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后现代女权主义视角阐释巴斯妇主体性建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斯妇是英国诗人杰弗雷·乔叟名作<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巴斯妇序言>和<巴斯妇故事>的主人公.十二岁嫁人、五次结婚.在婚姻中,她利用女人的肉体功能和男人的弱点迫使男人交出土地和财产、在家庭生活中处于从属地位、心甘情愿地处于无声状态,从而,建立女性在经济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以及以身体和个体经验为基础的话语体系.在后现代全球化时代,巴斯妇以内体商业化、政治化和话语化为特征的主体性建构模式值得质疑.  相似文献   

2.
《坎特伯雷故事集》是文艺复兴前期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这部书的作者是乔叟,他是英国人,被称作“英国诗歌之父”。这部作品是用诗的形式写成的小说,也叫“诗体小说”。乔叟生活在十四世纪,老爸是伦敦卖酒的商人,家庭很富有,但他没有继承老爸的事业,而是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有  相似文献   

3.
对中世纪英国作家乔叟的作品的女性人物予以分析,探讨了这些女性形象的特点以及它们与时代的一致性。通过分析表明,乔叟作品中的女性展现出来以不贞、多言等负面形象为主;这一形象与中世纪男性主流社会对女性的观点是一致的。作品中关于女性的描述还体现出了乔叟作为其时代进步作家的代表对理性与人性的思考以及对更美好未来的期待。  相似文献   

4.
人文主义思想在14世纪后期的英国已经出现和传播;乔叟是英国著名的人文主义者;英国新兴的资产阶段和市民阶段是孕育乔叟人文主义思想的“沃土”;而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则指引了乔叟,使他最终冲破了中世纪的束缚而步入近代,成为英国文艺复兴运动的伟大先驱,乔叟在中世纪的英国与文艺复兴之间,担当了承上启下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5.
西方学者对乔叟的妇女观一直颇感兴趣且对此争论不休。许多论者认为乔叟对女性抱有同情,而另外一些论者坚称诗人的女性人物受到了男权主义的厌女传统影响。中国学者对乔叟的女性人物或女性主义研究解读仍有待深入。乔叟的妇女观是复杂和不断发展的。首先他受到所承继的文学传统、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影响。对女性人物带有歧视。另外,诗人对当时女性社会地位和生存境遇的关注使他塑造出巴斯妇人这样表现出新特征的形象。巴斯妇人是诗人和周围世界、诗人和自身理想的“沟通”。  相似文献   

6.
在教科书和文学史上,人们总认为英国文学史是从乔叟或者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其实,这实在是一种错误。五世纪前英伦三岛上生活着的民族的文学姑且不论,即使从英格鲁—撒克逊征服算起(449年),英国文学也有1500年历史。把乔叟当作英国文学之父,他的生活活动又是在1340—1400年之间,那么就等于忽略了八个多世纪的英国文学!若从文艺复兴时  相似文献   

7.
西方的人文主义以及其所引发的文艺复兴并非是激进的社会革命,而更是一场艺术运动,标志着西方思想的美学转向和语言转向。英国乔叟的短篇小说集《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女修道士的故事》综合体现了乔叟的人文主义思想,即对灵知、欲望和语言这三者的共同强调。  相似文献   

8.
克里斯托弗·马洛是莎士比亚以前英国重要的戏剧家,他在多部作品中塑造的时代巨人形象及无韵体诗剧形式对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特别是莎士比亚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马洛对英国戏剧的贡献巨大,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的真正创始人。  相似文献   

9.
14至16世纪在欧洲大陆掀起的文艺复兴运动,造就了一批“用舌和笔”战斗的文人英雄:但丁、卜伽丘、拉伯雷等等.正如但丁对意大利文学的贡献一样,在英国也出现了一位对英国文学作出特殊贡献的杰出作家,被誉为“英国诗歌之父”、英国新文学语言的始祖、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位代表,他就是杰弗雷·乔叟(GeofreyChaucer)(1340?-1400)。乔叟在英国文学史上是莎士比亚以前最伟大的诗人,是第一个赢得世界声誉的作家。14世纪末叶英国废除了农奴制,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正是在这个社会大变革的年代里,在开始被及英伦三岛的文艺复兴运…  相似文献   

