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案件频发,其基本特征表现为低龄化、团伙化、男性为主、抢劫及故意伤害犯罪为主等。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中"爱的缺失";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宣传教育不到位;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等。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的有效预防对策包括完善家庭教育方法、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宣传教育、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等。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暴力犯罪,不仅对正常校园秩序以及学生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而且也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因此,对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现象加以足够重视,深入探究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寻求有效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如何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是加强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课题。通过对我国现实发生的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我国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特征、发案原因,从中寻找规律,进一步从刑法规制之外的视角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以期从源头上有效避免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案件迭出,并呈现低龄化态势,对此《刑法修正案(十一)》以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予以回应。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仅是权宜之计,而真正解决低龄化犯罪的困境需要实现对未成年人罪错行为的类型化规制。罪错行为区分为不良行为、行政违法行为、触犯刑法行为,对其处罚应以“责任、保护、处罚”为原则,以修复式理念为圆点,以分类教育矫治为短半径,以长效系统保护与规制为长半径,形成同心圆式的保护机制,方能治本。  相似文献   

5.
雷嘉 《青海教育》2015,(3):49-50
近年来,我国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对校园安静、和谐的教育环境以及广大师生的人身与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与影响。但是,我国国内关于校园暴力犯罪的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学者多从基础理论的层面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而对我国校园暴力犯罪(尤其是中高职院校校园暴力犯罪)的实证研究较为匮乏。由此造成对校园暴力犯罪现象重视不够,校园暴力犯罪屡禁不止的严重后果。本项目通过实证调研的方法,对我省中高职院校校园暴力犯罪的状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北京市法院自2017年至2021年审结的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抢劫罪、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等常见、多发的暴力犯罪案件为依据,从国家、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五个层面探讨了校园暴力犯罪的成因,提出了完善不同层级的校园安全立法、引导监护人改善家庭教育方法、突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层次性、完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和净化社会环境等治理对策,以实现力量整合,强化监护责任,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和保护,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7.
校园网络欺凌是一个复杂的教育问题。虽然相关立法已明确规定适用教育惩戒规制校园网络欺凌,但是实践中教育惩戒依然遭遇信任危机、权利对抗和能力不足等困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校权与生权、司法、科技之间存在一定失衡,具体表现为人们缺乏对教育惩戒内在精神的理解、学生网络自由的边际扩大以及科技发展的高度不确定性。在未成年人全民上网的时代,校园网络欺凌治理的核心和关键是提升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建立良好的网络道德和秩序。为了有效治理校园网络欺凌,教育惩戒应当尽快实现人本化和法治化,划定合理的网络规制边界,创设教育惩戒的现代模式。  相似文献   

