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报纸、期刊必须遵守新闻出版法规,刊载新闻报道和纪实作品必须真实、准确、公正。报刊不得刊载虚假、失实的报道和纪实作品。二、报纸、期刊因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品,有关出版单位应当在其出版的报纸、期刊上进行公开更正,消除影响;致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关出版单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三、报纸、期刊因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品,致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当事人有权要求更正或者答辩,有关出版单位应当在其出版的报纸、期刊上予以发表;拒绝发表的,当事人可以向…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报刊新闻报道内容的真实、准确、公正,维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报刊的出版秩序,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相关条款,对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品的处理作如下规定; 一、报纸、期刊必须遵守新闻出版法规,刊载新闻报道和纪实作品必须真实、准确、公正。报刊不得刊载虚假、失实的报道和纪实作品。 二、报纸、期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品,有关出版单位应当在其出版的报纸、期刊上进行公开更正,消除影响;致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关出版单位应当依法承担民  相似文献   

3.
最近,新闻出版署发布《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处理办法》。从此,对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品的处理有章可循。《处理办法》是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的相关条款作出的。具体规定如下:一、报纸、期刊必须遵守新闻出版法规,刊载新闻报道和纪实作品必须真实、准确、公正。报刊不得刊载虚假、失实的报道和纪实作品。二、报纸、期刊因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品,有关出版单位应当在其出版的报纸、期刊上进行公开更正,消除影响;致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关出版单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三、报纸、期刊因刊载虚…  相似文献   

4.
信息窗     
新闻出版署发布《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处理办法》据新闻出版报消息顺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处理办法阳前由新闻出版署发布执行。从此,对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品的处理有章可循。《处理办法》是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的相关条款作出的,具体规定如下:一、报纸、期刊必须遵守新闻出版法规,刊载新闻报道和纪实作品必须真实、准确、公正。报刊不得刊载虚假、失实的报道和纪实作品。二、报纸、期刊因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品一有关出版单位应当在其出版的报纸、期刊上进行公开更正,消除影响;致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分…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新闻     
新修订的《报纸出版管理规定》、《期刊出版管理规定》12月1日施行本刊讯《报纸出版管理规定》、《期刊出版管理规定》12月1日正式施行。根据规定,报刊退出机制明确三条渠道:第一是休刊制度,报纸休刊超过180日仍不能正常出版、期刊休刊超过一年的,要撤销出版许可证。第二是建立报纸出版质量评估制度,对报刊出版单位的出版质量进行全面评估,报刊出版质量没有达到标准,或者不能维持出版的,要撤销出版许可证,目前报刊出版质量评估制度正在制定中,对报纸的出版内容、出版活动以及经营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第三是要通过年度核验制度,未通过年度核验…  相似文献   

6.
建议稿条文十一、[减轻或免除责任] 问: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对失实内容已经采取更正或答辩措施的,是否可以减轻或免除侵权责任? 答:新闻媒介或出版机构对失实内容已经采取更正或答辩措施,足以减轻或消除对原告的不利影响的,可以减轻或免除其侵害名誉权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更正与答辩——一个被忽视的国际公认的新闻职业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更正与答辩权 ,是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与新闻报道特点相适应的一种人权的延伸。就传媒与受众的关系而言 ,传媒负有向受众提供真实新闻的责任 ,新闻报道难免会出现报道差误 ,传媒主动更正和让相关人答辩 ,是传媒的职业道德规范之一。更正与答辩权的提出 ,有助于限制滥用新闻自由和保障新闻产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各国的新闻法 ,大多有关于这一问题的规定。中国目前在更正与答辩问题上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新闻导刊》2007,(4):23-23
法学视角下的新闻更正新闻更正,是指新闻媒体对已发表的不准确的、不客观或者不公正的报道,可能或已经给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造成损失时,所采  相似文献   

