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和珍 《大观周刊》2012,(24):317-317
本文就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在句法结构中的反映论题,指出了汉英文化不同思维定势,汉文化重整体综合,英文化重细节分析;阐明了汉英文化不同思维方式,汉文化从整体着眼,英文化从局部入手;论述了汉英文化不同思维形态,汉文化主客体交融,英文化和客体严格区分。  相似文献   

2.
民族文化体现了各民族的特点,汉文化对于少数民族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引领的作用,但其在传播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限制着其有效传播。基于此,以西藏地区为例,开展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地区汉文化传播路径创新研究。从增强少数民族对传统汉文化认同、实现汉民族文化的多样化传播和建设政治文化领域下的公民文化,三个方面提出多个创新路径,以期为汉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中的有效传播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汉文化为视阈力图找出汉文化和汉语修辞观的对应关系,阐释中国修辞观在汉文化背景下的具体表现,探讨汉语修辞观中的民族文化内涵,强调应重视修辞的文化建设功能,重塑中国修辞学理念,构建科学的中国修辞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汉文化为视阈力图找出汉文化和汉语修辞观的对应关系,阐释中国修辞观在汉文化背景下的具体表现,探讨汉语修辞观中的民族文化内涵,强调应重视修辞的文化建设功能,重塑中国修辞学理念,构建科学的中国修辞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汉文化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研究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江苏省徐州市作为汉文化的主要传承地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现代媒体将如何利用它独有的优势传承与推广汉文化,将其发扬光大。本文将从徐州汉文化遗存现状、徐州汉文化在传承推广中的缺点、现代媒体对于徐州汉文化的促进作用三方面探讨在现代媒体作用下的汉文化的传承与推广。  相似文献   

6.
许志铭 《新闻传播》2010,(4):103-103
语境不仅与语言所表达的意义息息相关,甚至可以影响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点。东西方的语境不同是导致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将语境的概念从语言学的范畴向外延伸,阐述了语境对文化的影响,不同语境造成文化差异的过程和原因,对高语境下的汉文化作了简单分析,认为汉文化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语境的作用,以避免不同语境下的其他民族对汉文化产生理解困难和误解。  相似文献   

7.
“汉文化整体研究”,是法国远东学院研究员陈庆浩于80年代提出的。他说,本世纪前,中国古籍在东亚广为流传,日朝越等国的知识分子均喜欢用汉文写作;本世纪后,这种情况才起变化。现在,对东亚各国散佚严重的中国古籍,应当作为汉文化整体的有机部分加以抢救整理。陈氏的这一倡议得到  相似文献   

8.
杜敏  蒋亚东 《新闻世界》2011,(8):226-22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众多的民族各有各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如何使他们和谐发展,这对维持我国文化的多样性,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及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具有重大意义。要创造好的文化交往环境,就必须从人们文化交往的方式手段开始。阅读课外读物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生熟悉汉文化,将汉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很好的对接,实现不同族群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琉球国为中国的藩属国.在与中国长达500年的交往的过程中,琉球国王呈递给中国大量的表奏文书,这些表奏文书不仅采用汉字书写,而且使用中国纪年和公文格式.这些特点,一方面反映中国与琉球国的君臣关系,同时也反映出中国汉文化对琉球的影响,是中琉两国友好交往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0.
维吾尔族在新疆跨国民族中人口最多,占全疆人口总数的45.94%。中亚五国和土耳其与新疆在地理上接近,民众多数信仰伊斯兰教,大多同属阿勒泰语系下的突厥语族,在语言和同源文化上的相似性使得新疆维吾尔族群众和这几个国家民众在文化、心理上有一定的亲近感。新疆是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同族与跨国文化交流的多种公共外交汇聚之地,而中亚本土、土耳其以及西方国家和境外分裂势力在中亚均设有反华传媒体系,对新疆跨国民族地区进行多层次和立体交叉的传播攻势。基于此背景,我们调研组在新疆喀什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克州)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调研,运用民族志田野调查法和访谈法,采访了近40户维吾尔族家庭,对中亚五国和土耳其文化传播对新疆维吾尔族群众的影响做了实证调查。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汉语国际传播的重要意义日渐凸显,同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无法分割,语言传播离不开文化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是汉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其中儒家文化又占据着重要地位,MR技能张力引领下的儒家文化表现形式创新研究旨在通过新技术、新媒介,探索儒家文化的新型传播方式。MR技术在文化传播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实践潜力已得到证实,正视其中的挑战,并正确利用其中机遇,达到加强汉语言和汉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孙倩 《兰台世界》2016,(4):116-118
李唐时期,中央王朝在总结前代羁縻政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创造新的羁縻政策,即羁縻府州制,使羁縻政策得以完善。唐对其东北地方政权渤海国,就是采取了这种羁縻府州制的管理办法进行统治的。唐朝以其强大的汉文化为核心的,坚信"尚和","薄来厚往",以华化夷,它强调的不是武力讨伐,更多的是政治归服和文化教化,正是在朝贡体系的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汉字、儒家、佛教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渤海也是如此,通过学习盛唐文明,渤海的各个领域也呈现出新的风貌,也就使它成为了汉文化圈的一分子。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唐代与渤海的羁縻关系,至今仍有其切实的历史价值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盛行扶桑的汉籍三翻本──汉籍在日本流传方式的变化羽离子作为汉文化集中体现的汉籍曾源源不断地从中国大陆输往日本列岛。向日本延伸的汉文化与日本古老的本土文化相融合,共同组成了日本文明的根基。在长长的历史时期里,汉籍对推动日本文化与日本社会的发展,起了不可...  相似文献   

