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收到中国新闻奖证书,欣喜之余是感激。获中国新闻奖穴新闻论文类雪不易,两次获奖更不易,两次获奖刊发在同一份刊物特别不易。而我却享此殊荣,两篇论文《报业集团化运作创新:打造价值链、品牌链、产业链》、《新闻竞争:从“软新闻”到“硬新闻”》都承蒙《新闻战线》厚爱而刊发和推荐,分获第十四届、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二等奖,这中间包含编辑们的心血。早在80年代,从事新闻工作之前我就订阅过《新闻战线》,做了新闻人后更是爱不释手。每每投稿,都得到刊物编辑的热忱鼓励和悉心指教。有时,为谋划一个选题,电话往来不倦,而编辑处理上又再…  相似文献   

2.
省局动态     
由技黑厅龙、江黑省龙新江闻省出期版刊局协、会黑举龙办江的省黑科龙江省第八届期刊优秀编辑学论文(著)奖、优秀文章编辑奖暨第五届优秀装帧设计奖评选活动,于2005年12月28日结束。《黑龙江档案》编辑部选送的9篇文章有6篇分别获得优秀编辑一等奖和二等奖。其中伊爱华同志编辑的《档案工作者的历史责任》获一等奖,《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实现全省档案事业跨越式发展》获二等奖;赵慧同志编辑的《“十姐妹放牧班”浩气长存》获一等奖,《陈云同志对建立北满根据地和东北解放战争的贡献》获二等奖;刘秀忠同志编辑的《关于黑龙江省档案行政执法工作…  相似文献   

3.
柴全经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柴全经,1964年12月入伍, 当过团、师、军新闻干事。1978年调入解放军报社,做过内参编辑、来信组编辑、编辑组长。其间,参与创办并编辑的《谢顾问答读者》专栏,在读者中产生广泛影响,专栏文章收编成书,获全军首届“当代军人喜爱的军版图书”二等奖。参与创办的专栏《寻根问底》获全  相似文献   

4.
行业动态     
本刊四篇作品在“傲饰杯”全国广播电视期刊优稿评选中获奖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广播电视期刊专业委员会1999年度“傲饰杯”优秀稿件评选及2000年年会,6月2日至7日在泰山市举行。中央、各省市自治区的28家广播电视杂志精选的170多篇稿仲参加了评选.本刊选送的四篇作品全部获奖,其中《学者的底蕴智者的风范》获专访类一等奖,《挑战自然=挑战自我》、《你得有个家》分获通讯类、评论类二等奖;《包拯·焦点访谈·法律尊严》获评论类三等奖。本次会议必将对加强全国广播电视杂志编辑部门及杂志社之间的业务交流、促进…  相似文献   

5.
洋洋千万言,共分11卷的美术专业工具丛书《美术辞林》已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就绪,并出版了《舞台美术卷》、《工艺美术卷》和《外国绘画卷》,受到了美术界的普遍好评,其中,《舞台美术卷》被美术院校作为主要参考教材,又获陕西省“艺术科学美术研究专著成果奖”,《工艺美术卷》和《外国绘画卷》分别被评为黄河金牛奖一、二等奖,前者又荣获陕西省新闻出版局优秀图书编辑二等奖。鉴于其学术价值和编辑水平,《美术辞林》今年被列入陕西省“八五”规划。《美术辞林》成功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得力于其独辟蹊径而自成一家的编辑思想。本文试就《美术辞林》的编辑思想加以  相似文献   

6.
由《新闻战线》编辑部和全国县(市)报研究会筹委会联合举办的“怎样办好县(市)报”有奖征文活动,8月中旬在北京评选揭晓。江西省《赣中报》副总编辑简秋雄写的《假如我办县(市)报……》一文获一等奖。获二等奖的论文有5篇、三等奖11篇,另有40篇被评为入选作品。“怎样办好县(市)报”征文  相似文献   

7.
业余通讯员时常有人感叹说:“写新闻如同猜谜语,谁知道哪口饭吃上了膘”。也有人常常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满有把握要被采用的稿件未被采用,而随随便便写的稿件反而一箭中的。而我的《人死何须二进“宫”》(获1987年全国地市州报好新闻二等奖)获奖却是“有意插柳柳成荫”的。说是有意插柳,即我写些稿的念头由来已久,毫不夸张地说,这篇稿至少在我头脑里酝酿了两年时间。  相似文献   

8.
席文举,四川阆中人,1943年生,196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数学系,1968年参加新闻工作,1971年进四川日报,1987年起任四川日报副总编辑。1991年获首届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1992年出版的《新闻批评心理学》获四川省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1992年被评为高级编辑和授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  相似文献   

9.
刘流 《新闻窗》2008,(5):30-31
今年9月5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在《中华新闻报》一版上公布2007年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我于2007年11月24日发表在《贵阳晚报》的通讯《“这电灯,像是晚上的太阳”——夜宿我省最后一个通电村紫云大地坝村见闻》获二等奖;之前,该稿也被评为2007年度贵州新闻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0.
信息窗     
湖北省第六届“三优”图书评奖活动于1999年3月圆满结束。经过对全省1996年和1997年出版图书进行认真评选,有43种图书获“优秀图书编辑奖”,其中《汉语大字典简编本》、《全球问题与中国》、《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中国当代文学辞典》等11种图书获一等奖,另有16种图书获二等奖,16种图书获三等奖。获“优秀畅销书编辑奖”的图书共18种,其中一等奖3种,二等奖6种,三等奖9种。获“优质校对奖”的图书共22种,其中一等奖5种,二等奖6种,三等奖11种。从本届获奖的图书中可以看出,湖  相似文献   

