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佛教促进了人们文学观念和描写女性方式的转变,这为宫体诗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同时佛经也为宫体诗创作提供了范例。为了使众生免于色欲的诱惑,佛经教导众生将女性视为丑陋的有害的物品,同时面对美色不失其清净心和无染心。佛教观照女性的方式对宫体诗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导致了宫体诗创作中情感的失落和女性形象的物化,也导致了审美距离和审美心态的产生,使得诗人创作出许多富有美的意味的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2.
叶炜的长篇小说《富矿》以矿区历史兴衰巨变的书写,通过众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的塑造,展现了现代文明对乡村文明的冲击及影响。其创作对社会转型期乡村现代化进程进行反思,对自然、人性进行了深入反省。论文在分析《富矿》女性形象的基础上,指出了叶炜《富矿》创作的精神指向。  相似文献   

3.
秦文君是中国当代著名儿童文学家,在学界颇受研究者关注,她以儿童为本位进行儿童作品创作,这是她作品的主要来源.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在创作儿童文学时,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手法异于其他文学家.古往今来,女性形象都是创作史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秦文君的儿童文学创作满足了逐渐远离儿童世界并拥有童心的人们的内在渴望,弥补了因某种原因没有所谓的童年时光的人们的心灵空缺,对正在成长的儿童以心灵鸡汤的方式对其内心成长给以营养,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秦文君笔下的女性成长过程较为繁杂,女性的形象特点也较为丰富,从儿童世界的女性形象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从中一窥儿童文学创作的真谛.  相似文献   

4.
孙犁是现代文学史上富于个性的作家。他以作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审美体验,以女性为审美对象,以战争为创作的大背景,创作出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女性形象,温柔的女人,诗化的战争,以人性的笔触给现代文学留下了浓重的一页。  相似文献   

5.
谈及威廉·福克纳,人们总是自然地联想到美国的南部。福克纳出生在南方,在小说中他致力于向读者描画南方发生过或者改变了的人物,背景和事件。从美国南北战争及战后重建起,福克纳在分崩离析的传统和势不可挡的工业化文明的裂缝中苦苦挣扎。在这样的矛盾和挣扎中,福克纳生动形象地创造了代表美国南方的文学王国-位于边远南方的约克纳帕塔法县。更值得一提的是,福克纳通过他笔下的那些“影子”女性展现了传统南方价值体系和清教徒思想对人性的压迫。作为美国男性作家的一名代表,福克纳在他卷帙浩繁的作品中塑造了大量女性形象。在这些女性形象的创作中,毋庸置疑,福克纳潜意识里受到了荣格原型理论的影响。福克纳笔下形形色色的南方女性形象大多是夏娃这一原型的变种-堕落的女性。这些堕落女性的形象大体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甘心充当传统价值的殉葬人,自我封闭导致堕落的女性;第二类是彻底背弃传统价值的叛逆者,自我否定导致堕落的女性。不管怎样,她们都是迂腐的传统价值观念的受害者。女性人物在福克纳的作品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她们逐渐影子化以及堕落过程的描写,福克纳成功的展现了南方传统价值体系的崩塌,谴责了传统价值观对人性的压榨,同时也唤起了对人性的渴望。  相似文献   

6.
尹学冰 《海外英语》2014,(17):224-225,227
谈及威廉·福克纳,人们总是自然地联想到美国的南部。福克纳出生在南方,在小说中他致力于向读者描画南方发生过或者改变了的人物,背景和事件。从美国南北战争及战后重建起,福克纳在分崩离析的传统和势不可挡的工业化文明的裂缝中苦苦挣扎。在这样的矛盾和挣扎中,福克纳生动形象地创造了代表美国南方的文学王国—位于边远南方的约克纳帕塔法县。更值得一提的是,福克纳通过他笔下的那些“影子”女性展现了传统南方价值体系和清教徒思想对人性的压迫。作为美国男性作家的一名代表,福克纳在他卷帙浩繁的作品中塑造了大量女性形象。在这些女性形象的创作中,毋庸置疑,福克纳潜意识里受到了荣格原型理论的影响。福克纳笔下形形色色的南方女性形象大多是夏娃这一原型的变种—堕落的女性。这些堕落女性的形象大体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甘心充当传统价值的殉葬人,自我封闭导致堕落的女性;第二类是彻底背弃传统价值的叛逆者,自我否定导致堕落的女性。不管怎样,她们都是迂腐的传统价值观念的受害者。女性人物在福克纳的作品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她们逐渐影子化以及堕落过程的描写,福克纳成功的展现了南方传统价值体系的崩塌,谴责了传统价值观对人性的压榨,同时也唤起了对人性的渴望。  相似文献   

