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澳门之所以会沦为葡萄牙的租借地,不仅是因为清王朝国力的衰落,也在于明朝以来长期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加大了中国与西方文明的差距.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使中国国力不断增强,澳门回归才得以顺利解决.由此可见,中国要强国富民,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大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力度.  相似文献   

2.
在两岸四地经贸合作和中国对外开放中扮演中介角色和发挥桥梁作用,是回归后澳门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之一。而欲在区域合作中发挥中介服务功能,澳门必须在硬件(交通基础设施)和软件(制度、法规)等两方面加以实质性改善。  相似文献   

3.
澳门古称“濠镜澳”,包括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三部分。现在的面积是23.5平方公里。澳门背靠富饶的珠江三角洲,面对壮阔的中国南海,东与香港隔海相望,靠近国际主航道,又位于亚太经济区高速增长带的中心点,长期以来就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在中国对外经...  相似文献   

4.
我校中文系杨烈雄副教授应澳门中国语文学会的邀请,于1992年1月14日赴澳门讲学,他讲学的内容是已出版的专著《文言翻译学》和刚完成的新著《珠江三角洲新兴对外开放城市惠州的言语交际》《文言语法学》等。  相似文献   

5.
走向回归的澳门劳旭神州之睡,南海之滨,珠江之口,一座状如冰葫芦似的小岛,荡漾于万顷碧波之上,它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澳门。澳门包括一个半岛和两个离岛,面积为21.45平方公里,人口约40余万,其中95%为中国人。澳门是经济对外开放的地区,持续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澳门在历史上是我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门户之一,从历世纪中期“开埠”到香港崛起的近J刀年间,一直是重要的商品集该地,成为国际经贸活动的重要商埠,并一度垄断了中国与西方的海路贸易。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兴旺发达,这为澳门报业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一、(中国之约)──澳门报业的起源从1820年起,英国鸦片贩子撒开澳门,另外新设鸦片集散地,使鸦片贸易难以在澳门公开进行,这使得澳门的鸦片税收锐减,澳门的葡萄人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并因此而激起了社会政治形势的动荡。恰在这时,葡萄牙国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  相似文献   

7.
携手创未来     
继新中国50华诞盛大庆典之后,我们又将迎来澳门回归的盛事。举国欢庆的喜事盛事,显示了我国愈益强大的国力和蒸蒸日上的活力,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在走向新世纪之际的勃勃英姿。多少年来,中国人民盼望祖国兴盛繁荣,并为此苦苦求索,拼搏奋斗。直到新中国成立,经过成功...  相似文献   

8.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阶段,由于国力强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吸引了大批外国使节、商人、僧侣、留学生等来到中国.处理好与外国人的关系,保证唐朝对外开放的顺利进行,是唐朝制定涉外法律的一件大事,也是解决好唐朝与周边国家外交关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澳门半岛、仔岛和路环岛组成现在的澳门地区。自秦以降,历属番禺、东莞等县管辖。葡萄牙人自1553年入居澳门后,得寸进尺,逐渐扩张,蚕食中国领土主权。鸦片战争后,葡萄牙殖民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强占澳门。中国人民数百年来为收回澳门进行了种种反抗。新中国建立后,经过不懈斗争和外交谈判,终使这一问题获得圆满解决。澳门即将回到祖国怀抱,并将进一步促进中国的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世界期刊大国,但不是期刊强国。随着中国经济、化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中国期刊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只要在开发期刊发行市场、开拓期刊广告市场、加大期刊规模经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大力培养办刊人才、倾力打造期刊品牌等方面抓住机遇,谋求发展,中国期刊就有望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1.
旅游业是澳门经济的支柱产业。澳门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不少优势 ,但也存在不少的制约因素。发展澳门旅游业必须从加大开发大型风景点等措施入手。  相似文献   

