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九章拓展性问题第7题(第265页)是这样的:某工厂组织旅游活动.如果租用54座的客车若干辆,恰好坐满.如果租用72座的客车,则可少租2辆车,并且有1辆车剩余了一少半的座位.已知租用54座的客车每辆285元,租用72座的客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不应只满足于教会学生一般的学科知识 ,而应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力的获得 ,特别是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 :某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外出春游 ,按报名人数 ,若单独租用 4 5座客车 (即有 4 5个座位的客车 )若干辆刚好座满 ;若单独租用 6 0座的大客车 ,则可少一辆 ,并且有一辆只座了 30人。(1)求外出旅游的报名人数 ;(2 )若小客车每辆租金 2 5 0元 ,大客车每辆租金30 0元 ,这次活动同时租用这两种客车 ,其中 6 0座客车比 4 5座客车多租一辆 ,租金比单独租用任何一种客车都节省 ,按这种方案 ,要租金多少元 ?首先 ,要求…  相似文献   

3.
(接上期) 例3某校组织师生春游,如果单独租用45座客车若干辆,刚好坐满;如果单独租用60座客车,可少租1辆,且余3o个空座位.(1)求该校参加春游人数;(2)略.(1998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题) 解设该校有x人参加春游,则根据题意,得共~ 任Ox+ 6O丝+1.解得x一270. 答:该校参加春游人数为270人. 评注本题的关键是深刻理解“如果单独租用60座客车,可少租1辆,且余3O个空座位”这句话的含义,能正确地用代数式x十30 60表示租用60座客车所需的车辆数.如果用共表示就错了 OU 例4甲步行上午6时从A地出发,于下午5时到达B地,乙骑自行车上午10时从A地出发,于下午…  相似文献   

4.
一、方案设计型例1(青岛市)“五一”黄金周期间,某学校计划组织385名师生租车旅游,现知出租公司有42座和60座两种客车,42座客车的租金每辆为320元,60座客车的租金每辆为460元.(1)若学校单独租用这两种车辆各需多少钱? (2)若学校同时租用这两种客车8辆(可以坐不满),而且要比单独租用一种  相似文献   

5.
在应用题解答过程中,如果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思考方法,突出数学思想方法潜在的指导作用,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下面举例说明。一、对应思想对应思想反映的是两个集合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而其中的一一对应是最基本的,很多应用题的解答都需要这种对应思想。【例1】(人教版第八册第156页思考题)57辆军车排成一列通过一座桥,前后两辆车之间都保持2米的距离。桥长200米,每辆军车长5米。从第一辆车头到最末一辆车尾共长多少米?分析与解:这道题实际是一道有多余条件的特殊数量关系的应用题。解答时,可以让学生画示意图…  相似文献   

6.
拜读了《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6年第4期陈永辉老师撰写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应用题解答中的渗透》一文,我被陈老师的教学方法吸引了。[例1]57辆军车排成一列通过一座桥,前后两辆车之间都保持2米的距离,桥长200米,每辆军车长5米。从  相似文献   

7.
2002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数学试卷中有这样一题:某球迷协会组织36名球迷拟租汽车赴比赛场地,为首次打进世界杯决赛圈的国家足球队加油助威,可租用的汽车有两种:一种每辆可乘8人,另一种每辆可乘4人,要求租用的车子不留空座,也不超载.(1)请你给出不同的租车方案;(至少三种)  相似文献   

8.
学数学要学会用数学,否则就感受不到数学的威力.下面是一个出租车问题,请你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帮助解决. 某公司有50辆汽车准备出租.公司发现,每辆月租金定在1800元,能租出全部汽车,而每辆增加100元,就有一辆车租不出去.那么,应该定价多少,才能使公司的月收入尽可能地大?  相似文献   

9.
怎样求最值     
陈德前 《初中生》2002,(36):21-23
近年来,中考数学试题中常出现求最值的问题.下面以近两年的中考题为例,介绍求最值的几种常用方法. 一、通过计算求最值. 例1某球迷协会组织36名球迷租车去比赛场地,为首次打进世界杯的国家队加油助威,可供租用的汽车有两种:一种每辆可乘8人,另一种每辆可乘4人.要求租用的车子不留空座,也不超载.  相似文献   

10.
连除应用题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学生学习时有一定困难。但用两种思路解答连除应用题,既有助于学生灵活地掌握数学知识,又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们立足于思维训练,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去,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下面就谈谈教学“连除应用题”时“引入”和“新授”两个环节的设计。一、引入。补充一个条件或问题,使它成为一步计算的除法应用题。1.三年级90个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把他们平均分成两队,?2.三年级90个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每队有…  相似文献   

