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益加快的现代化和全球化,猛烈冲击着传统的农耕文明,其传承与发展也出现了断裂和危机。梳理文化变迁的概念,以贵州省雷山县苗族控拜村落作为研究对象,描述和解释苗族村落传统文化的变迁机制,研究其村落文化传承与变迁的过程及特征。探寻苗族传统村落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传承与发展的方法及对策,为今后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扬民族村落文化做出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保护传统村落,形成独特、魅力的景观,呼应全社会遗产保护、文化多样性保护的主流话语,是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云南的时代要求。文章以云南省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502个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百度地图的API功能和Arc GIS10.2空间分析工具,对云南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自然地理环境、少数民族分布、城镇化发展水平、道路交通发展、申报材料准备与评选标准细则等是形成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能够为云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传统村落"白鹭村为例,首先叙述了客家传统村落保护的格局与困局;继而,从确保对客家传统村落文化元素特别是古建筑的保护、处理好客家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人"的关系问题、正确处理好建设美丽乡村与客家传统村落保护的关系、保护与利用并进等四个方面,对客家传统村落的保护及利用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振兴乡村"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战略。文章针对目前乡村整体搬迁和村落修旧保护两种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就如何正确落实本战略问题进行了探讨。用成功的实践提出了"用传统建筑拥抱现代文明"的美丽村居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5.
《湘南学院学报》2021,(6):100-103
皖北古村落作为典型的传统村落,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是,在公共空间营造中存在传统空间衰败、传统建筑材料被新型材料代替、原生态特色逐渐消失、古村落产业发展单一等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下,皖北古村落可以从保护村落物质文化空间特色,设计村落整体形象标志;合理规划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产业物质空间创新;合理规划古村落精神空间元素,承载古村落传统记忆;充分依托现代网络技术,打造古村落的特色产业等方面入手,营造特色公共空间,实现对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村落公共空间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变化以及农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公共生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研究农村公共空间的变化,有助于了解农村的变化,推动乡村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北京市怀柔区帽山村及周边谷地的规划实践,为资源品质一般同时生态环境优良的村落,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规划思路。通过四个层面的综合作用,在尊重乡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在保留乡村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开发,推动村落聚落的综合发展,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文旅融合导向注入传统村落建设,旨在承续村落历史人文生态,实现文旅产业互勉互利格局,为乡村可持续发展议题提供先行示范。从文旅融合内在逻辑出发,以广州市六个典型传统村落为观察对象,通过解释性序列混合研究方法,挖掘语言景观的时间元素特质,探究其如何参与和观照传统村落文旅语言景观的内涵建构与价值实现。研究发现:1)传统村落文旅语言景观蕴涵历史、怀旧和当代文化时间元素三种类型,其中怀旧文化时间元素的呈现方式多元复杂;2)三者在同一空间建构出四种内涵样式,即文化承续、文化发展、文化创新与文化变迁;3)文旅收入和消费者文旅体验对应着传统村落文旅语言景观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实现,不同时间元素在景观中的重新组合使得此类文旅体验契入消费者的身份转换和心理空间;4)传统村落文旅语言景观的价值实现,有赖于地方政府的价值预期、细致规划和建设驱动,以及语言景观在场域中所显现的时间元素搭建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针对乡村振兴的时代要求和我国乡村失序发展的现实矛盾,立足文化景观研究新视角,在界定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以徽州地区传统村落为案例,对其文化景观进行解构分析,继而探究徽州传统村落景观与乡村振兴两者间内在联系,构建了传统村落景观助力乡村振兴的4条路径:构建“生态圈层”、打造“三化景观”、塑造叠加效应、搭建运营思维,以期对传统村落景观保护有所裨益,并为徽州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程度上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邢台学院学报》2018,(1):51-54
在新农村建设中,美丽乡村建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当下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美丽乡村建设能够对空心村进行整治,实现乡村空间的重构,改善人居环境,并且缩小城乡差距,这是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很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对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分析,并且探讨其建设实效。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立足深厚的农耕文化,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乡愁作为一种世界范围内日益凸显的情感诉求,更多的是从思想上对现代化的一种反思,是对乡村文化之“根”的执着。文章通过对二者之间关系的分析,得出其相辅相成、互促发展、密不可分的原生关系,并结合乡愁特征,尝试探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通过视觉形象呈现乡愁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实施途径,使建成后的美丽乡村既能留住现代人心理深层的“乡愁”,又能强化乡村文化意识、弘扬乡村传统文化、传承乡村民间艺术技艺、展现乡村在新时代的风采、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成为现代人精神生活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12.
