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汉语中,“(N)+V得+NP+VP”句屡见不鲜,文章主要从(N)+V得+NP+VP句的缺省现象、焦点问题及其与语境的关系三个方面时此类句式进行语用分析。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中,“(N)+V得+NP+VP”句屡见不鲜,文章主要从(N)+V得+NP+VP句的缺省现象、焦点问题及其与语境的关系三个方面时此类句式进行语用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Ns V 得 NP VP”句的语义关系,从语义结构层次、“NP”与“V”、“NP”与“VP”、“NP”与“V”“VP”、“Ns”与“NP”、“Ns”与“VP”诸方面入手进行了探讨,得出结论:“Ns V 得 NP VP”结构各部分间的语义关系极为复杂,不是一个施受事关系所能解决得了。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中的"(N) V得 NP VP"句在语义平面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文章将从"(N) V得 NP VP"句的基本语义结构、"(N) V得 NP VP"句各部分的语义关系、"(N) V得 NP VP"句的语义结构模式对这类句式作一语义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Ns V 得 NP VP”句的语义关系,从语义结构层次、“NP”与“V”、“NP”与“VP”、“NP”与“V”“VP”、“Ns”与“NP”、“Ns”与“VP”诺方面入手进行了探讨,得出结论:“Ns V 得 NP VP”结构各部分间的语义关系极为复杂,不是一个施受事关系所能解决得了。  相似文献   

6.
蒋树青 《现代语文》2009,(12):43-46
汉语主谓小句作“得”后补语句就是汉语中的“V+得+NP+VP”结构。以往对这一结构的研究存在着不少分歧,本文就其中一些分歧发表了看法,从结构分析、语义阐释、变换推导、构式意义这四个方面对“V+得+NP+VP”结构重新审视、分类,并对其内在语义关系和句式变换规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Ns+V+得+NP+VP"研究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Ns V 得十NP VP”结构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分析:(一)“Ns V 得 NP VP”的语音停顿及结构形式.发现其与兼语句有很大差异:(二)“Ns V 得 NP VP”结构中的“V”.分析得出.其与“NP”的语义关系相当复杂,“V”不应归入使动类.也不能使后面的“NP”成为兼语成分;(三)“V 得”中的“得”,其确定应分为三类情况。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汉语中,“(N)+V得+NP+VP”句式屡见不鲜,前贤已经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克,通过从(N)、V、得、NP、VP五个部分着手,对此类句式的成分构成可作出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新兴格式"(NP+)被+XX"与现代汉语被动句"(NP+)被+VP"进行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比较,探讨二者之异同。  相似文献   

10.
兼语句中兼语动词V1是非终结性的三价动词,V1与补事VP2构成跨越句法层次的、连续的语义关系,具有“无界”倾向,这与“了”的强制性“有界”形式要求不相容,因此“V1+了”不合法。“V1+了”要求兼语NP2必须是受数量词语等修饰的“有界”概念,这使“了”具有了详细说明情状(包括其中的过程与事物)的功能,使VP1、NP2成为兼语句的语义焦点。  相似文献   

11.
12.
寻求中立型微分方程解的表达式是较困难的,虽有步长法,但在求解中立型微分方程解的表达式方面,至今没有很好的结果.本文用待定系数法讨论了方程:ax·(t-τ)+bx·(t)+cx(t-τ)+dx(t)=t的部分解.  相似文献   

13.
本试图论证上古汉语的“夺 之 名”结构中的“之”不宜等同于“其”,并通过上古汉语的“予(与)”和“夺”在语义上的平行类推作用以及现代语言学对双宾句式的一般理解论述“夺 之 名”结构的双宾性质。  相似文献   

14.
寻求中立型微分方程解的表达式是较困难的,虽有步长法,但在求解中立型微分方程解的表达式方面,至今没有很好的结果.本文用待定系数法讨论了方程:a x·(t-τ)+b x·(t)+cx(t-τ)+dx(t)=t的部分解.  相似文献   

15.
本论文介绍了排列通道量子力学方法(MACQM)的计算步骤,讨论了(He2Pb)^+团簇的形成机理,并且采用排列通道量子力学方法对(He2Pb)^+团簇基态能量进行计算,为研究氡子体团簇基态能量提供了全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修饰“有+NP”结构的程度副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是所有的程度副词都能修饰“有 NP”结构,本文以较典型的程度副词为例,考察了 程度副词修饰“有 NP”结构的制约条件,认为“有 NP”的褒贬性、量度词语的隐现、比较项的省 略、“有”与“了”的组合、“有 NP”所处的句法位置以及否定句式都是影响该结构受程度副词修饰 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不是 NN”结构中的“NN”可以是偏正、复指、联合关系。当“NN”为复指和联合关系时,由于句法格式的限定,“不是”否定的是“NN”的整体。我们收集的语料表明,复指、联合关系的“NN”在“不是 NN”结构中的比例很小,绝大多数的“NN”是偏正关系。当“NN”是偏正关系时,“不是”的否定范围有时只能否定前项,有时只能否定后项,有时前、后项或整体都可能被否定。出现只能否定前项或后项的情况,和“NN”表示的概念范畴的外延有关。“不是 NN”结构,前后项及整体都有可能被否定的情况比例很大,静态地看,歧义指数很高,尽管如此,实际言语交际活动中出现歧义的情况并不多见,这和表达者有意或无意为之的语篇消歧策略有关。  相似文献   

18.
关于Euler函数叠代式φ(n)+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仕椿 《天中学刊》2003,18(2):14-15
研究了Euler函数Φ(n) 1,得到了函数叠代式Φ(n) 1的一些结果,回答了Finucane提出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
论连动句式"V起来+V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动句式“V起来+VP”根据其前后语义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五小种,即分别是承接关系、目的关系、方式关系、条件关系、解释或说明关系;在形式上根据句武主语是否可以后移到“V起来”和“VP”之间,把“V起来+VP”分成两类,即典型的连动句式和虚化的连动句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