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认知科学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认知科学是研究人的智能、其它动物的智能及人造系统的智能的科学。”依照这一观点,本文对认知科学的历史进展作一简短的概括。此外,还对核磁共振等高新技术能为认知科学的研究提供有力工具进行了讨论。本文还简要介绍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思维科学新领域,他把思维科学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前两种思维的综合,是智慧的源泉。  相似文献   

2.
宋丽 《中国科技纵横》2014,(24):283-283
西方的迅速崛起,其科学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科学社团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因此科学社团对西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科学社团推动西方的迅速崛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增加了科学家思想的交流与沟通,拓宽了沟通渠道的方式的多样性;其二,科学社团的兴起,推动了实验性科学研究方法的建立;其三,科学社团的兴起,增加了科学家合作的机会,科学家利用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增强了科学研究与发展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2015年3月1 8日,素有“女性诺贝尔奖”之称的第十七届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颁奖典礼在巴黎索邦大学举行.来自世界五大洲的五位女性科学家获得了该项荣誉,每一位获奖的女性凭借在基础科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不断扩展人类对世界的认知,通过解决最基本的宇宙问题积极应对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她们是追求科学的卓越典范,她们向世界证明了女性同样可以为科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她们,是当之无愧的“科学女神”.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4):322-I0016
腾讯科学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一直以来科学家们都在寻找宇宙是否有起源、宇宙的未来将何去何从等问题的答案,近日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物理学家正在智利北部的沙漠中探寻宇宙之谜,一台大型3.5米口径(11.5英尺)的望远镜安装于此,主要对宇宙大爆炸之后的"时空波动"进行研究,科学家小组将很快  相似文献   

5.
张守忠 《知识窗》2004,(5):25-26
几十年来,现代物理学一直存在着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这个矛盾使科学家们有时感到无所适从.这就是:我们有两个而不是一个解释宇宙现象的体系.其中,一个体系是量子力学理论,它详细而又巧妙地解释了宇宙中波和粒子的性质.另一个体系是广义相对论,它将时间和空间结合成一个连续统一体,科学地解释了行星运行和宇宙膨胀理论.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长期以来在探索,宇宙在加快还是放慢膨胀,现在终见分晓。1998年,人类在认识宇宙上又出现了一个重大进展。科学家测定了宇宙在加速膨胀,并据此推出了宇宙的组成:30%的物质和70%的能量。宇宙学上的这一成就,被美国《科学》杂志列为1998年世界十大科技成果之首。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揭暄的著作《璇玑遗述》、《昊书》进行了研究 ,揭示了他独特的元气涡漩式宇宙演化思想 ,认为它与西方同时代的笛卡儿的以太涡漩思想有很大的可比性。在论述揭暄宇宙演化思想的基础上 ,对两者做了初步的比较 ,分析了中西方科学思想对揭暄思想形成的影响 ,初步探讨了在中西交流过程中 ,以揭暄为代表的天文学者们是如何立足于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天文学的。  相似文献   

8.
科学家利用天文望远镜获得的最新观测结果表明 ,宇宙最终不会变成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 ,而是会逐渐衰变成永恒的、冰冷的黑暗。将宇宙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宇宙哲学 ,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地球上的凡夫俗子来说 ,还是一门崭新的科学 ,而在这门博大精深的科学中 ,我们对宇宙的最终命运之谜了解得最少。但是人类至少已经发现了几条可以揭示宇宙命运的线索 ,其中一些线索可以给我们带来希望 ,而另一些线索却只能使人觉得沮丧。两条线索好消息是我们暂时还不会被宇宙“驱逐出境”。宇宙很可能至少可以将目前这种适于生命存在的状态再维持 1 0 0 0…  相似文献   

9.
新书推介     
<正>《宇宙的光荣》讲述人类离开地球远征宇宙的历程,其中有一部分是已经发生的真实,其他部分是在真实基础上对未来的设想和讨论,表现人类的太空追求和最终理想。本书由科学家、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幻作家共同撰写,跨界思考人类的未来。书中尤其关注中国航天近年来的进展。《科学家传播能力指南》不仅从理论上论述了科学传播为何重要,以及科学家为何要参与科学传播。同时还谈及了科学传播的基本要素,科学家如何策划科学传  相似文献   

