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教材第四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警世通言》)一文中删去了原文中结尾处柳遇春得小匣和后人评论此事各一段,笔者认为后者可删,其理由是:本段与本文情节关系不大,杜十娘作为“女侠”形象明珠暗投,读者可以在上文中自然领会,删去会给读者以思考的空间。但前者不宜删去,其理由是:一、前者保持了情节的完整性。小说一开头就交待李甲“与同乡柳遇春监生同游教坊司院内”,柳遇春帮杜十娘借得一半赎金后,杜十娘“以手加额道:‘使吾二人得遂其愿者,柳君之力也。’”临别时,又许诺“异日我夫妇必当重报”,所以,小说写杜十娘…  相似文献   

2.
我曾在课堂上提问学生:“为什么杜十娘去意已决.投江前还要刻意妆扮?”“刘兰芝自遣前妆扮得‘精妙世无双’时是什么心情?”等问题。却很少学生能较清晰地阐释其中的审美意义。既对宝黛木石前盟以泪报恩无动于衷.也无法理解李甲既已痛悔大哭.杜十娘为何还要“怒沉”。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一个问题:虽然已经接受了十年左右的语文教育,但学生的审美意识还是相当薄弱。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教学中该如何促进学生素养的养成?这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3.
写本书试试     
初一语文新课本发下来了,我带领学生先学习了《论语》八则。选文精辟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引起了学生对《论语》的喜爱之情,也引发了学生对孔子的好奇心:这位被尊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的孔子,这位“中国文化的奠基人”,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他的身世,他的主张,他的性格,他的为人,还有许许多多我们还没接触的知识,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新鲜的感受呢?我决定让学生走近孔子,拜读孔子,每人写一本书,题目就叫———《我心目中的孔子》。具体要求是:1.用50页方格稿纸写一本书,一个月后交稿。2.要有封面设计。3.书中至少…  相似文献   

4.
〔案例描述〕初一语文新课本发下来了,我带领学生先学习了《论语》八则。选文精警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引起了学生对《论语》的兴趣,也引发了学生对孔子的好奇心:这位被尊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的孔子,这位“中国文化的奠基人”,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他的身世,他的主张,他的性格,他的为人,还有许许多多我们还没接触的知识,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新鲜的感受呢?我决定让学生拜读孔子,走近孔子,每人写一本书,题目就叫———《我心目中的孔子》。具体要求是:1.用50页方格稿纸写一本书,一个月后交稿。2.自己设计封面。3.…  相似文献   

5.
一、说教材1.该文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古代小说,单元教学要求是:了解我国古代小说艺术上的伟大成就,提高学生的小说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一篇自读课文,应让学生鉴赏杜十娘的形象,掌握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2.教材简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我国晚清著名的通俗文学作家冯梦龙写的一篇拟话本小说。作者通过名妓杜十娘因被官宦子弟李甲抛弃、转卖而自杀的悲剧故事,刻画了杜十娘善良而刚强的性格,表现了杜十娘的理想、抱负和追求幸福生活的决心,以及一旦希…  相似文献   

6.
在我参加的第一次省重点中学校长会议期间.当时省教委分管全省基础教育的周德藩副主任找我谈话,他谆谆教诲我要认真学习,积极创新.努力做一个优秀校长。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好校长要善于走近学生,希望你每年至少认识100个学生。”“至少认识100个学生”这句话从此就常常回响在我耳边。  相似文献   

7.
最近,听到这样一句话:“老师要蹲下来看学生。”我十分佩服说这句话的人,佩服他对教育、教学感悟得竟如此之深。是的,在老师眼里,学生之所以“小”,是因为老师站着看他们。老师是大人,个子高,站起来看,学生当然就显得渺小,看他们做什么事都幼稚可笑,甚至于看不顺眼。我们常说,老师要走近学生。什么叫“走近”?走近学生,即了解学生和他们打成一片,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蹲下来,见了学生流鼻涕,便不会斥之为“不讲卫生”;见了学生只穿了一天就脏了的衣服,便不会斥之为“邋遢”;见了男孩子把毛毛虫放在女孩子的衣领里,就不会…  相似文献   

8.
张海英 《学语文》2010,(1):54-54
“一支粉笔打天下”,教师“一言堂”、“满堂灌”,这是传统的课堂:纵观当今的语文敦学,课堂已悄然改变,学生自主思考着,学生合作探究着,一起走向语言,一起走近文字,一起享受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男杜十娘     
一日中午,一男生在女生宿舍楼下不停地唱“你要是饿得慌,对我十娘讲,十娘我给你做面汤;你要是冻得慌,对我十娘讲,十娘我给你做衣裳……”女生宿舍正想午休的一同学终于忍不住胸中怒火,从床上一骨碌爬起来冲着窗外大喊一声:“杜十娘,别唱了!”该男生的歌声虽然而止。男杜十娘@侯颖  相似文献   

