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作文三级训练体系实验(研究)联合体”是在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领导下从事作文教改专题联合实验的一个民间科研团体,它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针,志在研究作文教学科学化问题,在中学开展“作文观察——分析——表达”三级训练体系的联合实验,探索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观察——分析——表达”三种基本能力的训练体系,原是北京师院高原老师与北京月坛中学刘  相似文献   

2.
<正>作文“观察——分析——表达”三级训练体系,是我们提出与实验的一个新型的初中作文训练体系。自1977年在北京月坛中学实验以来,得到了语文界广泛的重视。目前,在我国已有两千多个教学班正在进行这一体系的联合实验。作为一个“体系”的正式提出,见《光明日报》1981年10月14日发表的《对作文教学的序的探讨》一文。当时“简称为作文的‘三基’训练体系”(“三基”,即观察、分析、表达三项基本能力)。1983年在《河南教育》第六期介绍此体系时,改称为“作文三级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3.
作文三级训练体系是北京月坛中学特级教师刘朏朏和北京师范学院高原教授提出的一种新的作文教学体系。该体系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以学生作文心理发展规律为依据,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为目标,对初中生进行阶段的作文全程训练。分“观察——分析——表达”三级。一级(初一)着重培养观察能力,采用观察日记与观察笔记的训练方式,侧重练习记叙和描写;二级(初二)着重培养分析能力,采用分析笔记的训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老师的难题,尤其是新执教的同志更觉得心中无数。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是随意的。俗话说,作文教学是天才教学。作文教学很玄,几乎无“序”可循。但是最近几年,情况大有变化,前前后后出现了好几种有代表性的作文训练体系。一神是“三段九法”作文训练体系。三段,即讲读课文之前的“课前阶段”,讲课当中的“课中阶段”和课文读了之后的“课后阶段”。每一阶段里都有三种做法,共九种做法。是读写结合型的一种训练体系。另一种是能力训练型的“作文三级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5.
作文“观察——分析——表达”三级训练体系,是北京师范学院分院高原副教授与北京月坛中学刘朏朏特级教师提出与实验的一个新型的初中作文训练体系。自1977年在北京月坛中学实验以来,受到语文界广泛的重视。目前,参加实验的学校,除台湾外,遍及全国各地,实验班超过了6000个,实验老师达到3500多人,在香港、马来西亚也有一些热心的老师进行实验。“作文三级训练体系”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作文三级训练”是指在初中阶段开展作文“观察——分析——表达”三种基本能力的系统训练。这原是北京月坛中学教师刘朏朏与北京师院教师高原提出与实验的作文教学体系。固原三中初中部有两个班从1984年——1987年使用了《实验课本》。 固原三中原是本县城4所中学中最落后的一所。历年来都是招进低分学生,送出去仍是低分学生。中考语文平均成绩,在全县30多所中学中,经常排在第20名以后。1984年固原县教研室决定搞“作文三级训练”实验班。为了寻找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途径,三中主动承担了这项实验。1987年这两个实验班在全自治区统考和高中招生考试中,语文单科成绩都跃居固原县第一。这是三中建校以来从未取得过的好成绩。主要原因不能不归于“作文三级训练”。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五年七月三十日——八月四日,我们赴京参加了《作文三级训练联合体》会议,系统地聆听了高原、刘(月出)(月出)老师“作文三级训练体系”讲学,受到很大启发.当时我订购了作文三级训练《实验课本》一百多册,回宁后,于一九八五年秋开始,在我校高一(两个班)初一(三个班)中进行实验.下面是我们一年来的实验体会.1.摆好作文三级训练与教统编教材的关系:有人担心,教统编教材,又要进行系统的作文训练,时间可能不够用.实际不然,如初一每册统编课本为30课,每课平均2.5课时,为75课时,占全学期三分之(?)教学时数,剩下的时间可用于教《实验课本》.当然为适应作文三级训练,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三段制”,即:第一节课介绍作者,背  相似文献   

8.
“作文‘观察—分析—表达’三级训练体系”是全国中语会作文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原副教授和全国中语会理事刘朏朏老师共同摸索创造出的一套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的作文教学新体系。这个作文教学新体系,从1977年开始实验以来,引起了全国专家和同行们的注意。全国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均有同行们参加这个新体系的实验,到目前为止,实验教学班在全国拥有两千个以上,巳自然形成了一个作文三级训练体系的实验研究联合体。  相似文献   

9.
“作文三级训练体系”,在我国语文教育界颇具影响。它的创立者刘朏朏、高原老师,自1977年进行教学改革以来,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作文教学思想,为语文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课题。一、写作活动,写作主体——作文教学理论研究的根本对象。我国传统的作文教学理论,是以写作活动的终极产品——文章为研究对象的。重视对文章结构与技法的静态分析,强调“根据科学方法研究文章构造之原则,令学者对于作文技术得有规矩准绳以为上达之基础。”①重视读写结合,把由读文到写文的过程,视为作文训练的全过程。认为“摹体以定习,因性以练才,文之司南,用此道也”。②于是就形成了在模仿的基础上,以文体知识和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角色活动作文三级训练实验的全称是 :小学生主体角色——客体角色——社交角色交际作文三级训练实验。它是我们在全面了解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经过三年多的跟踪调查研究后 ,运用学习科学的迁移规律逐步构建起来的小学作文教学整体改革的全新体系。一、实验的全新理念“角色”原指戏剧或影视中演员饰演的剧中人 ,也可以比喻生活中某个阶层或某种类型的人。从广义上理解 ,在社会生活的大舞台中 ,每个人所处的地位、岗位、身份千差万别 ,各有各的社会角色、生活角色、岗位角色 ,但每个人的社会角色也随着环境的不同而发生…  相似文献   