11.
由《新闻战线》编辑部和《长江日报》社联合举办、武汉市井南化工染料工贸公司协办的“加强改革开放宣传”井南杯征文,于1993年4月12日经定评委员会评议,评出一等奖作品1篇、二等奖作品4篇、三等奖作品10篇,还评出鼓励奖6篇。其中《创造生气蓬勃的舆论环境——对解放日报改革开放宣传报道的一点思考》(周瑞金)获一等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新闻宣传的新要求》(姚志能)、《既要鲜明突出,又要准确全面》(南方日报编辑部)、《要在“解放”二字上作文章》(大连日报编委会)、《着眼观念转变,深化宣传力度》(张启承)获二等奖;陕西日报社骞国政、杨锦章合写的《报人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一文获三等奖。  相似文献   

12.
《绿原报》青年编辑王安润一年连获八奖农二师绿原报社青年编辑王安润在1991年连获八奖。王安润是1988年8月调入农二师绿原报社担任编辑工作的。他凭着一颗热爱党的新闻事业的心和执著的追求。刻苦钻研,很快熟悉了新闻业务。他在编稿之余勤奋笔耕,体现在他身上的是三勤,即腿勤、嘴勤、手勤。一旦发现有新闻价值的素材,便“咬”住不放。去年,他参加了自治区各家报刊举办的各种征文活动。通讯《“抠”局长二二事》获《新疆日  相似文献   

13.
2月9日,第50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中国摄影师获得三项大奖,其中《东方早报》副总编常河的作品《中国动物园》获自然类组照二等奖,广州王刚的作品《彝族牧羊人》获肖像类单幅二等奖,《新京报》张涛的作品《盲人舞蹈队》获艺术与娱乐类单幅三等奖。这是“荷赛”  相似文献   

14.
盖岩 《军事记者》2005,(8):33-34
他编辑的新闻稿,获全国好新闻二等奖;他采写的稿件,有两篇获得军区军兵种好新闻一等奖,4篇获得二等奖;他参与编著的《海洋的召唤》丛书(共10本),在2001年第四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评选中获三等奖,其中3本由他自己撰写,他被评为“全国优秀国防科普作家”;他的两幅摄影作品入选“纪念建国55周年全军摄影艺术展”……一摞摞的证书,一串串的荣誉,令还是新闻系学生的我肃然起敬:要采访这样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报人,不禁有些忐忑。  相似文献   

15.
徐斌 《新闻实践》2007,(4):F0003-F0003
在前不久揭晓的第50届“荷赛”上,中国有三位年轻摄影师的作品获奖:《东方早报》常河的《中国动物园》获自然组照二等奖,广州王刚的《彝族牧羊人》获人物单幅二等奖,《新京报》记者张涛作品《盲人舞蹈队》获艺术单幅三等奖。这是荷赛历史上中国摄影师获奖最多的一届。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6月,韬奋基金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新闻出版报》联合发起"中国好编辑"征文,有两百多人应征,一百多篇论文入选,五篇论文获一等奖,十篇论文获二等奖,十六篇论文获三等奖。同时,围绕《做个积极向上的人》一书,《中国编辑》开辟《积极向上》专栏,就十四个方面的问题开展面向广大编辑的"诚邀编辑参加‘积极向上’笔谈活动",历时一年的活动中,编辑出版界、知  相似文献   

17.
看了《新闻战线》第6期的《也谈“稿外功”》一文,笔者颇有同感,但觉得把用“稿外功”的原因全推在通讯员身上,有失偏颇。某些通讯员热衷于用“稿外功”,固然有其主观原因,但“稿外”的气候环境对用功者也不无影响。如果编辑等工作人员不吃“稿外功”那一套,对用“功”者和不用“功”者的稿件同等对待,那么,“稿外功”再硬,也派不上用场了。其实,对生人、熟人,送稿、寄稿一个样的编辑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咸宁日报》在湖北新闻奖评选中屡获佳绩,近三年荣获湖北新闻奖一等奖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0个,还有作品入围中国新闻奖评选,受到新闻界广泛关注。新闻奖是新闻业务水平的导向标,也是检验记者编辑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试金石”。好新闻是怎样磨练出来的?《咸宁日报》编辑部有哪些经验?我们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0月28日,解放军报在三版头条位置刊登了一篇《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栏稿,题目是《兰州军区某部为党员量身制作“提醒卡”》,并配发编辑点评,受到读者的普遍好评。在送审大样时,报社领导对此稿有明确批示:“好稿!确实是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新鲜事。”回顾此稿的编辑过程,编者感到:善于发现新鲜事,是“出炉”好稿的一条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0.
首发在2011年11月1日《光明日报·光明论坛(4版)》,由王斯敏写作、李玉滑编辑的新闻评论《采访作风,新闻生命之所系》,获第22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这篇评论契合“走转改”活动.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思维逻辑严密。论证层次分明,特别是在围绕主题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