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3年以来,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的资助项目逐年增多,项目研究内容越来越广泛。论文分析了1993- 2008年16年来资助项目的名称,发现这些资助项目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上具有一定的特征,同时也预示了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萨缪尔森曾将经济学研究比作一场激动人心的探险。但在传统的经济学史教材中,这些探险故事多是以一种随机的、零散的方式来讲述的,经济学家被一个挨一个地安排在历史的书页上,配上一些对其生平和贡献的说明。一场连续的、引人入胜的探险变成了没有主题、没有情节的材料堆积,经济学也曾被称为“阴郁”的科学。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为探索未知世界,揭开自然科学之谜所进行的野外科学活动,称之为科学探险.近年来,国家与民间有关部门,诸如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等单位,先后组织实施了南极、北极、海洋、喀斯特地貌、热带雨林、峡谷等科学探险项目,到处都留下了野外科学工作者的身影.如果说,有科学家的地方就应该有记者,实践已经一再证明,集京险、新知、鲜活于一体的科学探险报道,正吸引着众多记者、特别是青年记者投身于此.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探险界、考古界远征天涯的足迹,在媒体记者的参与下,频频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这种探险类报道,因其魅力独特的信息,为渴求远行的人们打开精神上的新视窗,而颇受关注。因此新闻界出现一批报道科学探险的记者,媒体上的探险类报道也日渐增多。笔者也曾于2005年10月参加中国晚报联盟新西游记大型采访活动,探险死亡之海罗布泊、寻访楼兰古城、跋涉海拔5000余米的帕米尔高原,完成系列探险报道。早在上世纪中叶,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记者富兰克林提出了“新闻故事化”的概念,此后,中国新闻界也借鉴了…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5~2009年《体育科学》、《体育与科学》和《中国体育科技》刊载的基金项目论文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对基金论文的数量、资助来源、资助类型、地域与机构分布、作者合著等问题展开分析,揭示了体育科学的研究特点和发展趋势,力图为体育科学的繁荣和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纪念人类首次成功攀上世界最高峰50周年,国内新闻媒体做了很多报道。但是,大多数纪念活动和文章,和西方国家的调子几乎没有区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珠峰探险历史的另一面。 史实之一:谁组织的首次珠峰登顶 最早组织对珠峰探险活动的,是英国人。据已故北京大学地理教授林超1958年发表的《珠穆朗玛的发现与名称》,由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和阿尔卑斯俱乐部联合组织的第一次探险,是在1921年。从1921年到1953年,共组织过对珠峰的13次探险活动,其中9次是英国人主持,也就是说,最早对珠峰的探险活动,都是由英国垄断的。  相似文献   

7.
科技期刊基金资助指数的作用及其意义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肖宏  杨如华 《编辑学报》1994,6(2):66-70
科技期刊基金资助指数是期刊所发表的受基金资助论文篇次与全部发表的论文总数之比。本文统计分析了19种期刊1987—1992年基金资助指数的情况,发现同一学科中一个期刊学术地位高,其指数就高。综合性学术期刊(含多学科)的指数普遍高于单科学术期刊。在这6年中,总体都呈指数上升趋势,但不是直线上升,而是呈S形台阶样递升,提示基金资助指数是评估期刊的一个有效的佐证。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目前有一些科技类图书出版资助计划(基金),如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泰山科技专著出版基金和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基金等,但是如何有效发挥这些资助计划(基金)的学术推动作用,实现传播科学技术的目的,资助真正需要资助的科技图书,就需要对资助计划(基金)的管理和发展做出一定的研究和探讨,笔者以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为例,分析该出版资助计划目前  相似文献   

9.
科技期刊基金资助指数的作用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期刊基金资助指数是期刊所发表的受基金资助论文篇次与全部发表的论文总数之比。本文统计分析了19种期刊1987-1992年基金资助指数的情况,发现同一学科中一个期刊学术地位高,其指数就高。综合性学术期刊(含多学科)的指数普遍高于单科学术期刊。在这6年中,总体都呈指数上升趋势,但不是直线上升,而是呈S形台阶样递升,提示基金资助指数是评估期刊的一个有效的佐证。  相似文献   

10.
哥伦布1492年首先发现美洲,麦哲伦1519年起历时三年首次完成环球航行,大航海、大探险带来“地理大发现”,这些都是教科书中的历史常识。然而至2001年,《天下诸番识贡图》摹本的蓦然现身,揭示在1418年前中国人已经抵达美洲,并且完成了环球的航行。本书即由此图溯源,层层剥开中国人发现世界的谜团玄机。  相似文献   