11.
钟真祥 《现代语文》2008,(4):109-109
一、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的协同训练的理论基础 口头作文是指在作文领域内的表达训练,是在一般说话基础上培养学生具有出口成章能力的训练;书面作文是运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传输信息,是人们重要的交际方式之一。现代作文心理学研究指出,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的本质区别是前者由思维到表达只经过二级转换,而后者由思维到表达却经过三级转换。口头作文的转换路径是“思维——内部语言——表达”,书面作文的转换路径是“思维——内部语言——过滤加工——表达”。  相似文献   

12.
作文训练——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这里有看不完的风景,这里有掘不尽的宝藏。作文教学研究如登山,愈往上走道路愈险,风景亦愈旖旎。——这是笔者在几种作文训练体系的探究中获得的感悟。第一道风景:文本训练体系认识此体系的时间是在我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十年里头。那时,心里想的除了要教好作文,还要教好作文。凭着年轻气盛,趁着文学冲动,靠着满腔热情,从早到晚使劲地往文章里钻。作文课堂上始终不离两个字:一是“文”——读“文”、说“文”、析“文”、悟“文”、改“文”、写“文”;二是“法”——说“法”、悟“法”、设“法”、效“法”、…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尺度 ,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作文素质的主要方式。近 2 0年来 ,不少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呕心沥血 ,进行了作文教学改革 ,研究出种种方案。如按常用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依次训练体系 ,观察———分析———表达三级训练体系 ,作文分格训练体系 ,显示作文教改的勃勃生机。这些研究对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和效率 ,不同程度地起了作用。但是 ,初中生的作文仍不尽人意 ;虚假拔高 ,缺乏真实性 ;空洞无物 ,缺乏生动性 ;千篇一律 ,缺乏灵活性 ;作文教学“少、费、差、慢”现象仍然存在。究其根源 ,在于过分重视作文本体…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开展“作文‘观察-分析-表达’三级训练体系”的实验、研究,北京师范学院分院副教授高原与北京月坛中学教师(本刊通讯员)刘朏朏在寒假期间举办了一届作文三级训练体系实验研究班。参加这一活动的  相似文献   

15.
小学作文教学是一个长期有序的训练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成为发展学生素质的过程。一、构建训练有序的目标体系是提高作文警学质量的关键为了克服作文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我们必须构建一个训练有序的目标体系,这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关镇。我们在构建作文教学的目标体系时,必须从“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两个方面来考虑。那么,如何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构建作文教学的目标体系呢?我认为,一个训练有序的作文目标体系,应从年段特点、训练内容和要求、训练的形式,认识事物的要求几方面来确定。(具体目标略)二、探求形式…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学作文教学 ,不少有志于改革的教育工作者作出了不懈的探索 ,截至《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义务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高中课标》) (《义务课标》和《高中课标》总称《课标》)颁布 ,已经涌现出十几种中学作文教学改革方法 ,如钱梦龙的“模仿———创造”训练体系、杨初春的“快速作文教学法”、刘、高原的“三级训练体系”、章熊的“语言———思维”训练教学法和周蕴玉、于漪的“文体为纬 ,过程为经”体系等等。不一而足的“作文法”尚不能很好地从根本上解决当今中学作文教学的随…  相似文献   

17.
从1980学年开始,我县部分初中实验了北京月坛中学刘朏朏老师和北京师院分院高原副教授所创造的“视察—分析——表达作文三级训练体系”。现简要谈谈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和评价了“作文三级训练体系”,认为这一体系纠正了传统作文教学中只片面追求学生表达能力培养的做法,强调认识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文章还通过事例说明,这一体系对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大面积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一种成功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正>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传统经验主张多读多写,强调模仿、体会、摸索,重在训练学生的“写”功。刘胐胐、高原老师通过教学实践和调查,发现学生作文水平难以提高的症结主要的并非不知道怎样写,而是不知道写什么,是思路狭窄,认识问题肤浅。他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出发,经过反复实验,提出了“认识能力先于表达能力,以认识能力提高带动表达能力提高”的作文教学主张,创立了“观察——分析——表达”三级作文训练体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五段式”作文训练体系是烟台市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反复实践而形成的实验课题。该课题被山东省教委列为重点推广的十项教改成果之一。现就“五段式”作文训练体系结构、各段教学任务以及与传统作文教学方法相比较所显示的优势等方面进行简单的介绍,以期为改进作文教学方法,推广先进教研经验,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一点信息。一、“五段式”作文训练体系结构及各段主要教学任务“五段式”作文训练体系是把一次作文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五个课型:准备酝酿课、试写初稿课、评议例文课、自行修改课、鉴赏总结课。准备酝酿课是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