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单片机与PC机的通信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分析简化TCP/IP协议,使用KEILC51编制程序实现TCP/IP协议,并采用RTL8019AS芯片设计制作连接单片机与PC机连接的硬件电路,对单片机与PC机间的通信进行了研究.在对TCP/IP深入分析基础上,简化TCP/IP协议栈并嵌入到51单片机中,结合硬件电路进行了单片机端的IP设置、ping命令的使用,实现了单片机与PC主机的通信连接.  相似文献   

2.
介绍基于RS485总线构建半双工主从式上下位机多机通信网络,完成仓房粮温监控系统设计.以PC机为主机,单片机为从机,使用Delphi的CPort控件实现PC机与单片机的多机通信,给出了RS485通信网络接口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分析了通信的可靠性问题,并给出相关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以太网的帧结构和控制芯片RTL8019AS的结构特性,用51单片机控制RTL8019AS实现以太网通讯的硬件设计方案,采用汇编语言实现ARP协议(地址解析协议),并进行了系统的调试与验证.用8位89C51单片机和RTL8019AS以太网控制器,在脱离PC机的前提下,使实验设备接入校园网,实现实验室设备与校园网之间的通信.  相似文献   

4.
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一般10m内)的无线电技术,能在包括移动电话、PDA、无线耳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之间进行无线信息交换.目前,蓝牙技术已经成为构建小型无线局域网的一种技术选择.本文从系统协议结构、应用模型等方面对这一新兴通信技术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在C++Builder5.0开发环境下,如何利用ComPort实现PC机与单片机串行通信.具体论述了Comport的特点、软件设计方法,并给出程序实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WINDOWS作为主机操作平台,基于PHILIPS的D12SMART开发板,研究了D12开发板与PC主机之间USB数据通信的设计与实现。分析了USB1.1通信协议和PDIUSBD12芯片的工作性能与特点,探讨了对板载单片机fireware固件程序的设计和通信测试程序的设计,研究了单片机对USB控制芯片D12的控制和数据传输,以及与上机位的通信,实现了基于D12开发板和PC机的USB数据通信,表明USB技术有着广阔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在Windows环境下应用VC++6.0实现PC机与PLC串行通信的编程方法,开发了桥式组合大切机上位机监控系统。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利用这个系统可以直观方便地对桥式组合大切机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8.
多媒体技术与现代远距离高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体是人类观察、表达、储存或传递信息的手段和方式,如文字、声音、图像等都是媒体。多媒体技术是一种融计算机技术、声像技术,通信技术为一体的具有交互性、集成性、能够接收和处理各种声音、图像及文字信息的信息网络系统,是实现多媒体一体化传输的技术。它的特点:一是综合性(将电话、传真、电视,录音、录像,音响和计算机等合为一体),二是交互性(人机可以对话)。它的组成有主机(可以是PC机或工作站等,用户个人多为PC机,多媒体系统的PC机简称为MPC机)、声像输入设备(摄像机、CD-ROM,激光视盘机、扫描器等)、声像输出设备(扬声器、打印机等),控制设备(鼠标器操纵杆、键盘等)、功能卡(图形、图像、声音处理卡、通信卡等)。  相似文献   

9.
蓝牙技术(Bluetooth)是一种短距离通信技术,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等设备间的通信,也能够成功地简化上述设备与因特网的连接,从而使这些设备与因特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为无线通信拓宽了道路.说得通俗一点,蓝牙技术不必借助电缆就能将各种移动  相似文献   

10.
钱欢  施伟斌 《教育技术导刊》2017,16(12):125-127
随着Android设备普及率日益上升及广泛应用,将Android设备作为物联网终端已成为发展趋势。为了弥补PC端在更新无线传感器网络代码时移动不便的缺点,结合Android平台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设计一种在Android设备端利用蓝牙通信远程控制代码分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代码更新系统。传感器节点基于存储空间较小的CC2430芯片,使用轻量级操作系统TinyOS作为分发协议的开发环境,使得系统占用硬件资源少。实验证明,利用蓝牙技术与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发技术可较好地实现网络节点的代码更新。该系统能方便快速地实现整个网络的代码更新,可推广到实际应用中。  相似文献   

11.
基于VB的PC机与单片机串行通信系统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串行通信已经成为计算机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最广泛的途径之一。文章简要介绍了在VB环境下单片机与PC机之间实现串行通信的硬件组成;软件系统主要有由VB提供的MsComm控件,并由其完成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交换。  相似文献   

12.
RFCOMM协议是在蓝牙协议体系中对串口进行仿真的协议,它使传统基于串口的应用可以利用蓝牙进行传输。对RFCOMM协议的原理和实现机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蓝牙串口通信的应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针对越来越多的CAN接口设备,设计了一种CAN总线与PC串口之间通信的双向转换器。阐述了转换器的硬件电路设计方法,介绍了CAN与PC机之间的数据收发过程,并给出CAN总线协议与串口协议转换的软件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14.
运用 VB的串行通信控件 mscomm,实现 PC机与多台 80C31单片机系统间的通信。在 PC机与单片机的连接中采用了 RS- 232与 RS- 485转换器,实现较可靠的长距离通信。  相似文献   

15.
基于MODBUS协议的单片机与S7-200PLC串行通信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ODBUS通信协议,以ATMEGA16单片机为主机,S7-200PLC为从机,设计了两者之间的RS232/RS485方式的串行通信硬件电路,实现了基于MODBUS协议的单片机与PLC之间的串行通信.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虚拟串口的概念和原理,并以一个具体的串口通信实验探讨了VSPD和Proteus在串口通信实验中的应用。从虚拟串口的结构阐述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以一个实例给出了VSPD串口通信的具体实现过程。该例实现了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串口通信,PC机端串口通信程序采用VC++6. 0编写,单片机选用Intel公司的AT89C51,在Proteus仿真软件中用汇编语言编写。VSPD和Proteus串口通信实验可以很好地解决串口资源不足的问题,弱化对硬件的依赖,从而减少实验成本的投入,提升教学实验效率,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串口通信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PC机与单片机间的串行通信硬件连接方法 ,使用汇编程序和VB6 0设计了PC机与单片机间的串行通信程序 ;实践证明 ,该系统非常实用 ,可靠 .  相似文献   

18.
介绍并分析了三菱FX0N型PLC的编程口通信协议,以实现PC与PLC编程口串行通信,满足上位机对PLC控制系统运行数据监控的需要。且在Visual Basic软件开发环境中利用MSComm串行通信控件,编制出PLC与上位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软件。经过在实际系统的应用表明,可实现与PC机间的可靠通信。  相似文献   

19.
介绍并分析了三菱FX0N型PLC的编程口通信协议,以实现PC与PLC编程口串行通信,满足上位机对PLC控制系统运行数据监控的需要。且在Visual Basic软件开发环境中利用MSComm串行通信控件,编制出PLC与上位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软件。经过在实际系统的应用表明,可实现与PC机间的可靠通信。  相似文献   

20.
基于MODBUS协议的设备和PLC实现通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单介绍了Modbus通信协议的特点,说明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在和具备Modbus协议的设备实现通信时的程序流程,详细解释程序的实现细节.对需要实现与Modbus协议的设备进行通信的设计开发人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