10.
日本文部科学省的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KEK)宣布,他们成功地直接观测到了电荷宇称失衡(GP对称失衡)的现象。科学家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涉及到“小林-益川”理论以外的新粒子。现代物理理论认为,在100多亿年前宇宙大爆炸时应同时产生同质量的粒子及反粒子,两者相遇便会湮灭,同时释放出能量。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现在科学家并未在宇宙中找到与大量物质等量的反物质。1964年,美国科学家克罗宁和菲奇在研究K介子时发现了电荷宇称不守恒现象,于是引起对反物质的研究。有科学家认为宇宙中应存在反物质世界,应有反…  相似文献   

11.
王倩 《科教文汇》2011,(20):41-41,48
科学幻想画简称科幻画.是少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有着独特的思维创意,对未来科学发展进行畅想、展望.是少儿在已掌握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想象.应用绘画语言创造性地表达出对宇宙万物、未来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遐想而绘制的且具科学性、创造性的平面绘画作品.是科学艺术星空中的璀璨新星。  相似文献   

12.
元极学中的时空观有别于现代哲学,现代科学的时空观,从思维尺度(即思维高度的具体化)出发,经过量化认识,突破现有的时空观障碍,达到人与自然为一体,从而认识宇宙,研究宇宙,就能开辟新的科学领域。  相似文献   

13.
元极图理论是元极学理论核心,与现代自然科学息息相通,两者在阐述宇宙的物质本原,形成过程和发展规律方面,都有着相近,相似的认识,两者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4.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人类进入空间时代。空间时代的到来使人类有能力突破大气层的干扰与屏障,以全新的角度探索和研究宇宙空间。近60年来,通过空间科学探测与研究,人类关于宇宙的教科书不断被改写,重大科学发现与突破不断涌现,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认识;同时,通过空间科学卫星计划,带动了航天技术和相关技术的革命性进展,开辟了多项新的技术与产业领域,激励和鼓舞了数代年轻人追寻科技梦想。空间科学被公认为是"财富的发电机"、"创新的驱动器"和"新理论新知识的源泉",是各科技强国竞相发展、寻求革命性突破的领域,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  相似文献   

15.
"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于2011年1月由中科院立项,致力于在最具优势和最具重大科学发现潜力的科学热点领域,通过自主和国际合作科学卫星计划,实现科学上的重大创新突破,带动相关高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发挥空间科学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战略作用。文章介绍了该专项的背景、实施目标、研究内容、进展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6.
空间科学是利用空间飞行器探索宇宙和自然规律,开展特殊实验的大规模科学活动,为当代科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文章概述了国际空间科学的重大突破,分析了空间科学、载人探索活动的发展脉络和新趋势,回顾了我国空间科学近20年来的发展成就,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强调空间科学的战略地位及其对我国科技、航天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加大对空间科学的投入、制定国家空间科学规划和建立稳定预算制度是我国空间科学长期稳定发展的保证。建议充分利用科学气球、探空火箭等各种途径夯实研究基础,加强理论与实验技术相结合,培养大批高素质科学家,深化国际合作,完善科学任务管理模式等,走出中国特色的空间科学创新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论情报学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介绍国内外情报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情报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文章对情报学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主要特征进行了阐述,对情报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策划·策划学·策划科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续琨 《软科学》2001,15(6):91-95
策划是为达到社会组织的预定目标或解决面临问题,利用个人或集体智慧预先拟定行动方案的思考活动。策划学是以策划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策划科学是在策划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软科学学科群组。策划科学的收敛式发展和发散式发展是当前值得关注的基本演进态势。策划科学与思维科学、决策科学、咨询科学、管理科学分别存在着依托延伸、时序衔接、部分叠合、归属包容关系。策划科学在科学知识体系整体化进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面向科学复杂性的科学学方法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科学是一个复杂系统,科学复杂性是科学学所面对的一个挑战.为此,需要加强科学学方法的创新.借助复杂网络文献的可视化图谱,在阐述科学复杂性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学思维方式的变革,探讨了从微观到宏观的科学计量学方法创新思路,并应用蚁群觅食模型对微观到宏观的知识计量方法进行了简要论述,论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论情报学研究中的跨学科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通过阐述情报学研究思维及其特性来论证跨学科思维与情报学研究思维的关系及其在情报学研究中的作用。最后从跨学科思维产生的背景、对学科建设的影响、在情报实践中的作用以及在情报学研究中的趋势4个方面阐述了对情报学研究中跨学科思维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