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教育、生活环境和语言思维模式,使得边疆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步履维艰。本文针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实际,通过到中学听课、座谈、发放问卷调查表等方式进行深入调查,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找到了一些有利于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化建设、国族建构和基督教传播等历史背景下,分别由政府、宗教力量和少数民族内部推动的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社会风俗改革活动,对民国时期的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社会产生了诸多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关系出现的一些新变化、新情况,以及正确认识和解决新形势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的现实意义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深入,"一路一带"战略的快速实施,越来越多的西方思潮涌入,边疆少数民族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来到东部发达地区求学,内地大学生接触民族和宗教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文化的开放与包容带来了许多新观念,同时也混杂着一些不和谐的声音,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准确把握民族和宗教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妥善处理各种涉及民族和宗教因素的矛盾和纠纷,对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巩固统一战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由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独特的语言氛围和思维模式,使得边疆民族地区的中小学英语教学有着与内地不同的、独特的教学模式。本文是在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几所中学以问卷和座谈的方式进行调查之后,对现行的英语教学进行了反思,并从理论上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旨在找出更加适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的有效的路子,以提高该地区的英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6.
曾煜 《成人教育》2007,(4):35-36
长期以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培训只注重普遍性要求,忽视了特殊性,未考虑基础教育在地方民族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这对发展民族文化多样性极为不利。对此,文章提出了建立适应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教育教师培训理念,由此传承和强化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特色,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意识"的专一性和"宗教意识"的排他性是影响区域稳定的重要因素。培育和增强新疆各族群众的公民意识,并以"公民意识"统摄民族宗教意识,对于提高和强化新疆各族群众的国家认同意识,正确定位个人、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夯实中国共产党在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唐朝在总结历代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因时,因地制宜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有别于内地的一种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羁縻州府制度,较好地处理了中央和边疆少数民族地方的关系,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巩固了边防,又照顾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利益,加强了各民族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相似文献   

9.
覃艳 《科学教育》2008,(4):89-91
一般而言,人们把少数民族人口和文化占优势的地区,称为民族地区。我国的民族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边疆等地区,这些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不发达,多处于相对闭塞的山区,人们的意识观念相对落  相似文献   

10.
试论民族教育与宗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民族教育与宗教的关系余海波在我国民族地区,宗教有着广泛而且深入的影响。无论是原始宗教,还是伊斯兰教和佛教,都已深深植根在信仰它们的各民族的文化、教育、价值观念中,特别是在西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教育同宗教相互交融、相互冲突的现象。民族教育与...  相似文献   

11.
张源洁 《毕节学院学报》2012,30(5):18-22,119
彝族的人生礼仪有诞生礼、成年礼、婚姻礼和丧葬礼等不同的礼仪,而"满月"就是诞生礼中十分重要的礼仪。昙华的满月礼有着丰富的文化功能内涵,反映了当地彝族丰富多彩和别具特色民俗风情文化。满月礼在昙华彝族的生存和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种人生礼仪形式,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种具备多重文化功能的民族文化事项,在昙华彝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占有其他礼仪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面对宗教干预教育和向学校的渗透,加强南疆各族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无神论教育,是南疆各高校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南疆高校教师处在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无神论教育的第一线,承担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3.
基督教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特别是傈僳族的社会生活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这是研究中国民族和宗教状况时应该予以关注的一个方面。近代以来基督教在云南的成功传入,得助于当时一系列的主客观条件,从中也反映了傈僳族在面对西方强势宗教带来的文化挑战时的某种应对之态。  相似文献   

14.
和亲作为一种处理民族关系的特殊政策和策略,对于它的历史作用一直众说绘纭,因此上力求通过一些历史史实,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和亲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区,长期以来生活着十三个主要世居少数民族。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条件、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原因,产生了丰富而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传说故事。这些传说汇集起来,就是一幅绚丽多彩的文化图谱。结合实例从特征、分类、艺术特色以及功能等方面对新疆少数民族传说文化进行综述和分析,认为深入研究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保护传承新疆独特的文化资源以及发展新疆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In China, from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t was thought that religion would disappea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freedom not to believe in religion was stressed.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religion became the object of oppression. However, from the end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the late 1970s to date, the long‐term existence of religion came to be accepted. Searching for cooperation between socialism and religion, ways in which religion could effectively contribute to modernisation began to be put forwar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previous situation, the current period is marked by a much more tolerant policy. If one looks at religion in education, first, at the level of legal codes, the separation of public education and religion is extolled based on the rule of separation of religion and state. And, it is clearly forbidden to engage in activities that use religion to interfere with educational activities. This applies to ethnic minorities as well. Second, be this as it may, religion is touched upon at all levels of education. For example, at the level of high school educa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three major world religions is explained and many other religions are introduced. Moreover, the culture and customs of some religions are introduced. In higher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graduate schools, the Religious Studies major has been created for the training of those in charge of regulating religions as well as scholars. Third, several of the religions recognis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ve developed institutions to train personnel. Furthermore, some of these institutions are working in cooperation with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to offer programmes of study. In this way, especially following the end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cooperation between socialism and religion was sought. And, coexistence with ethnic minority groups, which believe in a number of different religions, was considered. And yet, within school education, the treatment of religion is strictly limited. Only education that aims at a basic knowledge of religion is conducted. There are significant nat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religion. It would be fruitful for China to reconsider this relationship, taking account of developments in other countries,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wher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a more tolerant policy towards religion.  相似文献   

17.
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因素,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历来有信仰宗教的习俗。为了了解并掌握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要生源的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宗教观,本文以X民族大学大学生为样本,通过研究他们对宗教的性质、起源与发展、作用、宗教与文化的关系、中国宗教"五性"、邪教与分裂活动六个方面的认识来分析和讨论他们的宗教观。当前我国民族高校大学生普遍对宗教有着比较公允、客观、科学的认知,但也有少数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使大学生能够进一步客观、全面地认识宗教,今后要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普及宗教知识,加大党的宗教政策以及相关法规的宣传教育,使他们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认识宗教,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相似文献   

18.
傈僳族是一个跨国界民族,在中国、泰国、缅甸都有分布。泰国的傈僳族主要聚居在泰国北部的清迈、清莱两府。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泰国傈僳族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9.
青海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和多宗教并存的地区,生活在这块地域的各民族之间,不同宗教间,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宽容、发展与繁荣、合作与交融,共同营造的多民族长期和睦共处的民族关系;多种宗教始终相容共处的宗教氛围;各民族文化和而不同的文化传统,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青海奠定了坚实的民族基础,构筑了良好的社会氛围,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边疆地区的职业教育事业迅猛发展,但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妇女职业教育相对滞后。对边疆少数民族妇女进行职业教育是实现边疆精准脱贫和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目前,边疆少数民族妇女职业教育存在内容缺乏创新、形式单一、教育范围狭窄的问题。在对大量文献收集及分析的基础上,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层面给予边疆少数民族妇女职业教育方面的扶持和优惠,使得边疆少数民族妇女职业教育内容具有创新性、形式更加丰富、受教育对象更多,从而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妇女各方面的可行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水平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