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林凌 《东南传播》2012,(5):128-130
目前,电视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随之而来的发展瓶颈却不容忽视。面对诸多发展瓶颈,电视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的改革与发展应引入"公共新闻"理念,将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相结合,发展关注公共领域的"大民生";以"社会责任"为指导原则,特别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以引导公众价值观为任务,合乎社会和谐与道德准则;注重向新媒体拓展,特别是手机媒体和微博,构建公共互动平台。只有贯彻好这些策略,电视民生新闻评论才能走出更宽更广的路子。  相似文献   

2.
民生新闻大都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报道老百姓关心的事情,因此,民生新闻栏目常常受到广大受众的追捧。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报纸、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新媒体不断涌现。新媒体的出现为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基于此,主要探讨新媒体态势下民生新闻栏目的创新,以期进一步提高栏目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特别是移动新媒体的发展,这对传统媒体不仅是剧烈冲击,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发展新途径,本文借助"SWOT分析法",以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现场》栏目为例,探索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在全媒体,多格局竞争环境下,保持竞争优势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丁永富  黄贵 《今传媒》2016,(9):90-91
民生新闻的出现改变了电视新闻常态,它以其贴近式的报道、互动式的传播、个性化的播报使民生新闻栏目成为收视焦点。但随着民生新闻的遍地开花,竞争不断升级,出现了内容同质化、琐碎化等现象[1]。打造有品质、有内涵、有风格的民生新闻,挖掘出民生新闻栏目特色,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探索民生新闻栏目与新媒体融合、拓宽发展空间的路径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晋江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新闻天天报》为例,做了一些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电视民生新闻构建公共话语平台的观念在"公共领域"思想以及"公共新闻"运动的影响下,由过去以信息传播与服务为主转向成为公民意识的参与者与鼓动者.以及社会政治民主化的组织者.目前的电视民生新闻面临着民众关注度、参与度下降,效果不佳,前景模糊等问题.电视民生新闻构建公共话语平台的最终目标应当将受众定位为公民而不是现在的"平民化视角下的市民",培育公民意识,构建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6.
王冬冬  张亚婷 《新闻大学》2012,(4):41-46,84
媒介融合时代,技术的发展为电视媒体在传播过程中改变话语形态、创生新闻节目亚形态提供了可能。由于3G技术和微博的成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在报道中的融合也日益加深。早间新闻所在时段的特殊性和目标观众的收视特征决定了它获取和传播新闻的过程更需要通过媒介融合寻求突破,在与手机融合的过程中,专属于早间新闻的融入式新闻语态从原有的民生新闻语态中分离出来,并生成了新的新闻栏目亚形态。  相似文献   

7.
陈娟 《青年记者》2014,(33):24-25
新闻评论节目是衡量电视台实力的一块试金石,是塑造媒体形象、使媒体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法宝,新闻时评节目更是其中的"轻骑兵"。新媒体环境中,电视节目竞争压力日益增加,新闻时评节目必须正确处理和媒体、受众、政府、社会及新闻自身的关系,在价值导向上既要注重收视率,又要启发民智、构建公共话语平台;既要关注民生、解决民忧,又要构建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8.
马玉强 《记者摇篮》2012,(10):25-26
电视民生新闻是最贴近受众生活的新闻形式。自中央电视台于1994年推出《焦点访谈》节目以来,比《焦点访谈》更切合百姓生活实际的民生新闻栏目相继在各地方台出炉,某些节目在地方的影响力甚至可以和中央台的新闻节目相媲美。这一片繁荣的景象体现了中国电视媒体与时代同步的努力,电视媒体试图通过民生新闻等手段,承担愈来愈多的社会责任,从而扩展公共话语空间,形成真正的"第四种权力"。一、社会责任理论与电视新闻实践新闻的社会责任理论起源于欧美。英国的新自由主义者格林和霍布豪斯都曾为新闻自由的社会责任理论奠定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的产生为新闻界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新媒体具有优秀的交互性以及实时点播特征,使得传统电视媒体受到一定的冲击,但也为传统电视媒体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此,本文简要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机遇,同时提出创设品牌栏目以及保障新闻质量等应对新媒体环境冲击的措施,以期为电视民生新闻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中国的新闻媒体也进入了新的发展周期,其中民生新闻、娱乐节目的繁荣尤为引人注目,其数量和影响与日俱增,过去的新闻评论、娱乐动态仅仅限于报刊、广播电视。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内容和体裁突破了传统媒介的限制,从要素到风格也有很大变化。网络评论、博客言论、手机话语等新媒体的出现给电视节目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尤其是对传统的民生新闻和娱乐节目提出了挑战,在电视新闻采制、传播中,有许多  相似文献   