10.
刘春生 《高中生》2011,(8):63-63
一个人在森林里迷路了。他想看一下时间.发现自己没带表。此时,他恰好看到前面有两个小女孩在玩耍,于是他决定过去打听一下。但是,这两个小女孩有一个毛病:姐姐上午说真话.下午就说假话,妹妹与姐姐恰好相反。他走近她俩问:“你们谁是姐姐?”胖的说:“我是。”瘦的也说:“我是。”他又问:“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胖的说:“上午。”  相似文献   

11.
下午有三堂科学课。走进教室,眼前的一幕令我惊讶:不少学生在匆匆忙忙地赶写科学活动手册。我走近孩子:“你们在做什么?”这些学生忙把自己的科学活动手册往后一挪,我没说什么,翻了翻孩子的手册,有很多该做的还是一片空白…  相似文献   

12.
片断一:一位姓陈的政治老师决定提问两个男生.但他却不急于提问.而是先有意地吊着学生的“胃口”:“这个问题大重要了,我准备到‘天涯海角’去寻找两位‘帅哥’来回答。”此活一出.全班同学都乐了,瞪大眼睛注视着老师.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所谓“有价值的东西”,具体到《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便是杜十娘的生活愿望。她是人生苦难的化身,生活在烟花之巷,失去了正常女子追求幸福的权利。因而她的愿望就是不愿听从命运的摆布,憧憬美好的未来,追求“生死无憾”的爱情。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她“久有从良之志”,与李甲“情投意合”,经历了一番曲折后.终于离开妓院,跳出火坑。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亲师”指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教师教育的前提。教育是一门艺术。对待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多年的教育教学,我渐渐悟到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同样也会走近你,而且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袁昌仁 《云南教育》2004,(31):28-29
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我是这样预设的:1.从课题入手,让学生从词典中查出“壮士”的意思;2.自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五位战士的“豪壮”和“勇敢”;3.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语句相互交流,背诵积累。我满以为这样预设不错,谁知在第一节课上就出了岔子.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壮”除了表示“壮士”的意思之外,还有“壮丽、壮心、壮志、壮举、壮怀、壮烈”等许多意思,简直滔滔不绝.大有江河决堤之势。面对学生不按教学“预设”路子走的情况,我先是一惊,随之修订原“预设”,决定把学生冒出的与“预设”不符的思路生成为有用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6.
给失望寻因     
一天,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我发现不远处站着一位我的学生。当我走近时,内心期待着那位学生叫上一声“老师好!”结果,那位学生见我走近,  相似文献   

17.
自重     
宋玉 《教师博览》2006,(9):32-33
教师节前几天,我无意中听到了两个学生的对话。一个说:“你准备送给老师什么礼物?”另一个说:“我不知道,我妈妈说这次要送件贵点儿的,现在我四年级了.争取这学期评上三好生。”“啊?”另一个孩子的话音中流露出了惊讶.“这和送教师节礼物有什么关系呀?”“哎呀你真笨!我妈说了,谁不喜炊好东西啊,现在的老师都这样.谁送的礼物重就对谁好。”那个学生很肯定地回答。“哦,是吗?可是我只用电脑画图做了一张贺卡,看来她是不会喜欢喽?”“那当然,没戏!”……听着这些对话,我的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回到家我想了很多很多.同时暗自做出了一个决定。  相似文献   

18.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高中语教材四册)是明代白话短篇小说集《三言》中的名篇。长期以来,人们对杜十娘的性格及其悲剧原因进行了诸多分析和阐释,但也是仁见仁智见智。《教师教学用书》中“课鉴赏说明”部分里说:“故事中的男主人公李甲是富家子弟。他虽然也曾对杜十娘真心爱恋,但他屈从于社会、家庭的礼教观念,再加上孙富的破坏,最终背叛了爱情,造成了杜十娘投江的悲剧。”对此,笔不敢十分苟同。李甲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对杜十娘只能是一种庸俗的金钱关系,无爱情可言。  相似文献   

19.
失误     
陈利 《早期教育》2007,(5):34-34
午睡时,我发现可可不像往常那样很快入睡.老是在忙着什么。我走近一看,原来他在玩一辆非常可爱的小翻斗汽车。我拿走了小汽车,故意生气地说:“等爸爸妈妈来接时,老师再还给你。”看着他渐渐入睡,我也放下心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秋水     
赵树利 《教育文汇》2005,(12):54-54,53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在这样的读书声中,我走进了我实习的学校,走近了属于我的45个学生,我的第一批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