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江苏宿迁所进行的医疗体制改革,一直被视为医改“市场派”的代表,也是医改“政府派”们一直批评的一个焦点。最近李玲教授的一份调查报告.使人们再次关注宿迁[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摄取角度是调查报告的关键,怎样选择角度呢?笔者认为要做到“新”、“小”、“深”。一、角度要“新”,就是选择事情要典型,要及时准确。调查报告的生命力就在于新,及时掌握“气候”,见事早,发出快,而且又有一定的质量、那就会有生命力;对于“冷门”题材,独辟蹊径,也会以其独特角度取胜,这也是新。二、角度要“小”,有些同志写调查报告总喜欢写得全面一些,角度搞得大一些,以为这样的调查报告,宏观指导强一些。其实,角度选得太大,难以把握,容易写得杂乱,条理不清,易犯什么都谈、而又什么都谈不透的毛病,从而从根本上失去  相似文献   

3.
庄丽  俞天颖 《中国广播》2004,(12):46-48
北京时间2004年7月22日午夜23:30(美国东部时间7月22日上午11:30),负责调查“9·11”事件的美国独立调查委员会在华盛顿正式发表最后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由于完成调查报告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因此调查报告的正式公布备受世人关注,各媒体更是对此事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报道,以期在这场新闻大战中广泛赢得受众。  相似文献   

4.
2005年底,有媒体公布了“北京中关村知识分子平均死亡年龄为70.27岁”的调查报告(以下简称“70岁调查”),该报告一经发布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就在几年前.一篇相同主题的调查报告说,北京中关村知识分子的平均死亡年龄是53134岁(以下简称“53岁调查”),当时该报告刚出炉就被多家媒体竞相转载。这两份调查报告的结果相去甚远,一个“70岁”,一个“53岁”,难道仅仅几年间中国的知识分子就得到了“延年益寿”的秘方?这样的解释显然难以让人信服。那么到底哪一份调查报告的结果可信呢?  相似文献   

5.
张玲 《档案管理》2023,(4):115-117
统计2007年—2022年《档案管理》2880条文章被引证情况及354篇调查报告相关数据,对调查报告载文量、作者、研究主题、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被引证情况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通过与李兴利“《档案管理》调查报告统计分析”比较,得出16年来《档案管理》发表调查报告的一些发展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6.
王冰 《新闻实践》2013,(8):20-22
每年6月,有关高考的话题,对都市类报纸而言,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而在今年6月的这场“新闻战”中,温州都市报策划的“记者报名参加高考进行体验式报道”,最终“自我喊停”,文章没有见报。就此引发的一些话题,值得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关注一线新闻记者的生存质量是近一段时间逐渐被关注的话题,伴随一系列关于媒介工作人员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媒介内部开始关注这个自身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两个发人深省的调查报告作为新闻传播学界的旗帜人物,陈力丹在《2004年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二个新鲜话题》一文的第一部分便提出“两个新闻从业人员的调查报告发人深省”。文中该部分引用2003年新浪网“媒体从业人员工作生活状况”网络问卷调查报告的结果,用陈力丹本人的话讲“,尽管网上调查难以代表整体,但是调查的结果还是不能不让人震惊”。在另一份《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8.
我的案头常有各种调研资料、 研究报告之类的文件需要阅读。劳动节放了几天假,竟又摞起了一堆。其中有一份上海市新闻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抽样调查报告,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口气读下来,深感“无冕之王”的健康着实令人担忧。 若是作为一份专业的医学研究报告,则这份调查报告显然有不足之处,如缺少其他职业人群的对照研究、疾病诊断的细节描述等。但这并不妨碍引起人们对这一严重问题的关注。关注的结果应该是找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作为一个医生,我能做的便是给我们的“无冕之王”提一点小小的建议。 有病要治,勿厌其烦 时下各大医院人…  相似文献   

9.
吴薇 《声屏世界》2005,(11):54-55
健康是大众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是百姓的第一需要,国家教育部一项《世纪之交中国城镇电视观众需求变化及其对策》的调查报告显示:拥有“潜在收视群”第一位的节目就是科教健康卫生节目,高达40.6%。日本NHK放送文化研究调查表明,日本观众希望看到“对日常生活有用的节目”第一位的也是防病健康类,达37.5%.  相似文献   