11.
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所开展的民生新闻生产与传播工作需要重视积极适应新的信息传播生态,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在对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从传播渠道的拓展与人才队伍的构建两个层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有效激发电视民生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2.
《声屏世界》2012,(1):131-132
《民生直通车》是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全力打造的一档大型民生新闻栏目,也是山东省内第一档民生新闻栏目。自2004年开播以来,始终把"为百姓办事,替政府分忧"作为栏目的宗旨,把百姓话语、平民视角和民生关怀作为自己的品格追求,得到了观众的认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媒体、融媒体等多种新闻媒体形式的日益繁盛,传统民生新闻热线与新闻都市媒体受到了巨大冲击.面对5G时代的到来,如何进行都市媒体民生热线的新时期转型成为媒体改革的重点.民生是新闻媒体的重点报道,新闻媒体是民众的耳目,想民众之所想,报道民众关心的问题,因此,做好民生热线转型是新闻媒体转型的挑战.如何转型?转型之后如何兼顾传统热线与新媒体融合?这些都是当下都市新闻媒体应该积极探索的课题.文章从传统都市新闻民生新闻热线媒体转型现状出发,进行对比研究,并提出相关的优化策略,为都市新闻民生新闻热线转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我国当代新闻社群由于所处位置的差异,在寻求自身正当化、权威化的过程中不断建构着彼此对立的话语体系,其中两个核心话语是"理想"和"新媒体"。这种话语策略表现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面对新闻业转型过程中的不确定心理。但两者的话语策略并非完全对峙的,例如澎湃新闻虽属新媒体阵营,却放弃对新媒体权力话语的建构,转而借用传统媒体的"理想"策略,试图通过对"新闻理想"的呼吁唤醒人们对理想主义的集体记忆,这种策略成为本文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荟萃类民生新闻栏目存在的原因和现实意义本地民生新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观众对于民生新闻的需求,同时面临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信息量的扩增,电视媒介产生一种新的民生新闻栏目与之抗衡,这便是荟萃类民生新闻栏目。  相似文献   

16.
正民生新闻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意识、民众话语有机统一而构成的一种新闻传播模式。民生新闻的产生既与中国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有关,也是媒体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所做出的调整和变革。做好民生新闻的报道,不仅是时代的要求,而且关乎新闻媒体自身的发展和影响力。民生新闻所报道的内容较为广泛,很多新闻都具有连续性,跟踪报道是民生新闻常见的报道形式之一,除了大众生活发生的新闻新事之外,还包括社会公共基础建设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内容,例如教育、医疗、治安等。民生新闻的兴起,首先得益于社会各界对民生话题的关注。近年来,上至中央,下到地方,无不格外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解决民生问题。在近年来的全国及地方"两会"上,  相似文献   

17.
<正>新闻评论是党报的旗帜和灵魂,评论话语是新闻评论内在气质和品格的体现。新媒体时代,受众阅读习惯改变,推进新闻评论的话语创新成为提升吸引力、影响力的必然要求。人民日报在话语主体多元化、话语视角民生化、话语叙事故事化、话语语态亲民化、话语策略情感化等层面进行创新探索,为以评论为抓手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提供了示范。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新闻社群中,"理想"和"新媒体"是两个主要的话语关系,"理想"是新闻社群中最重要的话语建构,"新媒体"则是中国新闻社群中新衍生出来的新闻社群架构。在中国新闻的发展过程中,两个话语建构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统一,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人的理想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这是中国新闻社群话语重构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2012年的新媒体中,微博成为了主角.相关政策、官方力量依然是新媒体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力量.整个2012年,官方的话语在中央级媒体层面开始了转型,中国官方媒体话语体系重构,并正在向着关注民生、贴近民众转型.2012年,“新闻生产的全民制造”这一趋势更加明显.“结构化数据”正在成为移动时代新闻的新写法,“后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正在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时代,许多地方台民生新闻节目遭遇发展瓶颈,出现“内卷化”特征,如新闻题材同质化、琐碎化,内容生产程式化、浅表化,传播维度单一化、单向化等.本文以福州广播电视台《新闻110》栏目的媒体融合实践为例,提出重新定位内容、重建生产方式、重构传播生态等几项民生新闻电视节目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