11.
体现人类勇于探索的一项伟业正在我国崛起,它就是科学探险。有关部门近年来组织的南极、北极、昆仑山、喀斯特地貌、热带雨林、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科学探险项目一个接着一个,到处都留下了野外科学考察工作者勇敢的身影。如果说,有人群的地方就应该有记者采访.敏感的新闻从业人员是不会忽视这一领域的。和平环境下,科学探险采访是诸多新闻  相似文献   

12.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清政府的统治日渐衰败,大批的西方探险者、传教士纷纷涌入云南进行考察、游历、传教,并留下了一批考察报告、探险日记、游记等资料。这些资料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亟待发掘。  相似文献   

13.
为了向科学进军,为了要赶上世界科学进先水平,首先我们要了解世界科学发展的情况,要了解这些情况,图书馆提供科学研究者所需要的资料是首要条件。特别是报刊资料尤为重要,因为它报道及时,发展迅速。在苏联"图书馆员"杂志的一九五三年第七期社论上,曾这样说:"我国的杂志在发展苏联科学与技术方面,在普及科学的发现及其成就上起着极大的作用。杂志系统地介绍着,而在书上还不能找到记载的一切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发现。任何一个专家,熟练工人,农业先进工作者,如果得不到适当杂志的系统帮助,都不能发挥工作上的创造能力和改进自己的业务技术。"  相似文献   

14.
现代背景下,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一样越来越社会化,即处在有组织的社会建制体系之中。但与此同时,它仍然保留着相当多的小科学特征。所有这些建制化和非建制化的因素,以及与之相关的科学承认、奖励、资助、报酬等建制结构,是从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活动时,不能不考虑的抽象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战略支撑,改革开放后,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科技政策旨在促进科技发展,但是这些科技政策的资助效应如何,科技政策实施历史周期中资助效应的变化情况如何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方法/过程]以已经实施了20年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地球科学项目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为克服样本选择偏误所导致的内生性问题,采用DID模型评估杰青基金对科学家科研论文产出效率的影响,提出"环境-动机-行为"模型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结果/结论]实证结果表明,1994-2008年杰青基金资助效应显著的年份达到12年,显著比例达到80%;相比没有获得杰青基金资助的科学家,获得杰青基金资助的科学家可以多发表论文0.412-3.234篇/年;数据换算后,与每年获得杰青基金资助科学家的同时期其他科学家相比,获得杰青基金资助的科学家可以多发表论文0.426-3.277篇/年;资助效应最大的是2002年杰青基金,2007、2008年杰青基金资助效应不显著;科技政策资助效应评估时,可以通过该方法构建对照组,实现因果效应推断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16.
美国《时代》周刊12月9日在其网站上揭晓了本年度十大科学发现评选结果。1.最出众的长角恐龙。美国科学家在犹他州发现了15只角,而它们竟然是重达2500公斤的巨型恐龙的头顶装饰物。这种名为科斯莫角龙的恐龙生活在7600万年前,犹他大学研究人员在2007年的一次探险活动  相似文献   

17.
2004年8月24日OCLC、国际图联(IFLA)和美国神学(教会)图书馆协会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宣布了IFLA/OCLC资助馆员计划2005年资助名单。我国中山大学图书馆馆员蔡晓晴(音译)等5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图书馆员成为2005年计划的受资助  相似文献   

18.
《南极洲:从英雄时代到科学时代》梳理了南极大陆200多年的历史,讲述探险家跌宕曲折的探险故事的同时,深刻揭示了隐藏在探险与科学背后的国家利益.当政治家从幕后走向台前,南极便不再是关于个人冒险、商业利益和国家荣耀的争夺,而是国家利益、国家间领土主权争夺的战场.  相似文献   

19.
2018年3月国务院发布《科学数据管理办法》,强调科研机构作为科学数据管理的责任主体,应部署本机构科学数据的管理与服务体系。科研资助机构数据政策为科研机构明确了管理科学数据的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与目标,可以有效推进科研机构的科学数据管理实践。按照科学数据管理流程的核心环节,系统分析并梳理国际科研资助机构的数据政策,将政策要求转化为科研机构在数据管理核心环节的职责与任务,以为我国科研机构有效部署科学数据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音像资料是指各种具有保存和参考价值的磁带、唱片、光盘、胶片、磁盘等视听载体。这些资料原来以各种类型的磁带、胶片、光盘等不同介质的方式保存着,受年代久远、存放条件的影响极易老化和损毁。经过采用国际通行的工艺流程和先进技术进行转储和修复加工后,建立起的大容量音像资料数字管理系统,可以科学无损地永久保存这些珍贵的资料。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音像资料管理工作,并且建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如美国音像博物馆就收藏了广播电视有史以来最完备的一系列节目,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