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夕阳     
“这个故事会怎么收场呢?”少年作家子尤2006年因病离世,这是他离开时说的最后一句话。 读完这句话,我恍然觉得,把它放在某部悬疑小说的卷首,也合适。那样的话,那部小说的故事或许需要用倒叙法去慢慢写、慢慢讲。  相似文献   

2.
雨衣     
星期天。早晨。一觉醒来 ,屋子里空荡荡的———我又被“遗弃”在家里了 !(“又”字下笔有讲究。)草草梳洗一下 ,来到阳台上。外面阴沉沉的 ,很闷。这是个啥鬼天气 !(被父母“遗弃”在家 ,心情不好 ,更觉天气“阴沉沉的” ,“很闷”。)趁雨还未下 ,出去放松放松———爸妈太不关心我啦 ,星期天总是把我扔在家里 !喔 ,别忘了带雨衣。雨衣哪去了 ?到处找不到 ,我的气不打一处来 :他们把雨衣藏什么地方了 ?都带走了不成 ?怎么就不管我呢 ?唉 ,这鬼天气 !(火气愈来愈大 ,对父母的抱怨都发泄在“雨衣”上。)算了算了 ,雨水不会淋死我的 ,淋死了又…  相似文献   

3.
七种武器     
古龙写了一系列小说《七种武器》,咱老师写的评语也有七种武器,如下: 拳头“该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忠于党和人民。”一看这评语我怎么好像一圣人似的,结果找其他哥们儿的评单借来了一看,怎么我的这帮狐朋狗友都变成圣人了?后来才知道这一评语是人人适用的,就像人人都会用拳头一样。要是有谁不热爱祖国不热爱家乡不忠于党不忠于人民的话那他还在学校里混啥啊?直接被开除了。长生剑  相似文献   

4.
爱在深处     
落叶,在心底已经堆积,而今又被我片片拾起。很想写写父亲,很想把父爱铺成诗行。而今,真的提笔,纸上流淌的是艰辛生活与深沉的爱相交融的泪水。又下雨了。我走出教室。这可怎么回家呀?我想。“佩佩。”我一惊,回头一看,是父亲。“爸,你怎么来了?”“这不是来给你送雨衣嘛。我一下班就赶过来了,怕你在这儿等急了。”父亲一边说,一边给我套上雨衣。“看你的脸,冻得红通通的,明天一定要加件衣服。”父亲又帮我把雨衣帽子上的带子扣好,满意地看了我一眼。突然间我发现,岁月装扮了我年轻的脸,却让父亲的容颜变得苍老。  相似文献   

5.
59%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王小华,你的家庭作业怎么又没做呢?”老师严厉地问,“你爸爸妈妈干什么去了?”只听王小华支支吾吾地说:“爸爸妈妈不在家。他们到上海打工去了。”怎么又是外出打工?爸爸妈妈放心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吗?带着这个问题,我和几个班干部秘密地进行了一次家长外出打工的调查。不调查不知道,一调查吓一跳。下面就是我们的调查结果:全班66个学生中,有39个家长外出打工,占59%!外出打工者的孩子在校表现怎样呢?王荣同学因为父母都在上海,没人照料,家庭作业经常不写,昨天还叫他哥哥替他写,成绩一天天下降。徐杰同学在前些天大人不在家的时候自己…  相似文献   

6.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有一位小说家很著名 ,他就是阿城。他的著名是因为他发表了一篇小说《棋王》 ,所有近二十年中文系的毕业生都应该知道这篇小说。阿城就是因为这篇小说一举成名。阿城曾有过一个想法 ,写八个什么王 ,合成一个“王八”。但迄今为止我们只读到他的“三个王” ,即《棋王》、《树王》和《孩子王 )。《孩子王》曾被陈凯歌拍成过电影 ,但只在戛纳电影节上得了个“金闹钟奖” ,很让人扫兴。  我却对《孩子王》这小说情有独钟。因为小说写的是一个知青代课教师和他的农村学生的故事。我虽然没有过那样的生活 ,但我已经做…  相似文献   

