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写诗作文,既不能啰嗦,也不能苟简,而应力求简练。明朝冯梦龙的《古今谭概》里引有这样一首诗:秀才学伯是生员,好睡贪鼾只爱眠;浅陋荒疏无学术,龙钟衰朽驻高年。这首诗念来顺口,听来顺耳,可是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每句诗都有三重复的现象。像“秀才”就是“学伯”、生员”;“好睡”就是“贪鼾”亦  相似文献   

2.
病句奇诗     
传说北宋曾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诗人,他曾特意写过两首句句犯重复、累赘毛病的诗。其诗为:其一宿山房即事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半夜三更子时分,杜鹃谢豹子规啼。其二咏老儒秀才学伯是生员,好睡贪鼾只爱眠,  相似文献   

3.
《枫桥夜泊》这首诗我教过好多遍了,每次都感到“对愁眠”的“对”字很难落实。“对”是朝着、面对的意思。如把“对愁眠”解作面对着忧愁睡眠显然是说不通的。我查了一下“教参”,“教参”只说,“诗人睡在船中,看见江边  相似文献   

4.
徐梓 《中国教师》2009,(3):28-29
<正>明清时期,"秀才"有特定的所指,就是那些通过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学习的学生。相对于中央官学,府、州、县学是地方官学,在古代也称邑庠,学生也称为庠生。从唐朝起,地方官学的学生,因为有一定的员额,所以都被称之为生员,如同职官有一定的员额而称官员一样。秀才就是社会上对庠生或生员的俗称。  相似文献   

5.
<正>从前有个老实人,不懂得丈人说客套话的意思。有一天,他向一位秀才请教:"‘令尊’二字是啥意思?"秀才看他没什么学问,便耍他说:"这‘令尊’二字是称呼人家儿子的。"说完,秀才暗暗得意,掩嘴而笑。老实人信以为真,便回问秀才:"你有几个令尊?"秀才闻听此言,非常生  相似文献   

6.
徐梓 《中国教师》2009,(1):35-36
<正>"秀才"一词,不仅在历史上广为应用,而且在今天我们依然耳熟能详。《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秀才有两层意思,一是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二是泛指读书人。这一解释是正确的,但很不完善,不足以反映这个词涵义的变迁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正>朱光潜先生说,"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意思是要从作品中发现诗意,获得审美的愉悦。语文教学可以借用这个说法,一节好的课要当作一首诗看。这就要求教师把上课当作诗来写,让语文课堂富有诗意,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之美。什么是诗意?严羽《沧浪诗话》中说,"诗者,吟咏情性也。"表现在语文课堂,需要教师引领学生体悟客体(文本)情性,从而表达主体(师生)情性。从情性获  相似文献   

8.
有个故事说,从前有四个秀才,都是吟诗高手.一天碰到一起,要做一首咏景诗,决定各吟一句,联成一首.每个人单独做诗就够好的,四个人合作岂不更好!秀才甲起句说:“阳春白日风花香”,秀才乙紧接说:“绿树浓荫夏日长”,秀才丙按作诗要求来了个转折:“长风万里送秋雁”,最后秀才丁结束全诗:“塞北江南尽银妆”.吟罢,四人得意非凡,连声自赞曰:“好诗好诗.”只听旁边一位老者吟道:“字字珠玑如断线,春夏秋冬不相连:此篇若能称佳作,李杜泉台亦唤天!”确实如此,四秀才的咏景诗咏的是什么景?地地道道的四不象,四句话把四时景色说全了,这要算好诗,李白、杜甫九泉之下只有徒唤“天晓得”了!  相似文献   

9.
<正>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王阳明有一首诗":饥来吃饭倦来眠,唯此修行玄又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偏向身外觅神仙。"比他大两岁的风流才子唐伯虎也有一首诗":不炼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镜里形骸春共老,灯前夫妇月同圆。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两位古人处在同一时代,但人生境遇迥然不同:王阳明功成名就,唐伯虎则命运多舛。然而,他  相似文献   

10.
《辅导员》2011,(Z2):20
【闲言碎语】相传唐朝诗人白居易每作一首新诗都念给家里的老保姆听,他对老保姆说:"这类诗,如果街市上的人听不明白它的意思,那么写了也没有意思。我先读给你听听。"说完,他将诗缓缓地念了一遍。老保姆一边听  相似文献   

11.
李子亭  张港 《现代语文》2007,(3):120-120
现在,成语"学富五车"是形容人的学问大,读书多,"五车"就是说,人有五车书.其实,这个成语原来并不是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12.
题目一我是……阅读下面这首短诗,按要求作文。我是……山羊说:"我是哲学家。" 袋鼠说:"我是拳王。" 斑马说:"我是健康活泼的英国皇家水兵。" 狮子说:"我是狮子。" 请根据这首诗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13.
米芾小时候学写字学了三年,仍写不好。他听说一位赴京赶考的秀才写得一手好字,便跑去请教。可秀才说:"拜师可以,但得买我五两银子一张的纸。"米芾先是犹豫不决,但他求学心切,便借了钱,买了一张纸,回家练字。  相似文献   

14.
今天我们所说的“睡觉”是“进入睡眠状态”的意思,而古代说“睡觉”却是睡醒的意思。唐代白居易的感伤诗名篇《长恨歌》中有这样两句:“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其中“睡觉”就是指睡醒。在古代,与所说“睡觉”有关的词,除“睡”、“觉”以外,主要还有:卧、寝、寑、寐、眠等等。  相似文献   

15.
"M"代表她所给予我的无数,"O"的意思是她在日渐老去,"T"是她为抚育我洒下的泪,"H"指她有金子般的心灵,"E"就是她的眼睛,里面洋溢着爱的光芒,  相似文献   

16.
<正>白居易辑《白氏长庆集》成,曾附诗一首:"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在《长恨歌》(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个疑问,就是前句的"风情"究竟该当何解?是男女相爱之情,还是美刺教化的国风精神?这关乎文章主旨,值得讨论。一、关于对"男女爱情"之说的辩驳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写道:"听说世上男贪女爱,谓之风情。"依此说,"风情"便是男女相爱之情了。南唐李煜《柳枝》词:"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芳魂感旧游"、宋柳永《雨霖铃》词:"便纵有  相似文献   

17.
成语"大腹便便"意思是说肚子大,很肥满,"便"读"pián".典出《后汉书·文苑列传·边韶传》,说的是东汉桓帝时,有个博学多知的教书先生,姓边名韶字孝先(官至尚书令),他早年教书时,因才思敏捷又善辩,写得一手好文章而名闻遐迩.他办了一处学馆,先后招收了几百名学生,尽力传授知识.他有个爱打瞌睡的习惯,经常在白天挺着个大肚皮躺在讲台上睡觉,学生看了偷着笑他.  相似文献   

18.
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且"问".问"从何来?从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学识.明朝学者陈献章说:"学贵置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  相似文献   

19.
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且"问".问"从何来?从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学识.明朝学者陈献章说:"学贵置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  相似文献   

20.
翁方纲论诗作诗 ,俱仗八股和学问为利器。其“肌理说”与乾嘉之学、八股之学、桐城派文论大有相通之处 ,且有修正“格调说”、“神韵说”之意。其诗最大的失误不在于以学问为诗 ,而是缺乏诗情 ,艺术表现呆板 ,原因是缺乏诗才 ,学诗太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