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实施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组织藏区学生到内地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是四川省委、省政府推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维护藏区长治久安的重要战略举措。做好藏区学生的教育常规管理工作,引导藏区学生适应党和国家的需要成人成才。是内地承担藏区"9+3"工作学校肩负的重要职责,也是一项具有探索性的育人工程。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是四川省委、省政府推进藏区富民安康三大民生工程之一。是促进藏区人才培养,推动藏区经济发展。让藏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有力举措。其核心内容是:在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将藏区孩子接到内地接受3年的免费中职教育,最终实现“一人成才、全家脱贫”。  相似文献   

3.
《当代职校生》2011,(1):26-30
实施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组织藏区学生到内地免费接收中等职业教育,赢是推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藏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维护藏区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4.
四川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5年计划,是指自2009年至2013年,在全面实施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每年组织万名藏区初中毕业生和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到内地免费接受3年中等职业教育。2012年6月,第一批受惠于"9+3"项目的毕业生开始走向社会,四川省也向社会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计划实施3年来,先后有近3万名藏区学生到内地职业学校学习,可谓四川教育史上藏区学生赴内地读书规模最大的行动。"9+3",这项推动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民生工程已经成为四川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  相似文献   

5.
《教育与职业》2012,(19):112-113
近日,中央新闻单位采访团到四川省采访报道该省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实施情况。在"9+3"免费教育计划工作情况介绍会上,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出席情况介绍会并致辞。黄彦蓉在致辞中介绍了四川省"9+3"免费教育实施的总体成效:三年多来,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培育了一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藏区学生,二是提升了中职教育教学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2012年,甘肃省将研究制定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并将大力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在省内藏区推行"9+3"免费中等职业教育,鼓励兰州市有条件的学校开展藏区中职生免费教育试点,重点扶持甘南、临夏,办好州政府所在地2所职业学校,  相似文献   

7.
教育作为人在成长过程中与社会的重要连接体,它应该是一个人一生中都要进行的活动,而且它也是将封闭的人领入社会之门的向导。"9+3"藏区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是对其在校期间进行全方位的社会教育和生活教育即是此次免费教育的突破口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教育》2012,(7):7
3月1日是藏历水龙年的大年初九,四川省南充卫生学校组织开展"9+3"师生欢度藏历新年联欢晚会,在该校就读的藏区"9+3"免费教育的164名藏族学生欢聚一堂,以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欢度2012藏历新年。据了解,2009年9月四川省全面启动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即在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藏区孩子提供3年的免费中职  相似文献   

9.
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实施两年以来,四川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推进“9+3”免费教育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9+3”学校以党团建设工作为载体,以促进“五项教育”常态化、爱国主义教育长线化为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加强藏区学生的党员发展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罗映坤 《新疆教育》2013,(7):109-109
“9+3”藏区免费教育一直是倍受四川省政府及教育部门和社会关注重视的一个群体。他们是藏区初中中相对调皮厌学的学生,对学习有抵触情绪。但尽管如此,“9+3”学生的转化工作成效仍不十分显著。究其原因,多种多样。有一点是重的,那就是我们“9+3”免费教育学生的工作.不知不觉地陷入了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这样一个怪圈。导致事倍功半,甚至失去信心,如何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非常重。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