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侗族的建筑文化,不仅体现在繁复多样的建筑上,还体现在它们的设计建造者——掌墨师的身上。掌墨师不仅是侗族木匠的杰出代表,还是侗族木构建筑习俗文化的传承者和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实施者,掌墨师作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密码的解码人,更加应该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
该文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侗族掌墨师,重点探讨了侗族工匠们在无图纸的情况下,直接收集并记录尺度信息的实尺营造方法,以及传承人对墨师文标识系统的应用和营造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该文强调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是建造技艺与工匠信仰习俗相互融合的过程,侗族木构建筑营造仪式蕴涵的隐喻意义,对传承和认同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期通过该文研究为侗族木构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深化侗族文化认识,丰富侗族文化内涵,推动我国多元文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木构建筑不仅造型独特,技艺精湛,其营造文化也十分丰富,建造过程更是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其中风雨桥的建造是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中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文化,与汉族地区古代廊桥的营造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是了解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文化的"活化石"。本文将对风雨桥的建造仪式进行阐述,并探寻其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4.
贵州、湖南和广西在2012年启动了"侗族村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其中申遗村寨的木构建筑保护情况调查和保护方案制订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对广西三江县侗族村寨的建筑保护进行了深入的田野调查,以期为下一步开展侗族村寨的建筑保护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前,辽宁省少数民族民居与乡土建筑面临着数量骤减、传统民间营造技艺濒临失传等一系列严峻问题,拯救这一传统文化遗产的工作势在必行。本研究以建筑形式、特点、营造技术与利用策略为保护目标与内容,通过口述历史、数字模拟与记录和类型学比较分析等保护方法,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使这一地域性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建筑的地域性特征被逐渐淡化,民族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建筑的收集整理、保护传承、展示利用显得日趋重要。黄淮交汇文化区乡土石砌民居作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民居形式,自身营造技艺和其风俗特征,都是当地的宝贵历史财富。对于文化区乡土石砌民居的研究,以历史资料和实地走访为基础,系统梳理该区域乡土石砌民居的建构特征和营造技艺。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传承与展示利用的措施,在严格控制乡土石砌民居风貌的前提下,提出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空间是建筑的命脉。品味一座建筑的性质,只有进入它的堂奥,把握其营造空间的过程,方可识得它的真面目。 陕北的窑洞,是黄土高原上的一大人文景观,它以其独特的建筑方式在建筑的谱系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杨媛 《文化学刊》2012,(4):102-106
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近年来侗族以其独特的歌唱形式和歌唱文化给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观众带来了无与伦比的艺术享受。由此,侗族的历史和文化也开始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当一个民族的文化从大山登上了舞台,那它就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文化个体,而是牵涉各种因素的文化共同体,关于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对它的保护、诠释和传承都将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也势必关乎人类文化、民族文化的经营和发展。本文拟贵州黔东南地区侗族为例,从民族学、人类学的角度去探讨侗族歌唱活动背后深层的文化功能.以期揭示侗族这一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族特性,并试图勾勒出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和理想的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9.
作为拙著《儒家角色伦理学之二:21世纪视角》的总结部分,本文以一种宏观的视野对儒家文化的代际传承问题予以概述。儒家文化本身就是"道"的一种体现方式。我们把中文的"道"诠释和翻译为"travelling together through a shared cultural landscape(穿过共通的文化景观之旅)",这个术语有两个地方需要强调,一是"共通的文化景观",即文化是在人与人之间共享的,这种共享需要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中完成;而这种大规模的共享一旦跨越了时间长河,就形成了时间之旅,所以就有了第二个派生的含义:"旅程",这与"道"通常被翻译为"路the way"是相符合的。在儒家传统上,"孝"和"家庭"作为一组概念,为"共享"提供了空间上的场所和时间上的纽带,这是我要着重分析的内容。而作为"儒"的文人群体则肩负着文化传承的庄严与重量。"人能弘道",作为一种活的文化,儒学不仅长了"腿",而且是真实的、强有力的谱系,它是具象的、不死的,在每一代人中不断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0.
日本伊势神宫通过对神明造相关空间的完整识别、界定和保护,奠定了传统建造技艺传承的物质基础;通过仪式化的时间框架塑造了从自然时间到工程时间,从构建过程的神圣化到信众的广泛参与性的多层次的时空体验;通过与环境的密切互动,激发了神宫工坊的师承式传承、崇敬团体的信仰式传承、伊势市民的参与式传承以及游客的体验式传承行动,最终以"空间-人-时间"的整合系统,实现了传统建筑的活态保护。  相似文献   