慢理念主导下的慢旅游,以体现旅游者个体的自由、创造和发展为目的,强调深度旅游体验,追求旅游品质,改变了人们对旅游本质的认知和理解。在旅游目的地选择上,拥有良好自然生态条件、丰厚传统文化内涵及慢节奏生活方式的美丽乡村,具备了建设慢旅游目的地的诸种条件。而在美丽乡村建设慢旅游目的地,对现代旅游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将美丽乡村建设和慢旅游目的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向纵深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乡村建设的发展在逐渐破败、慢慢消失.通过对青海东部地区传统村落的调查研究,发现其优势特征与存在问题,针对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提出"新陈代谢式"更新保护策略和单体院落民居的改造技术措施,以此来保护传统村落,提高民居安全保障,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4.
<正>2020年5月10日,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研学实践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省教科所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郭少榕,宁德市陶行知研究会会长、省陶研会副会长、研学实践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李寿全,以及省级陶研课题核心成员福安市潭头中学校长黄鹰、福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工会主席薛立刃等一行,驱车先后来到中国传统村落南岩、美丽乡村坦洋,开展乡村振兴建设、教育文化发展等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5.
随着乡村建设的发展在逐渐破败、慢慢消失.通过对青海东部地区传统村落的调查研究,发现其优势特征与存在问题,针对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提出"新陈代谢式"更新保护策略和单体院落民居的改造技术措施,以此来保护传统村落,提高民居安全保障,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乡愁具有空间恋地、时间怀旧、主体泛化和社会记忆等要素。美丽乡村建设应以"生态家园"理念留住乡愁空间恋地情结,以"追寻民俗日常生活"理念留住乡愁时间怀旧情感,以"产业引导和人性尊重"理念留住美丽乡村建设主体,以"建构乡愁的社会记忆"理念激发美丽乡村建设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乡村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浓郁的民风民俗,且因地域不同而各具特色,加上农业、农村发展的现代理念,美丽乡村建设呈现出各种美的意味。其中,美丽乡村建设凸显的审美特点,暗合了一些美学上关于美的范畴,也即从形式美、和谐美、实践美、生态美四个方面探讨美丽乡村建设之美。  相似文献   

18.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芜湖县乡村旅游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美丽乡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美丽乡村"要求达到"四个美",即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庄整治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发展乡村旅游是对推进我国农业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建设美丽乡村、统筹城乡发展、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芜湖县乡村旅游业发展具备良好的交通区位、文化资源、产业政策和客源市场等优势,同时也存在旅游市场影响力小、景点品位不突出、开发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在建设美丽乡村中芜湖县应采取积极参与区域旅游合作、科学合理编制旅游规划、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打造休闲旅游精品等措施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逐步深入,我国广大乡村正在发生着嬗变.传统乡村存在的产业结构落后、聚落文化传承断裂、生态环境恶劣等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这其中乡村旅游凭借其巨大的推动力量成为传统乡村嬗变的主要动力之一.南阳唐河县新庄村成立莲海福田合作社,发展乡村旅游,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20.
揭示了村落体育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内隐性、生活性、时段性等特征,分析研究村落体育建设的重大意义,对村落体育生态环境变迁、文化变迁、功能变迁和传承方式发生变迁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发展乡村体育文化力,打牢村落体育文化发展之基;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加强村际整合,融合区域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壮大村落体育文化辐射能量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