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中央敎育部最近根據國家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修訂了師範學院敎學計劃並已發佈施行。這是解放以來我們高等師範敎育事業上又一件令人興奮鼓舞的事情。以下就我個人對於新的師範學院化學系敎學計劃草案的認識來談一談。 關於師範學院化學系的任務,中央敎育部於一九五三年明確規定爲培養中等學校化學敎師。這個培養目標的確定,爲修訂師範學院化學系敎學計劃創造了最有利的前提。 這次修訂敎學計劃貫徹了「認眞學習蘇聯先進經驗,密切結合我國實際」的方針。比如新敎學計劃基本上是按照蘇聯師範學院敎學計劃,包含著政治課、教  相似文献   

2.
中央敎育部最近頒佈的師範學院暫行敎學計劃,在學習蘇聯結合中國實際方面比舊計劃確實進了一步。現在就中國語文系專業課程方面比較重要的問題,談談我個人的體會。一 專業培養目標問題 師範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的培養目標是中等學校中國語文敎師,這在去年中央敎育部頒佈了敎學計劃草案以後,一般的都有了認識。但是,一個中等學校的語文敎師,在專業方面,應該具備什麽條件呢?特別是在國家過渡時期它的規格又是什麽呢?近三四年來,師範學院中國語文系的專業課程,大體的傾向是這樣:一方面,語言與文學相混,沒有很好地體會到語言課的特點是專講  相似文献   

3.
對師範學院暫行数學系教學計劃的一些認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五三年一月中央敎育部頒佈的師範學院數學系敎學計劃草案(以下簡稱原計劃)是在蘇聯專家波波夫幫助下,參考蘇聯師範學院數學系敎學計劃斟酌精簡而制訂的。這個計劃的頒佈。使全國師範學院數學系有了明確的培養目標,課程的設置也有了統一的標準,基本上消滅了敎學工作中的無計劃現象。然而由於當時介紹到我國的蘇聯敎材尚少,還未能充分體會蘇聯敎學計劃的精神實質,同時對我國的具體情況也考慮不夠,因此在原計劃中也有不少的缺點。這主要表現在: 1.機械搬用蘇聯計劃中培養數學兼物理敎師的雙重任務,不適於我國目前 的情況。  相似文献   

4.
最近頒發的師範學院地理系敎學計劃(草案)是根據蘇聯師範學院敎學計劃並結合我國的當前實際及一定時期內發展的需要而修訂的。我體會這一計劃有如下一些優點。新敎學計劃中所設的地理專業課程,充分體現了「培養中等學校地理及中等師範學校礦物學敎師」的目的。整個計劃中規定的專業科目,包括學習地理學所必需的基礎課程(天文學、地質學)和技能課程(地圖學及地形測繪)以及關於地理學知識的課程(自然地理、區域自然地理和經濟地理),此外還有做一個人民地理敎師所必須學習的地理敎學法。根據這一計劃培養出來的學生,所掌握的是全面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同時計劃中分量最多的幾個學科(普  相似文献   

5.
這次師範學院物理系敎學計劃的修訂過程大體是和其他各系一樣的。首先由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遵照中央敎育部的指示,提出初步意見;再由中央敎育部向各方面徵求意見,整理爲草案提到高等師範敎育會議分科小組會上進行討論;根據討論的意見整理成爲未定稿,經再度修正後,提交部務會議正式通過。這一細緻的過程說明新敎學計劃的産生是經過反復磋商的,因此它的群衆基礎是比較堅固的。物理系新敎學計劃也和其他各系計劃一樣,包括兩個部分:一爲表格部  相似文献   