8.
现行《刑法》对“档案犯罪”的规制存在时效滞后、范围过窄、刑罚单一等诸多局限,未能很好适应新形势下预防和惩戒“档案犯罪”的现实需要。当前,进一步完善和重构“档案犯罪”刑法规制的可能途径是,修改“档案犯罪”构成要件;增设“档案犯罪”罪名;完善刑罚配置。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犯罪人的低龄化趋势日益凸显。刑事责任年龄的降低在惩罚罪错未成年人的同时,也对通过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行教学体系存在刑法教育的缺位问题。“道德与法治”课程应当坚持“法教结合”,抓住8-12周岁学生的“关键萌发期”,在教学安排中更加凸显“刑法要素”。同时,该课程与刑法教育具有培养法治观念的共同目标,二者共同的教育对象具备相应的认识能力,教学内容又能够彼此衔接。为了更好地解决该问题,在理论上重梳刑法教育逻辑,在实践上构建系统性教学模型,将有助于将刑法观念的培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嘉应学院学报》2018,(1):63-67
近期,校园暴力事件频发,行为呈现出低龄化、暴力化发展趋势,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问题。深入了解校园暴力的原因、危害,分析影响校园暴力产生的因素以及刑法对校园暴力的规制困境,将更加有助于构建刑法规范体系,同时借助累犯制度、恶意补足年龄原则为该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日趋严重,并成为与贩卖毒品、环境污染相并提的“世界三大公害之一”。由于我国目前没有专门适用于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实体法、程序法和处置法,制度建设的落后大大制约着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处理工作的发展。鉴于未成年人犯罪有着与成年人犯罪不同的犯罪原因,为了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打击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构建符合当代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公诉制度显得尤为迫切。本文试结合司法实践,从诉讼程序、原则和内容等方面,提出构建未成年人犯罪公诉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根据刑法学上的定义,宏观上网络犯罪可分为侵犯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网络犯罪和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其他网络犯罪。实践中,应克服网络犯罪神秘化倾向,正确认识网络犯罪的本质。与域外网络犯罪法规对比,我国计算机网络系统犯罪立法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同步,为网络犯罪的正确定性提供了较为科学的法律依据。在网络犯罪定性上,应坚持刑法的谦抑性和罪刑法定原则;坚持两分法,对涉嫌犯罪的行为先归入两类之一;坚持类型化归纳,正确认定具体的犯罪罪名。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量国有企业纷纷改制,虽然改制后的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但在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的职务犯罪却时有发生,对于这种企业中的职务犯罪如何适用法律却成了当前司法实践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各地对于国有控股、参股公司是否属于国有企业,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职务犯罪的主体是否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其犯罪对象是否是国有资产,对"委派"和"从事公务"应该如何理解等诸多方面均存在争议。从当前的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出发,对如何认定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及职务犯罪进行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犯罪具有一般犯罪构成的特征,又因其主体身份而备受关注。对大学生犯罪处罚看法不一。大学生犯罪犯罪率和犯罪人数上升,并呈现出手段、类型多样化、动机复杂,危害行为智能化和暴力化的特点。以满足刑法适用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阐述基于大学生身份的从宽处罚背离了基本法治原则、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同时也不利于刑法任务及刑罚目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在英国刑法中持有从形式上看是状态,这并不表明我国刑法中持有也是独立于作为与不作为之外的状态。在英国,持有犯罪在制定法上多为严格责任犯罪;在我国,刑法中的持有是主客观统一原则之下的持有,两者并不完全相同。从逻辑、行为表现、行为结构、(立法)功能、立法司法价值以及义务的特定性上看,持有也不是独立的第三种行为形式。实际上,它是一个可以用作为或者不作为评价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一部包含刑法规范在内的兼具国际法特征的国际刑法规范,是国际刑法渊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定了反腐败国际合作的法律基础。这部公约在职务犯罪惩治的立法上,体现了犯罪构成要件设计严密、完整、科学、合理的特点。中国在职务犯罪惩治的国际化方面尚存在种种现实问题,尤其是在职务犯罪惩治的刑法立法方面,需要明确"严而不厉"的立法指导思想。《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我国生效后,全国人大常委会相继通过了三个《刑法修正案》,在相关职务犯罪的规定上根据《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作出相应的修改和完善,适应了职务犯罪惩治国际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犯罪分层是指根据犯罪的严重程度将所有犯罪划分为不同层次的犯罪分类方法。犯罪分层理论既有刑事法上的意义,又有刑事政策上的意义;既有刑事实体法的积极意义,又有刑事程序法与刑事执行法上的积极功能。世界大多数国家刑法典采用犯罪分层的做法,但是,犯罪分层无论是我国刑事立法还是刑事法理论研究,尚处于未知领域。为此,我们欲通过对世界各国犯罪分层实践的现实考量,分析我国犯罪分层理论展开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索性提出我国犯罪分层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8.
浅谈目的犯     
目的犯是以特定的犯罪目的为构成要件的一类犯罪,但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目的必须限于刑法的明文规定。尽管我国目前刑法理论界的通说是作为目的犯的特定犯罪目的不以刑罚的明文规定为限;但是基于罪刑法定、打击犯罪、司法操作等反面的考虑,绝不能不能从理论上任意扩大目的犯的范围。对于目的犯之目的的本质,犯罪动机说已为我国很多学者所采纳,而且也有不同于犯罪目的说的其他学说兴起。犯罪动机的本质属性在于其是一种纯主观的心理需求,它不能直接观察测量,只能根据刺激或反应去推测,不具有客观性。作为刑法明文规定的目的,其本质只能是可以外化的,可以衡量的具有客观性的犯罪目的。  相似文献   

19.
转化型抢劫罪涉及行为的转化问题,对其认定存在一定难度。本文通过比较不同国家该罪的有关法律规定,对我国转化型抢劫罪的适用条件及法律认定问题进行分析,认为:(1)前提条件应扩展为实施盗窃、抢夺、诈骗行为;(2)客观条件中"暴力"应与抢劫罪中的暴力与胁迫行为作同样理解,"当场"应是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的当场或以犯罪现场为中心、与犯罪分子活动有关的范围;(3)主观条件中"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毁灭罪证"的内涵应有所延伸;(4)既遂与未遂的判定应采用既主张行为又注意结果的双重标准;(5)在想象竞合或法条竞合时只有以盗窃、抢夺、诈骗罪论处方可转化为抢劫罪。  相似文献   

20.
司法实践中,经常出现针对为阻止犯罪结果发生而作出真挚努力但未能实现阻止犯罪结果发生之情形,在不能适用中止规定情况下,日本学者首次提出了"共犯关系脱离"的概念。对此,本人从剖析"共犯关系脱离"之机能出发,分析国内外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成立"共犯关系脱离"需满足的条件,并分别从教唆犯、帮助犯、共同正犯具体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