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创意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在图形语言表达形式中具有突出的作用,创意图形在图形视觉心理的传达方面有着较强的传播优势。正是由于人的视觉心理所惯有的对新形态猎奇的本能和天性,使得创意图形给人以新颖、独特且又耐人寻味的审美体验。创意图形在图形视觉心理主要表现在视知觉感应、视觉心里接受等几个方面,研究创意图形的图形视觉心理传达优势的目的旨在丰富图形设计的表达语言及其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2.
导视标识从视觉意义上是为了获取具体的方位信息,随着信息视觉化的发展,基于视觉流程的导视标识设计是以直观的方式来传达视觉抽象语言信息的表现手法,从而成为现代新媒体语境下视觉导视设计领域的新主张.从视觉语言的应用中可以分为静态视觉化、动态视觉化两种,静态视觉化信息主要依托图形文字等语言来呈现,而动态视觉化信息则借助于新型媒介方式,实现人与环境的友好沟通.  相似文献   

3.
在今天信息爆炸的时代,平面设计就必须精简图形语言,直奔视觉传达的主题。图形语言的精简做减法,简化的图形语言虽然表面的形象少,画面单纯,但传达的信息内容更多,在单位时间内让人记忆更多的信息,使图形传达信息的核心主题凸现。  相似文献   

4.
任旭 《华章》2011,(33)
现代生活中,人们每天都生活在读图的时代,图形设计是特别重要的视觉传达,图形的张力可以瞬间抓住人的视觉注意力,并且给人的非常强视觉冲击力.引人注目的、创新的图形语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形设计的张力.因此,图形张力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有着很重要的研究意义.现代图形设计的视觉传达和人们在读图时所产生的心理紧张是相互依存的;图形的张力和谐传达了“外部造型”和“内部秩序”的统一;图形设计的审美属性存在于在对比度和节奏与韵律中.  相似文献   

5.
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步入视觉读图时代,图形作为一种视觉传达语言,图形艺术,以简洁的方式准确传达出语义性,为图形语言扫除了文字障碍。图形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沟通方式,有着自己的情绪,情感等直接的视觉特征。今天的图形设计,有着更深刻的语义性、简洁性、创新性、延展性,在大众文化语境中产生巨大的力量,成为视觉狂欢的新宠。  相似文献   

6.
1.通过黑白绘画形式认识到的视知觉语言;2.认识黑白绘画的发展形式及历史意义,视觉经验到情感体验;3.从视知觉语言的角度讨论黑白画的精神,由视觉经验到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7.
视觉,即视知觉的过程,并非简单的物理过程,而是复杂的心理过程。书籍装帧设计除了视觉美感和意义传达外,还与人的视觉心理存在互动。文章从书籍设计的色彩、形态及材料三方面与视觉心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书籍装帧的设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平面广告是视觉传达的艺术,它的视觉流程设计应该符合受众视知觉的接受特性,符合人们思维发展的逻辑顺序,并能准确的传播视觉信息。文章分析了平面广告视觉流程的设计规律,提出只有灵活而合理地运用视觉流程,组织、调控好视觉导向,把需要传达的信息,通过逻辑性的视觉流程,引导受众的视线以最合理的顺序、最有效的感知方式去获取最佳印象,才能使观者产生积极的心理诉求和欲望,实现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和说服的效力。  相似文献   

9.
汉字不仅具有记录信息、传承文化等功能,而且展现出了内涵之美、结构之美与形态之美。将汉字图形元素运用到视觉传达设计当中,对于提升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审美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汉字图形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美学价值做出分析与论述,从教学实践角度对汉字图形在标志设计以及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做出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赵建  华冰 《中国成人教育》2007,(17):188-189
平面设计中的图形设计,新时代的视觉传达语言,作为视觉空间设计中的一种符号现象,起着沟通人们与文化、信息的作用,因此,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图形语言的教学显得至关重要,作为视觉传达语言出现的背景,我们对平面设计中图形的创新概念进行研究与认识,发掘更多的符号特性,可以更准确地运用符号学原理进行平面设计。  相似文献   

