传记写法是否类似.从这三个方面对《史记·货殖列传》考察、分析、判断,《史记·货殖列传》的体例应属人物列传.  相似文献   

13.
六艺研究     
六艺首见于《周礼·地官·大司徒》:大司徒之职……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智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孔子以六艺为教学科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六艺又是...  相似文献   

14.
宰予是孔子的弟子,古人对他的评价毁多于誉。司马迁说他:“予之不仁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圣览象赞》对他的评语是:“辩以饰诈,言以致文。”现代亦有持此见者。如台湾学者王仲厚在《圣门人物之综合观》一文中就认为,宰予“虽长于言语,然孔子常斥为朽木,为不仁”。宰予的骂名由来已久。然而,作为“朽木”的  相似文献   

15.
近日读到石爱华老师的《与孔子同行——人教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复习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年第10期)一文,石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引用了《史记·孔子世家》中的一段材料来说明孔子的长相:“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日:‘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  相似文献   

16.
《屈贾列传》中的长沙王陶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贾谊曾先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为文帝少子刘揖①,而长沙王的姓名《史》《汉》贾谊传中均无注。《资治通鉴·汉纪·文帝纪四年》胡三省注长沙王“吴差也”。由此知长沙王非刘氏宗族。《史记·汉兴以来...  相似文献   

17.
雷庆翼同志在《衡阳师专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二、三期合刊上,发表了《先秦的爱国思想及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我商榷。他认为屈原的作品与先秦典籍反映了爱国观念,并列举了一些具体史实,进行辩析。这些史实是否真正反映了爱国观念的存在?本文就根据雷文再发表不同的意见。 (1)孔子、孟子、墨子有没有爱国观念的问题。雷文举出《孟子·尽心下》:“孟子曰:‘孔子之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去齐,接淅而行——去他国之道。’”并说,从此例看来,“不能说孔子孟子等没有爱国思想。”又举《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为例说:“当‘父母之国’受到  相似文献   

18.
一、《史记·货殖列传》的内容与史学价值在《史记》诸多篇章中,《货殖列传》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广阔的视野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据统计,自元代  相似文献   

19.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和《汉书.儒林传》记载的自孔子开始的传易系统,尽管前人对此有很多的争议,然而它们都提到了楚人馯臂子弓,因此易学之传入楚国,馯臂子弓是关键的人物。馯臂子弓就是《荀子》中提到而非常尊崇的子弓,子弓并不是仲弓,也应该不是朱张,但有待考证。  相似文献   

20.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私人办学的大教育家,传说他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子路则不但名列七十贤人之中,而且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子路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人,姓仲名由,子路是其字。他性格豪爽,质朴而粗俗,却又好勇斗狠,只比孔子小九岁,在拜孔子为师以前,不但对孔子一点也不尊重,甚至还“陵暴孔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哪里将他放在眼里。孔子却看出子路有很大的可塑性,一心要将他引上正路,因此不但不生气,而且每次见到他,都能以礼相待。渐渐地,子路被感动了,开始主动接近孔子。一天,孔子问子路:“你喜好什么?”子路几乎不假思索地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