10.
张允若 《新闻记者》2001,(11):53-55
本刊今年第6期“新闻调查档案”专栏发表了张国良、李本乾、李明伟撰写的调查报告《中国传媒“议题设置功能”现状分析》 ,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浙江大学新闻学院张允若教授给本刊发来专稿 ,对这份调查报告给予好评 ,并加以深入解读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陈颖 《视听纵横》2003,(3):58-59
近来,围绕“非典”的报道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透过非典型肺炎事件,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静下心来慢慢思考。作为新闻媒体,在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面前,应当发挥怎样的功能,承担怎样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刘果 《中国编辑》2005,(5):46-47
“未来编辑杯”衙文竞赛的参加者,是高等院校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两年一届,2004年举办的是第四届。这一届征文的主题,是面向出版活动的一份调查报告。这个主题得到了热烈地响应。院校推荐参评的文章共有116篇之多。这本文集共收获奖文章39篇,涉及出版活动的很多方面。一篇文章就是一份调查报告。每份调查报告都有可取之处。这本文集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关出版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信息。更为重要的是,这本文集还告诉我们,大学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3.
目录学:困局与希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作为图书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目录学研究出现困局,笔者提出了一些值得学界关注的问题,“揭示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语)  相似文献   

14.
"鼠标下的德性"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云倩 《今传媒》2004,(Z1):69-70
Internet赢得“年轻的网络”之称,其所指似乎不言自明一一与其他的传统媒体相比,作为第四媒体,网络面世和发展的历程最为短暂。实际的情形是,更有深意的一层蕴涵却常常被忽略:网络用户的主体集中在年轻一代,而且还在不断吸引更多年轻的“眼球”。这一点从我国上网用户的年龄构成比例上可以得到证实。 据2 0 04年7月CNN I C发布的第1 4 次互联网调查报告,我国目前网民数量有8700万人,其中18-24岁的用户比例最高,达到 36.8%。而该机构 2002年7月的调查报告也显示,24岁以下青少年用户占了用户总数的一半以上。更值得特别关注的是,18 岁…  相似文献   

15.
公衍磊 《大观周刊》2011,(51):49-49
“城市白领”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白领阶层”的人数不断增加。而属于这一群体的特殊问题也更加的凸显。其中,白领阶层的高单身率就是一个值得我们去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找出一些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1998年9月间,引起全球关注的最大新闻无疑是“克林顿性丑闻”案的突破性进展。9月9日,独立检察官斯塔尔将完成的调查报告移交国会。9月11日,众议院以363票比63票的表决结果,决定公开调查报告,随即调查报告在华盛顿时间9月12日下午2时20分首先通...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新闻奖评选的几个问题赵振宇编者按:“中国新闻奖”是新闻界一项重大的评奖活动。如何更好地发挥这项评奖活动的导向作用,本文提出了一些值得同行们关注的问题,我们特予刊登,以供大家讨论研究。文意尽量保留了原貌,只做了稍许文字修改。。从全国好新闻评选到...  相似文献   

18.
调查报告是报纸、广播常见的一种文体。它是“就某一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进行专题调查研究的报道”。 调查报告从内容上分,有反映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推广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揭露社会问题的调查报告、介绍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等;从形式上分,有调查报告、专题调查、调查、调查附记等多种。 调查报告的写作过程大体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黄一钢 《新闻实践》2005,(12):43-44
媒体责任和记者职业精神的培养,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记者如何保持对国家、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从而赢得媒体的公信力。 今年8月底9月初,杭城媒体有关“宝石山上有宝石”的报道,引起了业界的关注,从中引发的一些问题,值得媒介人士深思。 8月23日,杭州一家报纸刊出了一篇独家报道《宝石山上真有宝石》。引起不少市民和游客上山采“宝”,使宝石山“遭到了一次  相似文献   

20.
刘斌 《新闻记者》2006,(12):14-16
今年7月3日至8日,解放日报连续6天在头版“解放调查”专栏中,推出“金山廊下纪事”系列调查报告.系统介绍金山区廊下镇建设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的创新实践和有效探索,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也受到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有专家认为,这组系列调查,题材选择生动典型,主题提炼鲜明深刻,读来引人入胜,是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实“三贴近”原则的用功、用心、用情、用力之作,解放日报这次组织的“解放调查”是成功的。也有专家指出,“解放调查”这种深入调研的作风值得鼓励和提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