6.
師範學院的暫行敎學計劃,經過去年九月全國高等師範敎育會議討論,會後又經過反復研究、修改。中央敎育部現已頒發全國師範學院,作爲從一九五四學年度一年級開始試行的敎學計劃。各師範學院鬚根據這一計劃,進行研究討論,以實事求是的精神貫徹執行。 應該懂得:我們的師範學院,從無敎學計劃到有敎學計劃,從制訂初步試行的敎學計劃,到完全合乎科學性、系統性,而且切實可行的敎學計劃,這是一個複雜、艱巨,長期努力的實踐、創造過程,也是一個切實學習蘇聯、密切結合我國實際的過程。一九五二年中央敎育部頒發的師範學院敎學計劃草案,  相似文献   

7.
自上學期以來,一般高等學校,特別是工科院校,較爲普遍地產生了學生学習負担過重的現象,從而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質量,身體健康,以及政治生活。現在我們不來具體分析學生學習負担過重的原因及其克服辦法,只就其中存在的幾種不同的思想認識問題,提出個人的意見。「……克服學生學習負担過重,只有等待高敎部來重新修訂敎學計劃和敎學大綱;此外,一點辦法也没有的。」有些敎師,認爲造成高等學校學生學習負担過重的原因完全是由於敎學計劃和敎學大綱的分量太重了,因此就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部分敎學計劃、敎學大綱的內容和要求有些偏高偏急,不盡切合當前敎師和学生的實際水平以及學校的設備條件,對形成學生學習負担過重,的確是有  相似文献   

8.
為了進一步辦好中等師範教育,提高初等教育的質量,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已發出「關於師範學校今後設置發展與調整工作的指示」。指示中除對四年多來全國中等師範教育的發展和整頓情況以及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作了簡要說明外,對於師範教育當前的任務和工作方針作了明確具體的規定。初等教育是整個教育建設的基礎,師範學校是辦好初等教育的關鍵。根據國家過渡時期總任務的要求,今後如何做到有計劃地培養合格的並有足夠數量的小學教師、成人  相似文献   

9.
一作敎學工作計劃作好敎學工作計劃,對於搞好一學期的敎學工作有很大的作用,但是怎樣才能作好敎學工作計劃呢?根據我的體會,應該在開學前作好下面一些事情。 (一) 作敎學工作計劃的準備工作:首先要瞭解學生,惟有對學生深刻了解,才有可能訂出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這學期我敎一個新班,前學期末在我知道將要擔任這班的數學課程之後,馬上就向前任老師瞭解這個班的學習情況,查閱學年成績分數,又向班主任詢問了一些事情。經過瞭解,初步地知道這個班數學成績不很好,運算能力差,解題慢,作業無條理,好多學生學習不得法,有死記硬背現象。根據這些情況初步想出了以下的辦法:(1)增加獨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學計劃是學校全部敎學工作的基本綱領,是一個學校的基本任務、也就是培養目標的具體體現。沒有敎學計劃,學校的全部敎學工作便無所依據,就不可能把敎學工作引向有目的、有計劃的軌道上去,也就失去了完成學校基本任務的保證。在第一次全國高等師範敎育會議上已經明確敎學改革應著重敎學內容的改革,就是首先解決敎學計劃,敎學大綱和敎科書的問題。而沒有敎學計劃,敎學大綱的擬訂和敎科書的編寫也就無從著手。敎學計劃的重要性就是如此。敎學計劃的制訂是一件十分艱巨和複雜的工作。它首先要保證培養目標的完成,保證敎學計劃本身的科學性、系統性。同時要照顧到現有的師資條件、  相似文献   

11.
中央敎育部這次召開的全國中學敎育會議,根據國家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檢查和總結了過去四年的中學敎育工作,確定了今後中學敎育的方針和任務,並討論了一九五四年的中學招生計劃、思想政治敎育的原則、敎學工作的重點以及加強學校領導等重要問題,使到會代表更明確地認識了過渡時期的中學敎育應如何積極地爲總路線服務。這是這次會議的主要收穫。在過去四年中,中學敎育的恢復和發展是很快的,中學敎育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在中學在校學生人數相當於中國歷史上中學生最高數位的一倍。幾年來高中共畢業了二十一萬六千人,供應了高等學校以大量新生,爲國家培養高級建設幹部計劃作了重大的貢獻;初級中學共畢業了一百零五萬五千  相似文献   

