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孙晓兴 《科学学研究》2007,25(2):381-384
从综合分析的角度,阐述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的历史背景和总体情况,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身具备的优势条件。指出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初期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就坚持规范的定期评估制度;并随着科技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不断修订和完善评估方法、规则和指标体系,日益注重评估导向,倡导并实施质量评估,从而促进实验室的科学管理和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2.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制度的发展与运行模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十四年来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的发展与完善历程,探讨了评估工作对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总结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的运行模式和经验,分析了存在的差距和改进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关于完善我国重点实验室考核评估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实验室考核评估是重点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当前我国国家级、省部级和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的考核评估方法和考核指标体系的分析,概述了我国重点实验室考核评估的主要内容、方法和考核指标设置情况,分析了我国重点实验室考核评估工作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完善重点实验室考核评估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岱素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1):63-66,70
基于现有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仍不够完善的现状,本文以广东省现有指标体系为基础,依据国家重点实验室最新评估规则,通过建立概念框架,运用问卷调查、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统计方法,从定量的角度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符合广东情况、科学合理且操作性强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从1984年开始}组织实施,近年得到了快速发展,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20个,固定人员1万余人,仪器设备总值80多亿元.在统筹部署、适度新建、定期评估、择优支持、动态管理等创新制度的推动下,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成为我国组织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在科学前沿探索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问题方面均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郑英姿  李洪云  何洁 《科学学研究》2011,29(11):1638-1642
 针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的要求,以三个物理类实验室2000-2009年标准论文为例,首次采用可视化软件展示实验室论文网络,并归纳出三类评价指标集,提出由第三方提供客观评价报告的设想,以期补充完善实验室评估指标,提高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场评估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10年组织实施了11个数理领域、37个地球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工作。参加评估的全部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从2010年开始部门重点实验室不再参评。数理领域11个参评实验室6个隶属教育部,5个隶属中国科学院。地球领域37个参评实验室  相似文献   

8.
关于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阐述了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的历史沿革,分析了评估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总结了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下一步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9.
杨超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1):46-53
本文从组织层面探讨了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政策对创新搜索能力的影响作用。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法分析了447份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样本,建立了4个模型并对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政策的政策助推性对创新搜索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三种创新搜索能力受到政策助推的影响依次为技术资源型、科教资源型和复杂开创型搜索能力。研究为优化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政策设计提供了数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建设的宏观战略视角解读发达国家的国家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分析发达国家的国家实验室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和做出的贡献及其变革趋势,对完善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改革、参与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资源捕获过程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跨案例比较与理论整合构架了包括搜寻阶段、桥化阶段、内化阶段和增值阶段在内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资源捕获过程SBIP模型。结合110份有效调查问卷,实证检验了SBIP模型及其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资源捕获绩效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SBIP模型客观存在,内化阶段、桥化阶段、增值阶段、搜寻阶段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资源捕获绩效的贡献依次递减;2)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资源捕获过程资源支撑特征明显,能力支撑乏力;3)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资源捕获过程实现途径呈现"计划-市场"二元性。另外实证结果还显示:目前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处于快速成长期;与配置、整合创新资源相比,最大化创新资源引入量对发展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现实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2.
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效运行的一种组织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科学研究的“国家队”。在对我国8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问卷调查基础上,从其“开放、流动、联合”的运行机制出发,本文提出重点实验室高效运行的一种组织模式:即“常规组织”与“面向任务的临时群体”并列运行的组织模式,并指出重点实验室高效运行的关键在于这两种“组织”的高效管理。  相似文献   

13.
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的国际化趋势日益突出。广泛深入地开展实质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已成为提高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研究水平、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方式和支撑。本文主要从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角度,对提高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Over the past decade, each year saw the establishment of some new key labs at CAS. In October, 2007,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atified the upgrading of eight CAS key labs to the State key labs. The following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some of them.  相似文献   

15.
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布局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发展历程中的学科布局问题,对实验室建立初期学科布局存在的不足、发展中进行的调整,以及学科布局的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合理布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Research Policy》2022,51(9):104444
By analyzing the tempo-spatial trajectories of startups,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method to benchmark functions in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s based on longitudinal data. To demonstrate this novel method, a regional case study of the ecosystem infrastructure in Berlin is considered, for which tempo-spatial trajectories of startups are analyzed with quantitative sequence methods. It is explored empirically how open creative labs such as co-working spaces or seed accelerators supply core functions within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s based on the aspects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trans-local connection. Open creative labs do not only provide important resources for startups and entrepreneurs but also have systemic functions within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s. Namely, they provid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critical links within regional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s can be formed and they facilitate inter-ecosystem ties between regions.  相似文献   

17.
国家实验室是新时期我国战略科技力量的引领,其落地和运行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为形成地方支持国家实验室建设的可持续动力,需要发挥好中央与地方积极性、统筹好国家与地方利益、兼顾好长远与短期利益。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系统性、协同性视角出发,提出了地方政府支持国家实验室建设的法治化、科学化、民主化推进策略:重点一是依法依规,明确中央和地方在国家实验室建设和运行中的权责,二是由地方政府构建基建、科技、产业等领域协同发力的综合保障体系,促进地方和实验室协同发展,三是优化地方政府、企业等的考核方式,调动相关方积极参与。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力争实现服务国家战略、保障地方高质量发展、支撑国家实验室高效创新等多方面的共赢。  相似文献   

18.
《Research Policy》2023,52(1):104646
While technology transfer at universities has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n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literature, we know much less about technology transfer at national/federal labs and (non-university) public research institutes. In this article and the related special section, we aim to fill this void. We provide a rationale for our special section on technology transfer from national/federal labs and public research institutes, summarize the papers in the special section, highlight research questions, theories, data and methods, key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We conclude by outlining a research agenda for multi-level research on agents, institutions, and regions to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anagerial and public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from these institu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