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建明 《中国教师》2010,(Z1):74-75
本文在对大学生生活目标实现原则和实现途径进行论述的基础上,通过大学生生活目标的实现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互关系的分析,提出要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必需让年轻学子在自己生活目标的实现上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相一致、相协调。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大学生志愿服务所倡导的精神,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从大学生志愿活动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来看,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一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大学生志愿活动提供了目标,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同时,大学生志愿活动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持、提供强大的精神感染力和有效的民众参与方式。因此,积极推进大学生志愿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李良导 《文教资料》2010,(13):201-202
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呼唤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构,只有将和谐社会目标与大学生感恩教育紧密结合,真正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不断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进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4.
论和谐高校构建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高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当代大学生是构建和谐高校的主体,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生力军,他们的全面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与完善程度。和谐高校构建的目标是推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拟在分析大学和谐校园、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项宏伟的社会建设目标,也是我们社会发展的方向与旨归。作为建设祖国未来的栋梁及社会精英,当代大学生们不仅生活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之中,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因此,和谐社会建设不仅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们学习的动力,也应该成为其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感恩教育的缺失备受关注。对当代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刻不容缓,实施感恩教育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实现和谐。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感恩教育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懿 《大学时代》2006,(6):61-62,43
当代大学生担负着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任,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个性教育,培养和谐、健康个性的大学生,使其个人价值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充分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要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目标,不仅要改变生产方式,更要改变生活与消费方式,构建崭新的社会主义消费,即构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相承接,以实现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的人本、公平、生态、全面均衡的和谐消费。消费涉及各个方面关系的协调处理,这就必然地要求消费必须以尊重其他主体的自由与权利为前提,必须顾及社会的伦理道德维度,才能实现和谐消费。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与内容实质,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价值选择。本文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野中,解读和谐消费的内涵与外延,探求社会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9.
全面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能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顺利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因此,以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为平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也是当代大学生素质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生活中被寄予厚望的最重要的群体,他们婚恋观的变化是社会变化的晴雨表。婚恋观不仅影响大学生个人的一生,而且会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婚恋观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高校、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前提是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规范婚恋观教育的内容,使教育工作者有据可依。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拓宽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渠道,增强婚恋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对作为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担负着为达成这一目标而培养人才重任的高校寄予厚望,贯彻落实这一目标就是要积极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成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时制度的改革,我国大学生闲暇时间的相对增多,闲暇教育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大学生实现社会化和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生活中被寄予厚望的最重要的群体,他们婚恋观的变化是社会变化的晴雨表。婚恋观不仅影响大学生个人的一生,而且会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婚恋观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高校、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前提是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规范婚恋观教育的内容,使教育工作者有据可依。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拓宽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渠道,增强婚恋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现状及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进而实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大和谐。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对作为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担负着为达成这一目标而培养人才重任的高校寄予厚望,贯彻落实这一目标就是要积极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成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时制度的改革,我国大学生闲暇时间的相对增多,闲暇教育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大学生实现社会化和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大学生闲暇教育,应当成为提升大学生整体素质,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和谐管理是构建社会主岁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是应对当代大学生生活现状的客观要求,是实施和谐教育的现实要求,是推动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重视道德调节、情感激发和制度约束的和谐管理模式是当代大学生管理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建设美好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社会公众不懈追求和奋斗的目标。实现充分就业,并通过提高就业质量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大学生的公平就业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与大学生人格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人。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发展社会主义的神圣使命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任。针对大学生人格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论述了如何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更加深入开展大学生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18.
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政府要宏观调控,积极引导;高校要提升素质,搭建平台;社会要扩大需求,加强合作。从而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和创业,实现他们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个人诚信的提高和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当代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在诚实守信方面更应该做全社会的表率,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诚信观培养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大学生诚信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剖析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从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培养诚信品质是构建和谐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时代要求。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