12.
計劃性是一個社會主義的原則。在蘇聯,無論工業部門、農業部門、國民經濟事業和國民教育事業,所有各個部門,都有一個工作計劃。我們不能想像蘇聯能有一個沒有計劃的機構。我們爲什麽這樣重視計劃呢?首先因爲有了計劃,在工作過程中就能使我們工作明確、全面,有預見,而感到容易進行。如果沒有計劃,就很容易把一系列的重要問題忘掉,使得工作有遺漏。相反地,如果按照計劃工作,就不會有這種可能,因爲所有的工作都已包括在我們計劃之內了。其次,工作有了計劃以後,我們就可以根據計劃去檢查工作質量,如果沒有計劃,想瞭解我們工作的情形和分析我們工作的質量,那將是不可能的。就我們師範學院來說,有了計劃,就能使每一個工作人員都有工作做,因爲計劃上要規定同志們的工作任務。相反地,如果沒有計劃,同志們就無從知道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應該做些什麽,因而也就有人工作做的特別多,有人工作又做的特別少,並且因爲沒有計劃,人們也就看不到哪個工作做的  相似文献   

13.
一本市中學教師業餘進修工作概況 一九五二年九月,天津師範學院成立,設置了業餘進修部,正式開展中學教師的進修工作。自一九五二年秋季至本學期,經過進一步明確教師業餘進修工作的方針任務,修訂教學計畫,整頓班級編制,制訂教師進修暫行學則,在教學工作上加強師資的配備,建立班代表、校代表、業餘進修教研小組等組織,工作已初步納入正規。現將這一時期的幾項工作分述如下: (一)逐步確定方針任務的經過。一九五二年度第一學期開始時,師院業余進修部初步確定教師進修的方針任務是:「有計劃地逐步地提高與培養中等學校師資,以適應本市今後教育建設事業的需要」,具體任務是:一、培養已具有高中畢業程度的小學教師,使其具有教初中的能力,以儲備中學師資。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計劃完成的基本情况一九五三——一九五四學年开始時,政治經濟学敎研室根據学校領導上提出的‘進一步提高’的工作方針,編製了學年工作計劃。計劃中確定:本學年敎學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在已有基礎上继续加强系統的理論敎育,密切聯系實際。計劃同時规定了,要進一步改善敎学方法和敎學小組的工作;要依據斯大林‘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及科学上其他新的成就,修訂講授大綱和課堂討論提綱;同時要集中適當力量編寫出一部分適用於本科和專修科的體例通俗簡明的講義。敎研室向敎師和工作人員提出:在新的一年内,还要做好與其他兄弟学校的联系工作,特别是对前來我室参观訪問的团体或个人,應继续發揚熱情接待、誠懇協助的精神,並注意吸取他們的工作經驗。一年過程中,在上級的領導和蘇聯專家的幫助下,經由敎師和工作人员的勤勉努力,按計劃完成了上述任務,在敎学质量上亦獲得一些改進,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在貫徹‘理论结合實際’的敎学方針上,過去長期存在着的‘聯系少’和‘情况多,分析少’的缺點,現已有了某些克服;目前,在敎學內容上分  相似文献   

15.
本刊這一期發表了江西、河北敎育廳和東北實驗中學在團結敎師方面的初步總結和經驗,希望全國各地敎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同志都能對這一問題予以充分注意。 關於團結敎師問題,黨和人民政府早已發過號召,「人民日報」和本刊亦爲此發表過社論,各級學校對於這一問題已引起很大重視,採取了許多措施,收到了不少效果。但據各地反映,這一工作仍存在一些迫切需要改進的問題。首先是有些學校領導幹部之間、甚至黨員和黨員之間,團結就不夠好或很  相似文献   