10.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戏剧家,从他的作品可以透视英国当时人文中义精神。戏剧里的语言、形象以及性格、人物人文主义精神都能反映出文艺复兴时的英国文学方方面面,从中我们也能了解英语文学中莎士比亚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1.
《坎特伯雷故事》是"英语诗歌之父"乔叟在其诗歌创作成熟时期的一部经典之作,这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文学杰作不仅集中体现出诗人精湛的创作手法和多样的表现方法,其蕴涵丰富的内容和对人性和社会关系本质的深刻剖析,充分再现十四世纪英国的社会现实图景。本文针对作品中存在的体裁多样化特征进行梳理和探究,以厘清乔叟诗歌叙事艺术手法的源流和创新,进一步理解乔叟文学创作的文化多样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梁素素 《时代教育》2012,(13):96-97
英国文学源远流长,而杰弗里.乔叟则是英国中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也是英国民族文学的奠基者,他的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由于其生动地描绘了十四世纪英国各阶层人物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及其精神风貌,成为了英国中世纪第一部堪称完美的杰作,也奠定了乔叟在英国文学上的地位,而作家通过对《坎特伯雷故事集》中不同人物及他们所叙述的故事的生动描写,打破了之前宗教对人们精神及人性的束缚,宣扬了人文主义的人生观点和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13.
梅琳 《林区教学》2013,(1):66-67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巨匠。在文学创作中,他最擅长的是戏剧创作。《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是他戏剧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四部,有"四大悲剧"之美誉。选取其中的一部戏剧——《哈姆雷特》,对其主人公哈姆雷特进行形象分析,并具体阐述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4.
乔叟是英国的著名诗人,他开创了英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是最早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作家。本文结合作者的作品,对其人文主义思想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篇论文主要是分析乔叟笔下的巴思妇人的性属问题.她是英国诗歌之父一乔叟笔下成功塑造的一个妇女人物形象.她追求独立,她是希望得到更多的公平权利来控制她的丈夫的女子.她一直都想要控制自己的命运.她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性属角色的反抗者.这一概念在她生活的那个年代是超前的,所以这位作家都为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位妇女的形象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与社会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里,女性形象通过逻辑话语、沉默、闲谈和诅咒的言语行为来表达自我、追寻身份。这表明乔叟虽处于十四世纪厌女情节严重的英国社会,他对于女性和女性的命运仍有深刻的同情和反思。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中那位来自巴思的寡妇所讲的故事中的人物艾莉森以及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说明虽然乔叟把艾莉林这个人物塑造得较为丰满,充满活力,与传统作品中苍白无力的女性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但由于乔叟所用的语言毕竟属于男权社会的语言,所以最终塑造的妇女形象还是不够公正。论文以此来说明群体的语言对个体思维的限制作用,以及传统的男权语言对妇女形象的贬低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为"英国诗歌之父",乔叟在英国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坎特伯雷故事》序诗的文本分析以及对乔叟家族与王室家族谱系历史学考证,本文认为乔叟文学创作与中世纪英语语言的发展、当时政治社会情绪高度一致,并形成了较大的影响。乔叟的成名也映证了语言文学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密切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乔叟是英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便是他对中世纪英国社会各阶层的个人解读,并通过此作品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磨坊主的故事”是组成本作品的一个小故事。本文欲从乔叟的创作动机,中世纪磨坊主的原型,以及本故事的体裁特点三个大方面来分析这篇故事,细化对于《坎特伯雷故事集》全文的解读。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福柯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疯癫"文学形象的有关论述和A.C布莱德雷对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实质的理解,审视了英国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四大悲剧里面的疯癫人物形象,探讨了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人物疯癫形象的种种起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中的疯癫主题取代死亡主题并不标志着一种断裂,而是标志着忧虑的内在转向。莎士比亚对疯癫意象的情有独钟和生动刻画也向我们展示了他对疯癫独特的审美观和对人性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