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电视新闻评论的通俗性由电视传播自身特征和目标受众特性决定。“传播者本位”的传播意识向“受众本位”进行转变,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目标受众包含各个层次,由于经济水平的不一、接受教育层次不同,会有一大批文化层次比较低、平均接受能力不很高的受众,要结合受众的实际情况、知识水平,用通俗的语言阐述深刻的观点,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评论的通俗性还可以用电视的画面语言、通过“讲故事”的手法和受众的现场参与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2.
教育电视受众工作概述夏振强一、传播效应及受众的地位从信息传播过程和传播学理论上讲,新闻传播机构及从事传播活动的人员被称为传播者,电视台及电视工作者就是传播者,而电视观众则为传播接受者或受众。在传播活动中,传播者与受众二者构成了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彼此...  相似文献   

3.
大众传播已经进入受众中心时代,电视媒体要树立现代受众意识,应在电视新闻传播中引入人文精神。同时,电视新闻传播要担负起传播人文精神的重任,从内容和形式上更好地为受众服务,并在人文精神的亲切和平视中实现引导、教育和整合的功能,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任何大众传播都包含着传播者讯息传递和受众的讯息接受形成的互动,包括行为的互动和心理的互动。传受关系就是传播者和受众互动的产物,而关系的性质、状态又会提升或削弱互动的质量和水平,所以大众传播的效果不仅取决于传播方、传播内容等因素,而且也取决于传受关系。我国现在正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和谐的传受关系也应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构成因素,因此,探索、构建和谐的传受关系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际传播工作体现出从传播者视角到受众视角转变的必然趋势。这就意味着,国际传播工作的目标要从做好内容,落实到受众的认知与行动的改变之上。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大节,做好春节文化的国际传播是在文明互鉴视域下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与良好品质的重要窗口。有鉴于此,以2024年春节文化的国际传播实践为例,分析春节的国际传播新进路,并提出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具体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教育新闻传播对教育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如传达教育信息,引导教育舆论;展示教育形势,提供工作经验;传播新理论、新知识、新观点,提升受众思维文化水平;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促进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的解决等。教育新闻传播的这种作用是由新闻传播致效功能所决定的。但是,当前教育新闻传播中还存在着诸多缺失,教育新闻传播者应该培养对受众的角色期待意识、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改善传播方式等来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7.
借助于传播学家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着重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及传播效果等五个要素探究青岛城市传播的现状,剖析青岛城市形象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立足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青岛城市形象传播提升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传播观念的不断深入,受众对传播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拟从细节的定义和细节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定位及其特征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这一角度入手.分析细节在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作用,以及细节对受众接收效果和传播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吴鹏 《文教资料》2011,(14):94-95
传播新闻是电视台最主要的功能。在传媒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新闻节目的质量更是电视台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之一。了解受众的状况是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的前提。若对受众进行分析,则势必要从我国社会的宏观状况入手。本文从社会发展、社会心理和社会需求等角度来分析我国受众,进而探讨其对电视新闻节目的需求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各种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电视媒体以及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面临全新挑战.要彻底改变目前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平庸、浮躁、媚俗以及错位的现状,重塑和提升主持人的角色艺术显得尤为重要,电视节目主持人要从受众认可、专业实践和文化积淀、新闻节目采编等方面提升角色艺术.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困局与发展方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由于电视新闻评论自身的定位不够准确,没有划清与电视新闻报道的界限,中国电视新闻评论逐渐被边缘化。电视新闻报导与电视新闻评论受众群是不同的,只有通过电视新闻评论的新闻故事化,完整而专业地讲述新闻故事,才能解决中国电视新闻评论发展目前所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学教育要大力增强四个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媒体机构对刚走出校门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一些毕业生颇多微词。电视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后首次进入电视台的比例始终不是很高。这就暴露出广播电视新闻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醒有关学校在构建电视新闻学知识和价值体系时,务必增强新闻意识、受众意识、媒介素养意识以及电视新闻的实战意识。  相似文献   

13.
新闻节目在电视台是发挥喉舌功能和引导舆论的主干节目,提高新闻节目质量,努力推出精品,是加强新闻宣传,繁荣电视事业的关键环节。因此,要在优化新闻节目整体结构上下功夫,要坚持创新与务实相结合,在办出特色上做章,使新闻节目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观众。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评论影响力是衡量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社会效应的重要指标。其中,收视率是影响力的外化与显在形式,公信力、思辨力、感染力是决定影响力的内在因素。要解决目前电视新闻评论影响力不足的问题,必须坚持正确导向和“用事实说话”的原则,区分目标受众的层次性,打造评论品牌,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作为传播媒介,报道新闻仍然是电视媒体的主要功能。新闻节目历来就是电视节目的主体,而且其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整个电视台的实力。随着电视栏目化的发展,新闻已经逐步渗透于各类电视节目中。集新闻、知识、服务与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节目样式成为一种新趋势。因此,节目编导愈具备新闻意识,节目的内容也就愈能贴近社会生活,愈受到观众的好评。探讨服务性电视新闻这个节目新样式的发展前景,有利于我们提高电视媒体信息传播的影响力,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电视新闻娱乐化已成为大众传播活动的潮流.同时,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也出现了电视新闻娱乐过度的现象,给社会、受众以及媒体自身都带来了负面影响.从电视新闻娱乐化的界定入手,深入分析电视新闻娱乐化应把握好公信力和人文关怀两方面的限度,以期对大众传播活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英语电视新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以其覆盖面广、内容新颖、时效性强等优势吸引大众。英语电视新闻具有内容丰富、传播的时效性强、图像与声音共同传播和语言形式的现代性等优势,因而在英语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注意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选择英语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与报道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场报道形声并茂,是最能体现电视特色的一种报道形式.它最具电视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深受电视观众欢迎,是需要大力提倡的电视新闻报道形式.电视记者要报道好现场,就要驾驭好现场,并要注重报道艺术,才能使现场报道节目成为与观众之间感情交流的桥梁与纽带.  相似文献   

19.
主要对电视新闻导语与纸媒体导语的差异做了阐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电视新闻导语强调"声画合一"的优势,纸媒导语传达信息则较平实;电视新闻导语强调的是"导入"作用,纸媒体导语则起到了导读的作用;电视新闻导语通俗易懂,纸媒体导语有趣生动;电视新闻导语能起到串联作用,而在纸媒体中则不需要有导语从中串联。  相似文献   

20.
地方台民生新闻这几年获得长足的发展,但同质化现象严重。存在节目定位、题材、报道角度、主持风格相同等问题。同质化新闻对丰富性和多样性是一种损害,同一传媒集团下的同质化竞争无异于内耗。为提高收视率,易导致民生新闻的低俗化现象越来越泛滥。民生新闻要避免同质化必须创新,要明确定位,进行差异化经营,加强品牌维护,为观众量身定做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