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程琳 《科技广场》2006,(3):64-65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国际互联网络的产生和迅速普及已成为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人们重视会计信息、利用会计信息、依赖会计信息的程度越来越高,但又无不担忧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本文探讨了从组织上加强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控制。  相似文献   

2.
程琳 《科技广场》2006,(9):112-113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国际互联网络的产生和迅速普及已成为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人们重视会计信息、利用会计信息、依赖会计信息的程度越来越高,但又无不担忧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本文探讨了从制度和法律设立和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控制。  相似文献   

3.
程琳 《科技广场》2005,(11):55-56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国际互联网络的产生和迅速普及已成为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人们重视会计信息、利用会计信息、依赖会计信息的程度越来越高,但又无不担忧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本文探讨了从“硬”环境和“软”环境健全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控制。  相似文献   

4.
现代经济是知识经济,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财务报表是传递财务信息的载体,会计信息、财务信息就是知识。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迅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因此要求中国会计尽快与国际接轨,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研究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分析了会计信息化与电算化的区别,会计信息化的内容与表现,会计信息的披露与会计信息市场等目前会计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世纪以来,会计工作正经受着一场历史考验,也面临着一次难得发展机遇,怎样提高会计诚信问题,怎么控制会计信息失真,如何全面提高会计管理,这些问题是新世纪会计工作者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本文从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入手,详细分析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财务管理混乱,掩盖了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一面;二是会计人员道德素质低下,影响了会计信息的正确性;三是会计监督无力,助长了会计信息的失真。同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一是强化《会计法》宣传,着力提高会计信息真实度;二是强化法人代表的会计责任,努力增加会计信息真实度;三是强化会计委派制,不断营造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氛围;四是强化会计诚信建设,为会计信息真实性注入生机与活力;五是强化人员素质建设,为会计信息真实性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7.
探讨如何将区块链与会计信息系统深度融合.深入剖析当前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根据区块链基本原理、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等,研究基于区块链技术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构成与运行机制,为解决当前会计信息系统信息不对称、数据反映单一化、共享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加快区块链技术与会计信息系统融合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论会计诚信     
会计诚信问题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的国家为解决会计信息失真和经济秩序问题了出来,并制定了一系列规范会计和为的法律法规,会计诚信意识开始逐步被企业和投资者所接受,初步建立了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会计信息披露系统和会计中介为主体的会计诚信联合体系。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未真正从根本上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计诚信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复杂化,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遣假问题日益严重,会计诚信体系建设的问题,引起社会各蚧的普遍关注,因此,加快会计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会计信用环境,已成为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会计电算化是通过电子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实现的,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践的影响有多方面: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有助于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能有效地减轻会计工作人员的负担,使他们能从简单重复而又无味的记账算账中解放出来,以更多的精力从事更主要的管理和决策工作,从而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地位;使会计的两个主要分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能更有效地互相结合、互相补充,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的一个历史性的飞跃。  相似文献   

10.
会计信息失灵、会计诚信危机制约了会计市场的健康发展,导致会计信息市场失灵。本文从会计信息特性入手分析会计市场失灵是由于利益的驱使、会计信息市场发育不健全所致,提出了治理会计信息市场失灵,挽救会计诚信危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基于网格技术的会计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企业中相对独立而又复杂的各种应用或管理系统已经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特征,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网格技术的会计信息系统的方案,描述了系统完成一个任务的基本过程,并阐述了该系统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刘国斌  吴旗  姜广新  刘静 《情报科学》2005,23(11):1646-1650,1667
本文概括介绍了高校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的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着重探讨了信息化过程中新出现的安全问题、数据接口问题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刘国斌  吴旗 《情报科学》2007,25(6):909-913
在高校会计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建设符合本校实际的数据容灾备份系统,从而提高高校信息化应用的服务水平。文中比较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各种容灾技术,并针对我校的特点,提出了适合我校财务系统的容灾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信息弱势群体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问题缺乏系统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收集,从信息援助视角出发,构建信息弱势群体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采用文献分析,从提供方、目的、主要议题、基本手段4个方面对信息援助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信息弱势群体信息援助中存在的障碍类型,针对障碍类型划分了不同的公共信息服务渠道。收集国内相应的实例,对渠道划分提供支持,设计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技术体系和沟通及期望确认体系,构建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援助存在的不同障碍造成了不同信息弱势群体具有同质性和异质性特征,这决定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既要提供同质性信息服务,其受众范围面向整个信息弱势群体,又要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聚焦于特殊人群或者个体。公共信息服务需要考虑信息客观性和需求的主观能动性。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是多维的且参与主体呈现多元化,是以服务、信任、自愿及互利为出发点的社会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15.
王欣  朱林生  韩洁平 《情报科学》2005,23(4):512-514
本文对信息构建的发展及意义进行了介绍。阐述了传统组织结构的信息构建只是针对信息系统本身的结构构建。而在组织的商业活动中,很重要的是人,因此应将信息系统与人员进行整合,建立面向组织结构整体的信息构建。本文利用信息构建的原理与方法,提出高效、实用的组织机构信息构建。  相似文献   

16.
企业高层管理者之信息需求--软信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高层管理者信息需求的研究 ,是高层管理信息系统 (EIS)功能设计与成功应用的基础。本文以高层管理者在用人、沟通、决策三个层面的工作为主线 ,探讨了高层管理者的信息需求 ,并指出了高层管理者所要求的信息具有非规范性、随机性、模糊性和主观性的特征。为与传统的MIS所产生的定期的、规范化的数据报表相区别 ,本文将具有这些特点的信息称之为软信息。进而指出EIS在高层管理中成功应用的关键是EIS必须具备软信息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7.
信息重组——谈学科信息导航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王征清 《情报科学》2001,19(8):844-845,849
信息重组是信息研究的一个新方向,也是知识创新的一个途径。本文阐述了信息重组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应用信息重组开展学科信息导航。  相似文献   

18.
图书情报工作中的信息重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发生  毛君莲 《情报科学》1998,16(4):309-311
本文论述了图书情报工作中信息重组的必要性、重组类型以及影响因素。认为信息重组是图书情报系统的一种潜在功能。知识、信息的表达和转换就是对已有知识的重组,信息的重组。  相似文献   

19.
论信息工作者的信息素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Requirements for information workers are discussed from their background knowledge, curiosity and the art of information selection and utilization. Background knowledge is the guarantee for information workers' skills and also the base of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Curiosity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training of information workers, its role in information collection is discussed. Finally, the art of information selection and utilization are analyzed in detail.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examines if and how gender relates to research evaluation via panel assessment and journal ratings lists. Using data from UK business schools we find no evidence that the proportion of women in a submission for panel assessment affected the score received by the submitting institution. However, we do find that women on average receive lower scores according to some journal ratings lists. There are important differences in the rated quality of journals that men and women publish in across the sub-disciplines with men publishing significantly more research in the highest rated accountanc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strategy journals. In addition, women who are able to utilise networks to co-author with individuals outside their institution are able to publish in higher-rated journals, although the same is not true for men; women who are attributed with “individual staff circumstances” (e.g. maternity leave or part-time working) have lower scores according to journal ratings li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