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进的能值指标用于分析污水处理生态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脱水污泥的污染问题影响了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生存和发展,处理水回用与否对当地环境和经济的影响也不一样,将污水处理、脱水污泥和处理水处置结合起来构建污水处理生态系统有利于研究污水处理的综合效益、探索促进污水处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能值分析方法可作为分析这一复合系统的工具,但传统能值分析方法没有考虑废物输入、废物处理处置和排放的影响以及子系统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因此提出了针对污水处理生态系统的改进的能值分析方法和指标体系,以某污水处理生态系统作为案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能值分析方法较传统能值分析方法更适合于污水处理生态系统的实际情况;构建污水处理生态系统后系统的可持续性较原有的系统有了较大的提高;对污水处理生态系统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荷率和能值可持续指标贡献最大的分别是中水回用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对污水处理生态系统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荷率和能值可持续指标影响最大的分别是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针对污水处理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采取相应的措施有助于提高污水处理生态系统的综合绩效。  相似文献   

2.
农田从供给、调节和支持三个方面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同时也消耗着其他系统和人类经济社会对其投入的资源,并且农田还提供了很多无益甚至有害的负服务。本文构建了基于能值分析框架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体系,以河北省栾城县为代表的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其消耗的资源、生态系统正服务、负服务产出3个方面分析农田生态系统的投入和产出情况;并构建基于生态服务的综合评价指标来探究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情况。结果表明:农田消耗了大量的资源(2.75×1020sej),其中人类的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最大(2.52×1020sej);农田提供的正服务(6.40×1020sej)主要是供给服务(3.70×1020sej),负服务供给中(2.02×1020sej),调节负服务比重最大(1.83×1020sej);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远小于1,且逐渐降低,综合评价农田属于严重的消费型系统。  相似文献   

3.
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值价值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红树林是我国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类型之一,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已使我国红树林面积剧减,其提供多种服务的能力逐渐变弱。本文应用能值理论,对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值货币价值作了评估,结果表明,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值货币价值每年12.6×108元,每hm2价值9.24×104元,其中,凋落物的价值0.28×108元、木材价值0.12×108元、栖息地价值6.39×108元、抗风消浪价值1.05×108元、污染物处理价值4.76×108元、科学研究价值0.0206×108元。另外,根据能值理论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时间尺度,提出了生态系统服务流量价值和存量价值的概念,并应用于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的计算。这方面的量化研究,为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及其服务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湖泊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艳会  杨桂山  万荣荣 《资源科学》2014,36(6):1306-1315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当前宏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湖泊是地表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但当今湖泊生态系统的功能在逐渐退化,对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尤为重要。而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前提。本文调研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相关研究成果,从时间尺度、所用评价方法、湖泊受人类活动干扰强度、与江河的连通性、富营养化程度等不同角度对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所用的指标进行系统梳理、总结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湖泊生态系统评价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浮游植物生物量(PB)、生态能质(Ex)等的内涵及其影响机制。最后从指标体系的全面性、普适性、评价的着眼点、评价阈值的确定、自然通江湖泊水生态特殊性5个方面对我国湖泊生态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提出展望,以期为湖泊生态健康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美国生态学家H.T.Odum于20世纪70年代基于生态能量学提出能值理论,现已成为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资产、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生态系统及复合系统运行状态广为采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梳理国内相关文献,依据研究主题对能值理论研究进行评述,指出研究不足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生产力与资源环境耦合研究一直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省份之一,目前其农田生产中生产力不稳定、资源浪费严重、环境影响突出,但在当前研究中对其农田生态系统资源环境效应综合评价的研究很少。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应用能值理论从生产力、资源利用效率、环境负载力、可持续发展状况等方面对1986年~2005年20年间的河北省农田生态系统资源环境效应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986年~2005年河北省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逐年呈增长趋势,1998年达到最大值7 680×108sej/m2,2005年比1986年增长了近1倍;随着肥料、机械和能源投入的不断增加,其资源利用效率逐年降低,在1999年以后净能值产出率均小于1,该系统已经是一个“亏损”的系统;与此同时,环境负载率逐年呈指数趋势增大,2005年则达到5.72,是1986年的4倍多;河北省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数2005年只是1986年的1/7左右,逐年呈递减趋势,并且一直小于1。  相似文献   