14.
根据墓葬形制,东北地区蒙元墓葬可划分为两大类八个类型,结合随葬品种类、墓葬装饰风格和纪年墓资料,可以将其分为三期。在分型分期的基础上,总结东北地区蒙元墓特点,并对不同形制墓葬进行文化因素分析,认为室墓主要受辽墓影响,石椁墓主要受金墓影响,砖石椁墓受高丽文化的影响,随葬器物、墓室壁画、墓上设施则受到中原汉文化的影响,体现出辽文化的复振、女真文化的骤衰,以及中原汉文化因素影响日益加深。物质文化的演变是政治情势发展的映照,金元之际,蒙古人与契丹人联合抗金,迫使东北地区女真势力大为衰减、退却;在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后,汉文化在东北地区持续发挥影响。同时,由于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生业方式以及族群的多样性,使得本地区在文化面貌上更为丰富,总体上表现为多元文化的并存、交流与涵化。  相似文献   

15.
刘婉婷 《大观周刊》2010,(37):27-27
隐喻不仅是简单的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根植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英汉文化有差异,英汉植物词汇隐喻意义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结合范例对部分英汉植物词进行对对比分析, 可以认识到文化对词汇演变的制约以及词汇所载蓄的丰富文化。  相似文献   

16.
吴绀萍 《大观周刊》2010,(46):34-35
政治文化属于政治社会的精神范畴,它是某一社会政治主体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问题的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的总体倾向。日本和韩国同属于汉文化圈,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在政治文化上存在着同质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新书推荐     
文化的“江南”是汉文化的核心区域,而作者考察的是江南士人在与清朝君主争夺“道统”拥有过程中,如何从“道统”的拥有者,最终成为“大一统”的协从者。  相似文献   

18.
汉字是汉语和汉文化的载体,历史悠久且魅力无限。本文从造字和组字两个方面分析汉字,展现了汉字所凝聚的几千年来亿万人民的高超智慧,及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相似文献   

19.
南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楚文化的摇篮、汉文化的发祥地,曾孕育了举世闻名的"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商圣"范蠡等历史名人,汇聚了中国楚汉文化、医药文化、衙署文化、曲艺文化、玉雕文化等丰富的精品文化资源,构成了不可多得的"文化标本"。此外,南阳现代文化也拥有巨大的资源优势,以二月河、周同宾为代表的南阳作家群都享誉中外。读书塑造城市的精神和气质,决定市民的素质和修养。近年来,南阳日报以"推动全民阅读、打造书香南阳"为己任,先后组织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社会反响强烈的读书活动,荣获"全国百家读书媒体"等荣誉称号,其开展的读书月活动也入选"河南省全民阅读活动优秀项目"。  相似文献   

20.
汉字是汉语和汉文化的载体,历史悠久且魅力无限。本文从造字和组字两个方面分析汉字,展现了汉字所凝聚的几千年来亿万人民的高超智慧,及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