11.
当下文学艺术的优势地位已经丧失。电影,电视等视觉艺术垄断了大众的文化消费。主要原因在于视像艺术的直接性,被动跟从性消费性和震惊性效果等特点,远比间接的,主动参与性的文字艺术欣赏起来要省力得多,而且视像艺术画面的震惊效果更是文学艺术无法比拟的。因为视像艺术的形象是直接的,从而给演员提供了直接向受众展示自身魅力的机会,继而引发追星效应,明显是视像艺术特有的产物。因为视像艺术受商业利益的驱动,从而赞成了作品的类型比,低俗化和缺少 艺术品位,所以视像艺术要提高品位,必须借鉴优秀文学作品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2.
多模态语篇分析中,语言符号的三大元功能和图像符号的视觉语法被广泛应用,听觉语法研究涉及较少。在多模态视域下,文章分别从交际、认知、语言元功能三个视角对音乐的交际功能进行分析,发现音乐交际和认知过程呈现多模态化特征,同时也体现了三大元功能。  相似文献   

13.
《甘肃高师学报》2008,13(2):132-134
中国画的表现,有它的民族传统特点,在透视表现上,中国画有自己的特殊处理方法,它既遵循透视上的基本法则与规律,又不拘泥于一般法则与规律.就是说画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打破焦点透视的视域范围去摄取景物,使画面所表现的内容更全面、更生动,这就是中国画散点透视法.从艺术表现的角度去看,散点透视在摆脱科学的理性束缚后,反而有更独特的艺术空间表现力,并留出更多的意境空间供画家、读者去游览.这正是东方绘画的特性之一.  相似文献   

14.
关联理论认为支配交际的原则为最佳关联,在交际过程中听话人倾向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佳语境效果,从信息加工论来看就是人们倾向于在长期记忆系统中以最小的努力找到与外界信息的最佳对应。从信息加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角度剖析关联理论交际观的认知操作过程,并以此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5.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为分析毕业生择业就业权益的内容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人的各个层次的需要可以分析出,毕业生在择业与就业的过程中基于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别享有不同实体内容的权利。应首先从保障毕业生生理、安全、交往的需要入手,分阶段实现毕业生的就业择业权益,同时针对各层次权利之间的融合性、交叉性以及权利之间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优势权利需要”的要求,给予有所侧重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6.
语用失误是指在进行话语交际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等因素而造成的信息误导和信息交际障碍等。对话翻译可以看作是译者作为中介的一种间接的交际活动。又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进行对话翻译时。由于语境差异而产生信息误译和信息交际障碍也能形成语用失误。通过对《聊斋志异》两个译本中人物对话的对比,从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角度进行分析。可进一步揭示语用失误在小说对话翻译过程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化意象的传递是不同民族文化在翻译中碰撞、交流、接受的过程。在传递过程中很多文化意象会发生淡化、扭曲、变形。从译介学角度出发分析《活着》英译本,可以窥斑见豹,了解中国思维习惯、历史习俗、宗教文化在翻译传递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以及译介过程中文化的迁移及译者所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所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与交流系统,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课堂教学也是由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干扰及反馈组成的信息传递系统。分析该系统中影响教学传播效果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因素,依据传播效果优化原理:共同经验原理、抽象层次原理、信息来源原理、重复作用原理等进行优化,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泛图像时代的视觉文化素养教育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已经进入了图像时代.由于在图像传播的过程中,信息编码和解码关系的不对称,导致了受众面临前所未有的信息接收困境.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提高受众的视觉文化素养是当务之急.文章试图从传播学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解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就国外而言,越名大学其显性层面上的“脾气”(即风骨、傲气)就越大,其隐性层面的独立自治与严谨治学精神就越显然。但很可惜,当代中国大学却很少有脾气,更谈不上发脾气。文章从显性的大学脾气之视角追问隐性的大学精神,呼唤并构建具有严谨治学精神与独立自治个性的中国当代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