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创造出“教得灵活、学得轻松”的教学氛围,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语文教学中,我抓住了“重基础知识教育、重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这一基础环节,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相似文献   

2.
初二物理“电学”“光学”内容,物理概念抽象,电路图、光路图变化多端,使教师的教学难度加大,耗时多,可谓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而“口诀”、“顺口溜”的出现,使学生掌握知识变得轻松、简单,学习也变得快乐而有趣.  相似文献   

3.
郑志湖 《宁夏教育》2008,(10):79-79
新课程提出了“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观,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这里的“学”,一是指学生是否学得轻松,学得自主,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二是指有没有学会,有没有会学,主要指教学的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论教”主要是从情绪、交往、思维、目标达成的四大状态来评价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李淑金 《成才之路》2010,(15):42-42
文言文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一直是学生学起来头疼、教师教起来犯难的“硬骨头”。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文言文?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反思,最后发现——文言文的教学之路应是教得“趣”、练得“实”。让“实”与“趣”比翼齐飞。  相似文献   

5.
教数学不容易,教好数学更不容易,把数学教得精彩是一条漫长的路,而把数学教得轻松有趣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老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十分重视“做”在教学中的作用,认为“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这一理论留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要在做上教,做上学。”  相似文献   

7.
去年听了一位省教坛新星老师执教《云南的歌会》,至今记忆犹新。他教得潇洒、大气,犹如“闲庭信步”;学生学得轻松,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相似文献   

8.
目前,全国各地高校都在积极探讨学生参与评估的教学质量体系。其中,高校“两课”教学要迎接“教得怎样,学生说了算”的挑战,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强化课堂教学,重视教学改革,优化师资结构,改进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管理,努力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机智。唯有“教师教得活”,学生方能“学得乐、学有成”。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进而以“活教”促“乐学”的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10.
语言大师吕叔湘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实践证明:教师教得活,学生才能学得活、用得话。那么怎样才能“活”呢?我认为应从“新”上着手。  相似文献   

11.
夏厚德 《考试周刊》2011,(85):131-132
“友善用脑”能给学生带来自信,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让他们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本文主要阐述了“友善用脑”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及应用过程中的一些注意点。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习作教学实践中引进“玩”的教学元素,尝试“游戏”教学,让学生在“玩中说”、在“玩中写”,给学生创设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巧妙地消除学生的习作焦虑,同时相机进行一些习作技法的指导与训练,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把教、学、玩融为一体,致力于提高习作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3.
写作教学可以分成“硬”、“软”两种类型。“硬”的写作教学最主要的是基于经验性的传递上的教学。“软”的写作教学强调写作之前的思维能力的开发诱导,主张写作时的感情的冲动所带来的积极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逻辑力、操作力和创造力,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不间断的知识迁移。教“软”的写作要比教“硬”的写作相对要难。  相似文献   

14.
刘冰洁  支启军 《物理教师》2023,(11):17-19+24
“三教”理念是吕传汉教授提出“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的教学理念.以“楞次定律”的教学设计为主要内容,基于“三教”理念,以关注学生的思考、体验、表达为核心进行教学设计,为广大教师的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个性化教学”包括“个性化教”和“个性化学”。“个性化教”,这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广博的知识,还要善于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的知识准确把握学生的差异性以及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个性化学”,先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相似文献   

16.
柴可强 《教师》2011,(1):82-82
在语文教学里。由于对教与学的关系认识得不完整.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两者割裂开来。传统的做法是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教与学成为一种知识的传授关系。反映到教学方法上,就表现为注入式的教学。“讲”和“教”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用不着讲”“用不着教”才是教学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7.
刘芳 《青海教育》2006,(7):47-48
识字教学是目前小学低年级语教学中大家都在探索的一项课题。本人也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借鉴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教学实践运用,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效益,而且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趣。但本人觉得识字教学不能只在一节课的40分钟之内,要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使学生加强记忆。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到:“教”并不困难,“学”也不是问题,关键是如何让学生做到“学而不忘”、“学而有用”,从而真正达到识字教学的目的。下面,本人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粗浅地谈几点关于识字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直观性原则是教学的八大原则之一。现结合九年义务教育小语教材第四册 ,归类识字中关于“数量词”的教学 ,谈谈其直观教学的具体体现。我在备课时结合教材、“大纲”及学生实际 ,发现本课教学重难点有三个 :第一 ,数量词的概念 ;第二 ,纠正习惯上用错的数量词 ;第三 ,数量词的实际运用。要突破以上难点 ,达成教学目标 ,用传统的讲授法 ,学生难以理解 ,学得苦。于是 ,我在“直观”上做文章 ,使得这堂课的教学轻松和谐 ,知识掌握牢固。其具体操作如下 :一、导入直观上课时 ,我手拿一支粉笔 ,问 :“同学们 ,老师手里拿着三支粉笔 ,对吗 ?”学生…  相似文献   

19.
宁波 《甘肃教育》2005,(5):29-29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最严重、最普遍的问题就是“讲”得过多。若能吃透教材,明确目标,抓住重点,严谨有序,讲深讲透也很好。但是,严格地说,这还是属于“讲”,而不是在“教”。“教”中肯定会有“讲”,但这种“讲”只是“教”的一部分,这也绝不是学生学会的决定因素。讲得再好,学生还是没有“会”,学生的语文能力并没有显著提高,高耗低效。  相似文献   

20.
刘旺 《考试周刊》2010,(55):49-49
由“教”到“不需要教”,中间的过程长短不一,在语文教学中要想缩短这一进程。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失时机地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