11.
正总有人迎难而上,持之以恒,"择一事,终一生"。在宁波的天一阁就有这样一群修书人,在日复一日中默默坚守,让古老的技艺得以传承和发扬,演绎着令人赞叹的工匠精神。宁波长春路两侧的老樟树,常年苍翠欲滴,沿着这条路可以走到天一阁。400多年前的明朝中期,兵部右侍郎范钦退隐在此,营造了一个文化奇迹——汇天下书于一阁,历经4个多世纪而不散。  相似文献   

12.
张科 《文化交流》2009,(11):2-6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认定76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22个是中国项目,它们是: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求、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此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4项进入了联合国保护名录。它们是: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艺求和蒙古族长调民歌。  相似文献   

13.
正钱塘江流域文化庙会展示百种传统手工艺文化奔腾的钱塘江给浙江人民留下了富庶的生活印记,也留下了不朽的文化。推动钱塘江流域发展,让钱塘江流域成为文化建设发展的大舞台,保护传承是一篇重要的大文章。作为第二届杭州钱塘江文化节重点文化交流类活动,"最忆钱塘"钱塘江流域文化庙会在钱塘江畔城市阳台开街,充分展现了钱塘江流域的文化传承,包括传统工艺、民间  相似文献   

14.
传统建筑元素是构成地域性文化资源的重要内容,博物馆是传承和保护地域性文化资源的核心机构。在博物馆建筑的整体设计和展陈布局中对传统建筑元素进行分解重组、提取其文化符号进行抽象化呈现,既是博物馆传承和保护地域性建筑文化的基本手法,也是营造符合现代审美需求之建筑空间的题中之义。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地处福建泉州,其整体设计理念体现了闽南传统建筑的“尚红”精神,空间布局中吸收了诸多传统建筑元素,使古老的闽南建筑特色在现代性博物馆建筑空间中实现了再生与传承。  相似文献   

15.
正工匠最早指的是手工业者,他们我国在古代被称为"百工",是具有非凡智慧的"创物者"。他们沉浸在手工艺的世界里,慢慢打磨自己的手艺,磨炼自己的心性,用精湛的技艺回报岁月。中国传统手工艺人超凡脱俗的技艺与精益求精的精神穿越岁月的风云,却又代代相承,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华文化传承之匠心·工匠的故事"正是一套用"中国故事的讲述方式、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当代绘本的艺术样式"来讲述中国工匠技艺与精神的绘本。  相似文献   

16.
有"中华第一灯"美称的"千角灯"作为东莞市"非遗"名录中最有分量的民间传统手工艺精品,是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制作技艺复杂,陷入后继乏人的困境。随着经济市场化的发展,非遗的传承前景不容乐观,"千角灯"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日渐减少。本文对"千角灯"的发展保护现状进行调研,探索"千角灯"传承保护的创新发展路径,以为东莞市本土特色文化乃至我国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当侗族姑娘身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服装,唱着被称为"天籁之音"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迈着欢快的民族舞步出现在中外观众面前时,许多人情不自禁地感叹:"这就是侗族大歌!侗族大歌真真切切地来到了我们中间!"50多年来,贵州省从江县侗族大歌多次代表贵州和国家漂洋过海,先后赴法国、美国、德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及地区演出和比赛,开展重大文化外宣活动。侗族大歌就像一块深埋于泥土之中的宝物,逐步显示出它那稀世珍  相似文献   

18.
湖南民间手工技艺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其文化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包括物态要素、行为要素、精神要素、制度要素、经济要素等。面对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同追求,湖南民间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面临重要的机遇和挑战,但生态链之中的各要素也受到了各种冲击。该文针对湖南民间手工技艺传承与发展面临的传承意识、内涵研究、传承载体、产业开发、传承体制等诸多问题,从其文化生态要素的各方面出发,提出了湖南民间手工技艺的文化生态链修复与实践路径,以期提高对湖南民间手工技艺的科学认识,树立活态保护理念,促进其传承与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9.
惟言 《文化交流》2010,(4):M0002-M0002
从去年9月30日察顾廊桥传统营造技艺顺利列入世遗“急需保护名录”之后,泰顺新建了廊桥,并通过建造新廊桥,让仅存的一位姓董的建造廊桥的老师傅收徒传艺,把这濒临失传的技艺传下去。  相似文献   

20.
媒体可以通过议程设置来决定哪些事件是重要的,以此营造出一个虚拟环境,这就是新闻的议程设置功能.文章探讨了如何通过获得更好的议程设置,改善我国的国际舆论环境,提高我国主流媒体传播的"软实力",从而重掌新闻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