11.
在解答有些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过程中,由于理解和审题的思路不同,解答的方法也就不一样,经常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例如,解答下面的这道应用题就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刘老师带领27名同学去博物馆参观。学校派出两种车,一种是面包车,每辆可乘8人;另一种是小轿车,每辆可乘3人。可以怎样派车?哪种方案最好?要想解答这道题,我们首先要明确一共有多少人需要乘车。根据已知条件可知有27+1=28 (人)。接下来我们研究派车问题。如果只派面包车:28÷8=3 (辆)……4(人),  相似文献   

13.
学习解答两步应用题,是学生由解答简单应用题(二步应用题)到解答复杂应用题的过渡。学会解答两步应用题,是学习解答多步应用题的关键。因此教师要注意加强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基本训练。以下介绍几种训练方法。 一、选择适当条件的练习 1.让学生从较多条件中选择适合本题的条件来补全本应用题。如下例:题目:①某班50人,( ),还剩多少人?②试验田有玉米20亩,( ),小麦多少亩?③果园里有苹果树50棵,( ),共有多少棵?④化工厂一月份生产化肥4000吨,( ),二月份超产多少吨?⑤一条路已修100米,( ),未修的有多少米?⑥计划生产1000件农具,( ),还剩多  相似文献   

14.
连除应用题是人教版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个教学内容。教参对其要求是“理解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用两种方法解答”。笔者经过研究,认为连除应用题有三种解法。教材中的例题:三年级同学去参加农业展览,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教材中的  相似文献   

15.
引人注目的神奇妙算的“孙子问题”已出现在一些地市的小学数学竞赛题中,像这样的难度较大且引人入胜的数学趣题,如何面向广大的中差生呢?现介绍水老师的一个教学案例。分两步:先出现“铺垫题”,再出现“主题”。一、铺垫题宁师附小五一班同学分成几组去敬老院为老人做好事。若每组7人,则剩2人;每组9人,则剩4人;每组11人,则剩3人。问这班学生有  相似文献   

16.
最近,学校进行了数学课堂教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一位教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下册《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课堂上教师出示了这样的一道题:阳光小学四年级学生要去春游,有11个班,平均每班有45人,由班主任带队去,乘坐48座的公共汽车,最少要几辆车? 学生列式为:(45×11+11)÷48=10(辆)……26(人). 在交流答案时,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最少需要11辆车,但其中的一个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认为最少10辆车就可以了."其余的学生纷纷表示不同意他的说法.那个学生继续说道:"我们可以让瘦点的同学,3个人挤挤坐2个座位,因为我们上次乘车去春游时就是这样挤着坐的,这样10辆车足够了."听了这个学生的解释后,老师高兴地说:"说得有道理!"并带头鼓起掌来……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九义教材小学数学第四册两步计算应用题复习课。  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两步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思路。2能熟练正确地解答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教学重点:分析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两步应用题的结构,揭示解答两步应用题的中间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分析中间问题  (1)商店有72千克苹果,卖出46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2)商店有9筐苹果,每筐8千克,卖出46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讨论: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解答第(2)题,要先求什么?  …  相似文献   

18.
~~4.①一辆大客车能坐的人数是小汽车的几倍?□○□=□②二年级有8个班,每个班都安排5人去参观展览,租一辆大客车够吗?选择正确答案打“√”。(够不够)列算式:5.闹钟扇子雨伞剪刀计算器24元2元8元6元42元①买9把剪刀一共要多少钱?□○□=□(元)②50元钱可以买()把剪刀,还剩()元。你能列出算式就更好了。□○□=□(把)…□(元)③小明有20元钱,买4把剪刀还差()元。列算式:④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请列式解答。□○□=□()□○□=□()深圳市南山区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测试题$深圳市南山区教研室@陈清容!老师…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中,能用正反比例知识解答的应用题很多。教学时,若能教会学生用比例法解答这些应用题,便可达到教一法、解一串、连一片之良效,现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分析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而分析的重点是数量关系,但题中的事实情节也不容忽视.因为事实情节的明显与隐蔽,将直接影响到数量关系是否清晰,所以变换情节是解答应用题的一种重要方法.现举几例如下:例1 某店有苹果与梨子两种水果共270千克.后来梨子卖去了3/5,苹果卖去了2/5,结果还剩水果132千克,这个店原有梨子与苹果各多少千克?这是一道分数难题.按原来情节直接思考,求解不知如何下手.若运用变换情节求解,就可顺利获解.先把题中的条件“后来梨子卖去了3/5,苹果卖去了2/5”变换为:“梨子、苹果都先卖去它们的2/5,再卖去梨子的1/5”.这时,把两种水果的总重量270千克,减去卖去水果的2/5,又减去还剩水果132千克,即270-270×(2/5)-132,就是原有梨子的1/5,从而即可求出原有梨子的重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