7.
在创新发展战略的驱动以及创新范式的演进下,科技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已然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广受关注。以江苏省为例,根据科技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Vague集理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科技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的适宜度水平存在较大空间差异,苏南地区普遍优势明显;省内绝大多数城市的进化动量值偏大,苏中、苏北地区在科技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方面仍存在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8.
基于PSR框架模型的东溪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颜利  王金坑  黄浩 《资源科学》2008,30(1):107-113
本文根据联合国OECD和UNEP提出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和流域生态系统的特点,通过建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福建省诏安东溪流域的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进行评价。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选取人口密度、GDP年增长率、人均拥有水资源量、年降雨量、森林覆盖率、工业废水达标处理率等能够充分反映流域压力、状态和响应的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专家打分的方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配,参考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和相关标准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赋值;再次,提出了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模型,得出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最后。把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良好状态、较好状态、警戒状态、较差状态和极差状态。根据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确定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东溪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数(E)为0.5898。东溪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处于警戒状态。  相似文献   

9.
基于能值分析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凤娇  刘金铜 《资源科学》2014,36(9):1949-1957
农田从供给、调节和支持三个方面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同时也消耗着其他系统和人类经济社会对其投入的资源,并且农田还提供了很多无益甚至有害的负服务。本文构建了基于能值分析框架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体系,以河北省栾城县为代表的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其消耗的资源、生态系统正服务、负服务产出3个方面分析农田生态系统的投入和产出情况;并构建基于生态服务的综合评价指标来探究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情况。结果表明:农田消耗了大量的资源(2.75×1020sej),其中人类的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最大(2.52×1020sej);农田提供的正服务(6.40×1020sej)主要是供给服务(3.70×1020sej),负服务供给中(2.02×1020sej),调节负服务比重最大(1.83×1020sej);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远小于1,且逐渐降低,综合评价农田属于严重的消费型系统。  相似文献   

10.
在创新发展战略的驱动以及创新范式的演进下,科技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已然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广受关注。本文以江苏省为例,根据科技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Vague集理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科技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的适宜度水平存在较大空间差异,苏南地区普遍优势明显;省内绝大多数城市的进化动量值偏大,苏中、苏北地区在科技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方面仍存在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1.
苏美蓉,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及环境科学专业工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生态学专业理学学士。2010~2016年,工作于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历任讲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期间曾受洪堡基金会资助至德国开展合作研究;现工作于东莞理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城市生态规划与管理、生态核算与系统模拟。兼任国际生态模拟学会会员、国际城市生态学会会员、国际能值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12.
青海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人们往往将生态系统功能的相对价值称之为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而将生态系统这一能量、物质和信息的贮存体称之为生态资本.由于传统的价值理论存在严重的缺陷,难以对生态资产及其服务功能价值进行客观评估,该研究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对青海草地生态系统运行的主要驱动力、内在过程及贮藏进行评估,展现了能值理论在生态系统价值评估中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青海高原草地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的宏观价值为609.35美元/hm2/年,草地生态系统主要自然资本的价值为1 196.23美元/hm2.从全省的情况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约为204×108美元/年,生态资本的价值约为400×108美元.同时,运用上述评估结果可以对青海草地生态系统的替代价值作进一步评估,结果表明,青海草地生态系统的替代价值约为748×108美元.  相似文献   