7.
作文难题     
语文老师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是一篇题目叫《我的老师》的作文。晚饭后,阳阳就趴在桌子上写开了。他是这样开篇的:“我不太喜欢我的老师,他又矮又胖,还常常抽烟,有时还在上课时抽。他还不讲卫生,常常随地吐痰……”“不行,不行。写错了!”妈妈站在背后大声地说。“写错了?”阳阳停下笔,不解地问,“这可是我在学校常常看见的。”“怎么能这样写你的老师呢?怎么能写你不喜欢老师呢?这样写不好。”妈妈说。“我就是不喜欢我的老师嘛。”阳阳歪着脑袋认真地说。“我要写这篇作文告诉老师,要他别再吸烟了,别再随地吐痰。吸烟有害健康,随地吐痰会传播疾病呢!”“怎么能写老师吸烟,不讲卫生?快重写,要写就写老师是你们的好榜样,不吸烟,不随地吐痰。”“我不。为什么不写真实的呢?”阳阳十分不解。阳阳的爸爸听到他们对话后端着茶杯走了过来,看了看阳阳写的作文,笑着说:“这题目我上学时做过,是不能这么写老师的。应该歌颂老师,只要抓住老师默默奉献的精神就对了。写作文就是这样,不能全写真的,写一点真实的就不错了。”“对对!应该写老师深夜还在为同学们批改作业,为工作呕心沥血。这样写一定会让老师赞扬的。”妈妈摸摸阳阳的脑瓜儿,笑着说。阳阳不吭声了,半会儿才抬起头:...  相似文献   

8.
一得集     
数字“跌倒了” 陆雪梅 我班幼儿开始学写数字时,怎么也写不好。有一次,我又友现几个小朋友写的数字歪歪斜斜的,好像在跳霹雳舞,还有一个小朋友写的数字“躺”在格子里呢!正想上前帮他纠正,我又想,己经教过他好几次了,还不见进步,我何不换另一种方法试一试呢?于是我拿着他的本子面对孩子们说:“你们看,小翔  相似文献   

9.
"这个故事会怎么收场呢?"少年作家子尤2006年因病离世,这是他离开时说的最后一句话. 读完这句话,我恍然觉得,把它放在某部悬疑小说的卷首,也合适.那样的话,那部小说的故事或许需要用倒叙法去慢慢写、慢慢讲.  相似文献   

10.
轻轻的呼吸     
俄罗斯作家伊凡·蒲宁说:“在这个莫名其妙的世界上,无论怎么叫人发愁,它总还是美丽的……”蒲宁是俄罗斯作家中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他的杰出才华得到契诃夫、高尔基、巴乌斯托夫斯基等人的一致推崇。蒲宁晚年念念不忘的是一篇只有几千字的小说——《轻轻的呼吸》,他把它看作是平生得意之作。巴乌斯托夫斯基评价这篇作品“是充满了怕和爱的生活本身,是作家悲哀的、平静的沉思,是为少女的美写的墓志铭”。一个女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美?蒲宁在他的小说《轻轻的呼吸》里借女主人公之口,列举了美丽女性的诸多特征。小说女主人公奥莉娅·梅谢尔斯卡娅说:“……你知道最主要的是什么吗?是轻轻的呼吸!”你想知道“轻轻的呼吸”是怎样的吗?女主角在叙述的最后说:“我就是这样,你听听我怎么呼吸——对吗,是这样的吗?”你听到奥莉娅·梅谢尔斯卡娅轻轻的呼吸了吗?你想认识一下这个可爱的女中学生吗?  相似文献   

11.
吕游的妈妈告诉我,一天晚上,吕游问她,“老师好”怎么写?妈妈给他写出来后,他又说,那“你好”怎么写呀?妈妈又给他写了出来。他小眼睛一转,若有所思地说:“为什么我说老师好,老师不说我好呢?”“老师不是也说‘你好’,‘吕游好’吗?”“说的时候少。”吕游的神情带着几分失落,“我真希望老师天天都说,老师要说我好,我就一天不淘气。”说到这儿,吕游的妈妈和我都笑了。  相似文献   

12.
蝴蝶诗人     
金波在北京生活了60多年。有一天,他突然问道:“我怎么就老了呢?”他是问自己,还是问别人?反正没人回答。其实他也不要别人回答。自言自语就是“有声音的思考”。他的问话包含了这么几层意思:一、他不承认自己老了。别人虽然把他划入老人行列,但他觉得自己跟二三十年前比,没什么变化。二、他现在的工作没见减少啊,退而不休嘛!不同的是,不必按钟点上班了。三、他还在为孩子写作,而且越写越“小”,过去给少年写、给儿童写,现在也给幼儿写,给婴儿写。你听,他又自言自语了:“我怎么能老呢!”  相似文献   

13.
一位家长朋友找到我:“马老师,您说这孩子厌学怎么治?”我笑着请他坐下:“说说看,孩子怎么个表现?”“就是不喜欢学习。从小就这样,升入中学更严重了。老师说他上课不愿意听课,回家更不愿意写作业。他去过少年宫,去过特长班,写大字,画画,拉提琴,打电脑,他都学过。但他去几回就不干了。学费都白扔了!你  相似文献   