12.
2004年,中国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正式生效实施,这是中国内地扩大开放并为港澳企业进入中国内地赢得先机的重要举措.CEPA实施10年来,为中国内地和港澳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当前,世界经济贸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美、欧、日主导的新自由贸易格局正在形成,中国对外经贸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为应对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形势,中国在上海成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并以此为平台探索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经验和做法.上海自贸区与CEPA所涉及的开放性措施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给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统一性带来挑战.比较研究发现,上海自贸区服务业的开放已全面超过CEPA,而CEPA在货物贸易方面的开放度高于上海自贸区,两者在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各有所长.应协调中国两类对外开放措施,以提升中国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中葡澳门问题始于明代,自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租居澳门以来,中国政府充分行使对澳门的主权,只是到1840年鸦片战争后,葡萄牙在英国帮助下与中国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中国政府对澳门行使主权始遭破坏,但中国政府并未丧失对澳门的全部主权,澳门仍是中国领土.因此,自那时起,历届中国政府从未在澳门主权问题上让步,并利用一切时机长期开展对澳门恢复主权的斗争.晚清政府延宕澳门划界交涉以限制葡萄牙管理澳门的范围,国民党政府致力于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但由于态度不坚决,最终这一愿望未能实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及中国政府致力于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987年3月26日签署<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于1999年12月20日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从而实现了中国人们及中国政府梦寐以求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4.
澳门自古是中国领土。 16世纪葡萄牙人占据澳门作为居留地并对其实施管辖权 ,造成了长达 40 0多年的澳门问题。当代世界形势的变化与中国的发展强大使中葡双方终于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逐步解决了这一问题。澳门回归后 ,在祖国的强大支持下必将更加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15.
明初国力强盛,郑和下西洋是主动外交。明朝中后期,国势逐渐衰微,所以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是被动外交。《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这课是我国封建社会由开放转向封闭的转折点,承上启下,地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1.澳门不是殖民地。很多人习惯地将澳门说成"葡萄牙的殖民地",实际上,澳门不是殖民地。首先,殖民地的概念不适用于澳门。殖民地是指被其它国家剥夺了政治、经济独立权力,并受它管辖的地区或国家。葡萄牙人占领澳门以后,明朝政府坚持向他们收缴地租和赋税,行使国家主权。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澳门的主权虽然遭到严重损害,但澳门仍属中国,葡人占领澳门从来都  相似文献   

17.
澳门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16世纪以后,被葡萄牙人逐渐占领。1887年葡萄牙迫使清政府签订《中葡北京条约》,正式取得在澳门的永驻权和完全管治权。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澳门回归祖国成为历史必然。1987年中葡正式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庄严宣告:中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至此,澳门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18.
在澳门回归祖国这一伟大历史时刻即将到来之际,本文对澳门问题作了一个历史的回顾,详尽阐述了葡萄牙16世纪初以不正当手段在澳门登陆居留,鸦片战争后进一步强占澳门,推行殖民统治,中国人民为捍卫国家主权不懈斗争,最终收回澳门的400年历史。  相似文献   

19.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8年以前,中国政府一直在澳门行使主权。1839年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来到广东后,为了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有效地开展禁烟斗争,十分关注在中西方交往中地位极其重要的澳门,并在澳门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有力措施。禁烟斗争中,林则徐亲自巡阅澳门,给予鸦片贩子打击与震慑,并恩威并用,正告葡澳当局安份守法。林则徐此行受到澳门中国民众热烈欢迎,亦受到葡澳当局的礼遇。  相似文献   

20.
1.澳门不是殖民地。很多人习惯地将澳门说成“葡萄牙的殖民地”,实际上,澳门不是殖民地。首先。殖民地的概念不适用于澳门。殖民地是指被其它国家剥夺了政治、经济独立权力。并受它管辖的地区或国家。葡萄牙人占领澳门以后。明朝政府坚持向他们收缴地租和赋税.行使国家主权。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澳门的主权虽然遭到严重损害,但澳门仍属中国。葡人占领澳门从来都没有过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