13.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从关注不同物质、能量和服务之间质的差异以及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的角度评价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以天津市为例,基于能值分析理论,对生态系统的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进行量化,从社会、经济、环境3个维度探讨其2008-2020年生态经济系统资源输入、产出、系统服务所带来的环境压力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天津市近10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主要以外部能值输入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来拉动,能值自给率下降,经济发展对外界依赖程度增强;环境负载率持续增长,2020年的增长幅度达238%,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潜力持续变弱,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压力,自然生态系统已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系统的能值交换率、能值密度和人均能值量呈现增长态势,能值集约水平高;调节服务功能是整个生态系统服务的重中之重,且再生资源能值以及购买和外部来源对整个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指数影响较大。因此,天津市应不断发展绿色创新技术,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废弃矿区土地复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多情景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伦来  王祎茉  任雪萍 《资源科学》2014,36(11):2299-2306
本文以废弃矿区土地复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理论建立了废弃矿区土地复垦的多情景模拟方法,将废弃矿区土地复垦划分为不进行复垦、以耕地复垦为主、以耕地及林地综合方式复垦、以林地复垦为主等4种情景,并以安徽省废弃矿区土地复垦为例证测算这4种不同复垦方式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这4种情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净效益值分别为5.21亿元、309.16亿元、311.59亿元、343.69亿元,说明废弃矿区土地复垦不同情景对应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净效益存在较大差异,复垦后土地的生态效益均优于不复垦的生态效益,且以林地为主要复垦方式获得的生态效益最佳;复垦后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净效益值均为正,说明复垦产生的生态价值高于其投入成本。  相似文献   

15.
从耗散结构理论出发探究环境引发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熵变,以生态学视角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环境效应指标体系,构建基于Brusselator转译模型的创新生态系统环境效应的评价模型。以中国省域划分的29个区域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环境效应熵值变动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的负熵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2)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环境效应较强区域绝大多数位于中国的东部地区。(3)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环境效应差异加剧,2012-2017年间,总体基尼系数、三大地区内部及地区间的基尼系数均增大,地区内部差异逐渐成为主要差异来源,创新生态系统环境效应的空间集聚性不显著。基于实证研究结果,从根据环境效应负熵的指标熵权调整政策方向、进一步缩小环境效应区域差异、并增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环境效应的区域辐射功能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科学规范的评议机制是保证学术论文评价公平性和公正性的必要保证,同行评议是对科学研 究活动及其成果进行科学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的同行评议是基于中心化的评议机制,导致学术论文评价出 现作弊现象。【方法/过程】在信息生态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对现有的评议信息生态系统进行系统分析,设计了去中 心化学术论文评议信息生态系统。【结果/结论】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去中心化的评议信息生态系统能有效的解决目 前通用的评议信息生态系统信息失衡问题,有效改进学术论文评议的时效性、合规性、安全性、公正性和有效性等 问题,为评议信息生态系统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实践社团,提出了一个知识转换与知识共享、创新的分析框架和方法.首先在综合国内外实践社团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实践社团与组织持续学习力,以及影响知识转换的关键因素,结合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知识转换、流动的生态空间模型,并引入生态能值作为实践社团知识转换测算因子,从而为组织知识转换与学习能力提供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创新引领发展对培育和优化创新生态系统提出新要求,需要准确客观评价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基于传统生态位适宜度模型进行改进修正,采用PCA分析法对生态因子赋权以解决评价指标共线性问题,提炼创新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多样性与协同性、演进性与成长性、可持续性等固有特征,从特性角度重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从描述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角度对省域和城市两个不同层次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研究表明,模型与指标适合评价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度;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度不平衡状况仍在加剧。培育优化创新生态系统要注重久久为功,突出新增长极,形成内生动力,促进创新行为者融合共生。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生态系统健康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罗莹 《情报杂志》2004,23(5):99-101
生态系统健康是近年来生态学领域的新热点。阐述了图书馆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特征、评价要素及研究图书馆生态系统健康的目的和意义 ,并就生态学一些原理在图书馆生态系统健康管理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典型农牧交错区农业生态系统健康测度及其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花林 《资源科学》2009,31(7):1257-1263
生态系统健康作为全球管理的新目标,作为分析生态系统的新方法而受到青睐,是现代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根据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和农牧交错带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从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3个方面选取18个指标,构建了农牧交错带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赤峰12个旗(区、县),得到如下结果: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处在“健康”标准是红山区和巴林右旗;处在“临界健康”标准是克什克腾旗、元宝山区、敖汉旗、松山区;处在“不健康”标准是宁城县、林西县、巴林左旗、喀喇沁旗、阿鲁克尔沁旗、翁牛特旗。评价结果基本上反映了当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说明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是可行的。最后提出了农牧交错带农业生态系统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