14.
一鲁迅接受金心异(钱玄同)的“劝驾”,为《新青年》写小说,其间的经过见于《呐喊》的《自序》;后来他又叙及为什么是写小说而不是以论文、翻译文字交卷,则归因于小说创作有所“仰仗”、有所“准备”。这情形,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是这样说的: 我的来做小说,也并非自以为有做小说的才能,只因为那时是住在北京的会馆里  相似文献   

15.
写作,在其本真意义上,应该是一种私人活动。一个生命个体面对茫茫宇宙,面对烦恼人生,他不能不去体验、感悟和思考,这是一种充满痛苦和欢娱的心灵历程,文章正是对这种生命历程的记录。正如专家所说:“人为什么要写?因为他想弄清楚生命究竟是怎么回事。是谁在写?一个有生命感觉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在写。写什么?写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怎么写?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可中学生的作文情形又如何呢?如果说写作是一种私人活动,那么,中学生作文更多的则是一种集体操练,这种情形基本上排斥个人的体验。学生作文时往往要揣摩命题者的意图,要迎合阅卷人的…  相似文献   

16.
“出气筒”     
我的爸爸很胖,看上去慈眉善目,挺和气的。可事实上,他是个特爱生气的人。而我呢,当然就是他的“出气筒”了。下午放学回到家,我把门打开,把书包往屋里一放,一溜烟就跑出去玩了。噢,对了,想知道我为什么不写作业就出去玩儿吗?告诉你吧,因为今天是星期五,我可以彻底放松啦!刚跑到街上,迎面就碰上了老爸。也不知道他又和谁生气了,满脸的不高兴。他一看见我,顿时火冒三丈“:你怎么不在家写作业?”我赶紧赔着笑说“:今天是星期五,按规定是我‘放风’的时间呀!”爸爸听完我的话,脸上依然阴得要下雨“:什么‘放风’不‘放风’,赶紧回家写作业去!”…  相似文献   

17.
韩蓁 《今日中学生》2007,(25):40-42
有朋友问我,写小说有没有什么技法?我回答说,好像应该有吧,不过,我是没有翻过那类书的。他十分惊讶:那你的小说又如何写呢?我说,一旦有了创作冲动,脑子里有了人物形象或者是故事梗概,我就写了。真的,我弄不明白那些"技法"从何而来,也从来不往自己的小说上套。我喜欢无拘无束,轻松自在,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研究小说技法,是文学教授和评论家们的事。  相似文献   

18.
《我不是最弱小的》(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这篇课文,讲的是萨莎一家人去野外郊游,突遇一场暴雨,他们只带了一件雨衣,妈妈把雨衣递给了哥哥,哥哥又把雨衣递给了萨莎。萨莎问妈妈为什么要把雨衣让给他,妈妈对他说:“因为你是我们中间最弱小的。”善良、聪明的萨莎又把雨衣轻轻地盖在了花儿的身上。  相似文献   

19.
我们这儿的冬天很寒冷,天黑得特别早。有一天晚上,我一人在家写作业。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栾翔,快开门!我是你妈的同事,给你带来一包东西,快拿进去!”我刚想去开门,忽然脑子一转,大声问:“请说出我妈的单位、手机号、传呼号!”他说:“不用说了,我就是你妈单位的人,不会有错。”我又大声说:“请开灯让我看看你。”他又说:“你怎么不相信人呢?”我仔细一听,他的方言很重,是我根本不熟悉的声音!我又壮着胆子说:“你送来的是什么东西?”他没有回答……我很害怕,不知他走了没有!我悄悄地走到卧室里小声地给妈妈打了个手机,妈妈说:“胡说…  相似文献   

20.
晨曦的尿频病已治愈了,怎么这两天又开始“尿频”了呢?刚才他明明与我拉着手和小朋友一起进厕所的,怎么不到五分钟,他又要上厕所?是旧病复发呢,还是一个人跑出去玩了?一位小朋友告诉我说:“晨曦刚去撒了一大泡尿!”这是怎么回事? 今天上厕所时,我就特别注意晨曦。发现他并没有撒尿,只是在里面打了个转儿就飞快地跑了出来,规规矩矩地站在我面前。我问他:“你怎么没撒尿就跑出来了?”他看着我不言语。我严厉地说:“去!撒尿去。”他噘着嘴转过身走了,对我的“命令”他明显地“不乐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