9.
宋应离 《今传媒》2006,(2X):25-25
2005年12月1日,新闻出版总署颁布实施的《报纸出版管理规定》、《期刊出版管理规定》,总结借鉴了以往报刊的审读经验,把报刊审读作为一项制度明确载入法定条,这一重大举措为报刊管理部门依法管理报刊提供了法律依据,确立了有效的监管机制,也为报刊的审读增强了权威性。这标志着我国的报刊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加规范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0.
从事互联网出版活动,必须经过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批准从事互联网出版活动,都将被视为非法而予以取缔,并处以罚款;互联网出版机构应当实行编辑责任制度,必须有专门的编辑人员对出版内容进行审查,编辑人员要接受上岗前的培训;互联网出版的内容不真实或不公正,致使他人合法利益受到侵害的,互联网出版机构应当公开更正,消除影响,并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1.
《新闻导刊》2006,(2):46-47
近日,就新颁布实施的《报纸出版管理规定》和《期刊出版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诸问题,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汪俊。  相似文献   

12.
《出版视野》2006,(2):6-7
近日,就新颁布实施的《报纸出版管理规定》和《期刊出版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诸问题。重庆日报记者采访了市新闻出版局局长。  相似文献   

13.
梁前刚 《传媒》2001,(4):24-24
报纸、期刊作为连续性出版物,与图书等非连续性出版物的最明显区别是出版周期短,变化快。为紧跟时代和形势变化,报刊在出版中,无论是刊载内容,还是版面形式,都时常求新求变。作为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机关,需要密切关注报刊的动向,及时抓住有关倾向进行指导,即常说的搞好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务院2011年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的规定,出版活动包括出版物的出版、印刷或者复制、进口、发行。出版物,是指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由此,非法出版期刊犯罪是指对期刊这类出版物进行非法出版、印  相似文献   

15.
公告     
《传媒》2002,(10)
新批准出版及变更项目的正式报纸期刊公告新批准出版及变更项目的正式报纸期刊公告公告(2002)第一22号(更正)报纸名称:(中国县域经济报)(原为(中国农机化报》)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文号:新出报刊[2002]5 19号批准口期:2002年7月16日国内统一刊号:cNll一一一习121刊期:周一刊开版:对  相似文献   

16.
青海人民出版社函问:文化部《关于纠正文学类作品重复出版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凡重复出版的作品,都不得向作者重复支付基本稿酬。”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又,对报纸、期刊上已发表的作品,汇编成册出版时,付不付基本稿酬? 答 (一)关于如何理解对重复出版物不得向作者重复支付基本稿酬的问题。这里首先应当弄清楚什么叫重复出版的书。所谓重复出版的书,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纸出版管理规定》、《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和《报纸期刊年度核验办法》的有关要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对新疆2010年公开出版的129种报纸、207种期刊分别进行了年度核验。  相似文献   

18.
正其实早在2005年,新的《报纸出版管理规定》、《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就通过建立报刊四项监管制度(报刊出版事后审读制度、报刊出版质量评估制度、报刊年度核验制度、  相似文献   

19.
《纽约时报》更正制度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众多严以律己的报纸典型中,《纽约时报》凭借其近乎苛刻的更正制度独树一帜。时报在第二页设有“更正栏,”致力于更正事实错误,还有“编者的话”,专注观点的不公正、不平衡。这种更正体制充分体现了一份知名大报的新闻专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20.
写下这个题目,是为了表达我一段时间以来内心真实的感受,这感受正应了一句流行歌词:不是我不明白,这个世界变化快。为写这篇随想,我特地找出新闻出版署十余年前颁布实施的《期刊管理暂行规定》(1988年)和《报纸管理暂行规定》(1990年),现将有关报纸、期刊的定义摘录如下:报纸是指有固定名称、刊期、开版,以新闻报道为主要内容,每周至少出版一期的散页连续出版物。期刊是指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成册的连续出版物。报纸要以新闻报道为主要内容,看来不太符合实际,现在许多专业报特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