16.
有些敎師在編寫敎材時往往教條主義地摘錄許多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和毛主席著作中的理論,甚至有的講義除了引用原文外,就很少有其他內容。在講課時對於這些理論也不加以具體的分析講解。例如××師範學院語文科一位敎「中國語言文字學」的敎師就是這樣。在他的敎材中摘錄了許多「馬克思主義與語言學問題」的理論,也不給學生具體地講解。學生上課時雖然聽不懂,感到枯燥無味,但還沒有理由說他敎的有錯誤。課後儘管花很多工夫去復習,但也只能生硬地背誦這些條文詞句,而具體的意義仍然不瞭解。到考試時,學生都怕考不好,敎師告訴學生說:只要記住斯大林同志說的話就行了。學生照着這樣做,都考得了八九十分,敎師很滿意,認爲這是自己敎的好。但實際上,學生對於這些理論懂  相似文献   

17.
「敎育學講義」是蘇聯敎育專家崔可夫敎授在北京師範大學「敎育學」的講稿的中譯本。上册共三十二講,包括敎育學的總論部分,主要阐述敎育學的一般原理,如敎育學的內容和研究敎育學的方法,敎育的歷史性和階級性,共產主義敎育的目的和任務,新生一代的年齡特徵及其在共產主義敎育體系中的意義以及國民敎育制度等。這個講稿吸取了斯大林對语言學問題的指示以及蘇共第十九次黨代表大會以來蘇聯敎育科學的新成就,取材是比較新穎的;同時,這個講稿也是專家在我國和對我國學生講述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是結合了中國的實際的。無疑的,它對於我國敎育工作者在掌握蘇維埃敎育學的一般原理,是有不少幫助的。  相似文献   

18.
這是一套對中學教學各科教學很好的指導書。目前正當我們進行教學改革的時候,不但在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科書方面要學習蘇聯的先進經驗,就是在教學方法方面也要積極地向蘇聯學習。這套書的出版,不僅解決了全國師範學院數學教學法的教材問題,而且給全國中學數學教師提供了教學工作的指標。作者在本書的序文中明確地提出了編寫的目的:第一,敍述數學教學法這門科學的基本概念:闡明數學教學法的原則問題,指出它的各種趨勢,也要涉  相似文献   

19.
在整個敎學過程中,我非常重視課前準備工作,因爲我體會到:要很好地講課,即在最短時間內把應敎的知識,完整而眞實地使同學接受,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在全部備課過程中,我又特別重視做好敎案(課時計劃)這一環節,由於我的敎案是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即在周密考慮敎材內容、敎法及同學知識水平之後寫出來的,所以它就能成爲指導自己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講課的東西。我的具體敎法是這樣的: 一、根據敎學大綱,明確敎材的重點及應講授的內容的範圍及深度在開始備課時,我首先結合著敎學大綱把這一堂課的敎材內容看一兩遍,  相似文献   

20.
從一九五三年開始,我市的中學教師,在啟蒙政治學習及歷次社會改革運動學習的基礎上,進入了系統的政治理論學習。我們所以要强調系統政治理論學習的原因,首先是體現在學校中以共産主義思想為指導的教育方針,其次是大多數教師有系統政治理論學習的要求。茲將我們的計劃和體會介紹如左: 一、學習計劃我們的學習計劃是根據下面幾個原則制訂的:首先,對不同情況的教師確定不同的學習目的要求。文化水平較低、教學感覺吃力的,以文化學習為主(到師範學院教師進修班進行系統的文化學習);文化水平較高,業務比較熟悉,但因新參加工作、沒有經過歷次的社會改革的運動舉習,以政治學習為重點;文化水平敎高、業務比較熟悉、也經過歷次社會改革運動學習的,則政治理論和教育理論學習並重。其次,對不同政治思想水平的教師,確定不同的政治學習內容。我們把全體教師編成一、二兩班。政治思想水平較高的,編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