7.
汪曾祺女性观的形成,既源于和睦温馨的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文化的熏陶和童年时期他身边女性的传统美德的影响,也得益于淳朴乡风的感染浸润。经历了适情适性的童年和坎坷多难倍受压抑的中青年时期以后,汪曾祺特别关注人性,尤其关注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妇女的命运。因此他在故土小说创作了大量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从人性的角度主要分为健康舒展和病态压抑两大类,它们全面反映了汪曾祺的创作思想和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8.
宋代女词人的创作是女性文学史的第一个高潮,她们的作品体现出不同于男性创作的艺术特色,更是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的女性形象,对女性形象进行了重塑与深化,体现出宋代女词人独有的艺术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9.
杨绛先生在她的小说中塑造了一批姿态各异、贴近人性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在现当代文学史上闪耀着璀璨的光芒。究其原因是杨绛在创作中占据了清晰的观察角度,在作品里呈现了自己独特的智慧和思考。解读扬绛小说中的不同类型女性形象,可以更充分地了解扬绛对社会的理解和她小说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0.
杨绛先生在她的小说中塑造了一批姿态各异、贴近人性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在现当代文学史上闪耀着璀璨的光芒。究其原因是杨绛在创作中占据了清晰的观察角度,在作品里呈现了自己独特的智慧和思考。解读扬绛小说中的不同类型女性形象,可以更充分地了解扬绛对社会的理解和她小说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1.
试论刘兰芝被驱遣的深层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兰芝为何无辜被遣?焦、刘爱情为何以悲剧告终?人们往往把批判的矛头指向社会制度、伦理、观念等等,而忽视了这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家庭人伦悲剧.文章认为焦母的更年期综合症导致家庭权力错位是造成焦刘爱情悲剧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下半叶中国战争小说的母亲形象,经历了革命母亲、本色母亲和妻性失衡式母亲的嬗变过程;经历了精神特质由革命化向人性化、世俗化下移的转变过程。作家们以母性原型为本色,凸显出母性中的共性,感人至深地写出人人心中对母性的美与善,将母亲的本性作为人道与文明的宝塔,照射与重构人类精神家园的灵魂栖所,点亮了人们心中所有的母爱之光,并在艺术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革命母亲形象的光泽也在于此。将妻性失衡式母亲形象作为叩询历史、拷辨人性的艺术载体,也不失为一种成功的艺术选择,它使母亲的形象闪现出前所未有的理性光泽,预示出母亲形象塑造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因有恋子情结而遣弃兰芝这一观点已经深入人心的今天,笔者在梳理文献的过程中却发现:威姑决断着子妇的去留。  相似文献   

14.
A Slade 《Child development》1987,58(2):367-375
Social contexts may provide important clues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early symbolic play development.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effects of maternal involvement on symbolic play development during the toddler period were investigated. 16 mother-child dyads were observed at bimonthly intervals in a free-play setting during the period from 20 to 28 months of age. Mothers' availability as a play partner varied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half-hour play sessions, depending o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the experimenter. When differences in level and duration of symbolic play were examined in light of maternal availability, both the level of play and length of play episodes increased when the mother was available to play with the child. 3 maternal involvement conditions were then compared: mother actively interacting and suggesting during play, mother participating via verbal commentary, and child playing alon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oth maternal involvement conditions raise the level and length of play episodes.  相似文献   

15.
Effects of maternal interference on social behavior toward mother and exploratory play were examined in a laboratory experimental paradigm. Subjects were 40 1-year-olds and their mothers. Mothers of the 20 interference-group infants were instructed periodically to physically interfere with their child's independent object play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observation session. A postinterference free-play period immediately followed. The 20 control-group infants were permitted by mother to play freely throughout the session. Groups were matched for exposure to play materials. Despite its aversiveness, interference had no subsequent effect on infant social initiatives to mother, responsiveness to mother's social bids, or exploratory play.  相似文献   

16.
《孔雀东南飞》悲剧个性心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雀东南飞》焦刘二人的婚姻悲剧主要是他们个性因素导致。兰芝的倔强、仲卿的孱弱、焦母的暴戾和孤寂三者深深交织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母亲”这个词语经过人类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几乎已经同一为“伟大、无私、慈祥”的能指,而母亲形象在人类的文学殿堂中也共同具有着极其光辉的神性色彩。到了20世纪,张爱玲以冷峻的目光,重新审视母亲形象,剥去其温情脉脉的面纱,批判性地颠覆母亲神话。张爱玲从小母爱事实缺席的成长经历,使她形成了乖戾的母爱观。她在作品中不自觉地流露出人间无爱的苍凉哀音。她笔下的母亲形象也一反传统的圣洁美好而变得冷漠残忍.而缺少母爱的儿女们则是“一级一级,通向没有光的所在”。母爱缺失性体验使张爱玲作品有着强烈的审母意识,不仅使现代文学的母亲形象更为立体化、人性化,且在某种程度上对新时期“恶母”形象的塑造具有先导性的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母语写作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语是承载特定文明形态的符号意义体系.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是母语中最富于生气和变革意识的话语成分.20世纪中国文学在被进行"现代化"置换时其母语思维创造力乃至母语形象被历史性地贬损或遮蔽,处于所谓的"百年中文,内忧外患"的情境.由此得到的启示和反思是:文学创作如要在"世界性"中坚守"汉语性"或"母语化",必须破除局限于认识论意义上的"进化论"的思维方式;秉承和葆有汉语言母语"有容乃大"、"求同存异"以及"变则通"的文化品质;发扬光大汉语言母语文学的诗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皎然一生深受如来清净禅的影响。皎然诗的诗味在于指向诗歌内在的禅意的悠远的心境,从而在整体风格意境上表现出清悠的特点。受如来清净禅影响,皎然为中国诗史创造了一个新的意象,即表达禅意的悠远的心境的月,这一新的月意象的出现在视境和心境上都打破了传统的月意象所隐含的"感物(事)"模式的传统。  相似文献   

20.
对于刘兰芝这一人物形象,目前学术界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其是封建礼教的反抗者。本文中,笔者独辟蹊径,从刘兰芝和焦仲卿这两个人物着手,提出刘兰芝并非封建礼教的反抗者,而是封建礼教的维护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