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爱琴 《广西教育》2012,(25):35-36
中华经典诗文源远流长,语言简练,意境优美,蕴含哲理。“经典是人类社会最有价值,最有用的知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要求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实践证明,诵读经典诗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如何引导小学生诵读经典诗文?  相似文献   

2.
黄婧薇 《广西教育》2008,(31):29-29
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小学生背诵大量的诗文,实现“厚积”后,如何适时灵活地运用,实现“薄发”呢?参加经典诵读课题研究两年来,我引导学生运用经典诗文进行说写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2013年7月,笔者参加“区培’学习,听了特级教师黄亢美关于经典诵读的讲座,感受颇多。由此也深深了解到,经典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传统文化的绮丽瑰宝,诵读经典诗文不仅能让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他们的知识,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民族自豪感。自从我班开展“诵读经典诗文”后,笔者发现学生的诵读水平有所提高,作文中也多了很多经典语句,这是一个可喜的开始。笔者指导学生在作文中运用经典诗文方面做了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经典诗文扮演的不仅是文字层面的导师形象,还可以对小学生的身心产生多重影响。诵读经典诗文不仅可以开阔小学生的视野,还可以促进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品德,更有助于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本文从小学经典诗文诵读的意义出发,分析当前小学生经典诗文诵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个加深经典诗文诵读对小学生的影响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孙丽 《甘肃教育》2009,(10):43-43
诵读经典诗文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诵读经典诗文,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那么,教师该如何开展诵读古诗文的活动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儿童时期是经典诗文经典诵读的黄金时代,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原则是多背经典,谙熟于心,  相似文献   

7.
中华古诗文经典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精髓,是对青少年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有效载体。“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让小学生了解、诵读古典诗文,有利于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道德观。《语文课程标准》将诵读古诗词列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明确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  相似文献   

8.
经典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传统文化的绮丽瑰宝。诵读经典诗文不仅能让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他们的知识,而且能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经典诗文的诵读教学,既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也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超越。如何让小学生喜爱诵读经典诗  相似文献   

9.
王肃霜 《甘肃教育》2011,(17):38-38
近年来,对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问题,学术界看法不一。支持者认为,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是继承中华文化之大统、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良方;反对者则认为,学生应集中精力学习现代科学,没有必要再去诵读古诗文。而笔者认为,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不但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实践中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韦鹰 《广西教育》2012,(24):43-44
从2006年开始,百色市田阳县实验小学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A类)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子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的“双文”素养》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学生的人文素养日渐丰厚,教师的素质得以提升,该校先后被评为自治区“中华经典诵读优秀学校”、全国“中华经典诵读优秀学校”。  相似文献   

11.
经典诗文是中华璀璨夺目的古代文化中的一颗明珠.诵读经典诗文,能启迪心智、陶冶情操和感悟人生.加强小学生对经典诗文的阅读、诵读等训练,是新形势和新课标的要求.我校从2009年开始参加"诵读经典诗文,陶冶师生情操"课题的实验.作为全镇课题实验的指导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管理与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对经典诗文阅读训练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经典诗文蕴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基因。小学生诵读经典诗文,是汲取民族语言精华、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熏陶的途径之一。但是,当前的小学经典诗文诵读实践却存在着许多误区与偏差:教师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传道、授业”中磨平了锐气与棱角,丢失了诗意与激情;学生在热热闹闹的诵读中失落了真正的对话,钝化了思维的锋芒;直观浅白的多媒体,转移了学生对文字本身的关注,限制了学生对文本意义的深人理解与个性化感悟。这样的诵读实践,偏离民族语文的根本,从而剥落了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下面分几个方面探讨这些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杰晓 《广东教育》2005,(8):14-15
走进揭阳市实验小学,便会听到一阵阵充满童稚的朗读古诗文的声音,这声音响遍校园的每个角落,是那么整齐、悦耳。这是学生们在课前诵读古诗。人们不禁要问:“学生每节课前都要朗诵经典诗文,他们将带着怎样的心情踏进课堂呢?”“当然是欢乐!”校长谢景文说。  相似文献   

14.
五步读经法     
黄玉肖 《广西教育》2012,(24):47-47
语文课程应有丰富语言的积累。许多学者都号召“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在学校子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的“双文”素养》的引领下,笔者领着本班学生加入了诵读经典诗文的队伍,初步摸索出了“五步读经法”。  相似文献   

15.
在近几年的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不断加强,对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概念的灌输也不断深入,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国学经典中的一些诗文学校也不断的重视起来,所以,经典诗文的诵读在教学环节中的体现越来越明确,新课改也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经典诗词的作用,加强对小学生精神文化的教育,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渗透国学经典诗文诵读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6.
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内涵深刻,意存高远.在提高学生个人文学素养方面,经典诗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传统经典浩繁宏富,<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一些国学经典中有一些沉闷艰涩的文字,会给小学生诵读造成畏难情绪,且有些内容不适合小学生诵读.  相似文献   

17.
小学阶段诵读国学经典诗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夯实学生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农村小学生知识面狭窄,语言环境不够丰富,加强经典诗文诵读帮助拓展语言环境,让经典诗文和语言文字互为载体,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和规范语言的应用水平。同时,诵读经典诗文活动也有助于塑造他们的完美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具有相得益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诗文诵读教学“本土化”策略的意义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是“诗词之乡”,从北流的丰厚文化积淀这一本土资源出发,把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与本土诗词文化相结合,既体现了追求“爱国爱乡”的核心价值,又体现了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经典诗文诵读的“本土化”策略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经典诗文蕴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基因。小学生诵读经典诗文,是汲取民族语言精华、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熏陶的途径之一。但是,当前的小学经典诗文诵读实践却存在着许多误区与偏差:教师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传道、授业"中磨平了锐气与棱角,丢失了诗意与激情;学生在热热  相似文献   

20.
目前,各种形式的“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正方兴未艾地开展,专门的吟诵学会也已宣告成立。究竟什么是吟诵?古代的吟诵和现代的朗诵、朗读之间,究竟关系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