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天晚上,当那震撼人心的鼓声从电视机里传出来的时候,我就知道普法栏目剧要开播了!作为一个小小法制迷,我最爱看的正是中央12套的这个《普法栏目剧》,我喜欢它理由如下:理由一:形式新颖,穿插讲解。《普法栏目剧》并不是直接给观众播出电视剧,而是由主持人先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主持人从来不会像综艺节目主持人那样幽默搞笑,比如我特喜欢的王筱磊叔叔。他总是沉稳地坐在一把椅子上,用他那严肃而又带着亲切的话  相似文献   

2.
普法栏目剧是一种重要的电视法制栏目种类,背景音乐是其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很有研究的必要。研究普法栏目剧音乐特色对发现其中问题,进一步改善普法栏目剧、促进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普法栏目剧的背景音乐,旨在分析其特色以及存在问题,并且根据前文对普法栏目剧背景音乐的归纳和剖析,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期可以改善背景音乐现存的问题,从而促进普法栏目剧整体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3.
栏目剧是当今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双重语境中勃然兴起的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态。栏目剧是电视节目故事化发展之路的必然趋势,是地方电视媒体区域性意识和节目本土化策略的必然产物。栏目剧本土化的策略有:注重新闻性和故事性的优势互补;坚持选用本土题材、走情感路线;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本土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利用方言和启用非专业演员。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是演说家》第一季冠军的五篇演讲,本研究旨在探讨普通民众如何使用演讲策略以实现话语意图。研究发现,演讲者可采用主题建构策略、受众体验策略和叙事修辞策略来增强演讲效果。主题建构策略包括:主线明晰,旗帜鲜明;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热点元素,社会关注。受众体验策略包括:主动引导,润物无声;顺应受众,投其所好。叙事修辞策略主要有:正话反说,以迂为直;巧用互文,应情应景;借用排比,由情入境;巧妙设问,借问引思;类比联想,化虚为实。这些演讲策略的成功运用,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供了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5.
<正>人们常常将教师的上课比作演员的登台。也是的,"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二者何其相似;抛开个人的喜怒哀乐,全身心地进入事先设定的"角色",两者亦可谓异曲同工。至于通过自身的精神劳动以达到对受众的陶冶、感染、教化之功,则同样是教师、演员的应尽之责。由是观之,人们将操教师、演员这两种职业的人冠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雅号",实在是良有以也。  相似文献   

6.
山东电视台影视频道的电视栏目剧<绝对故事>具有灵活生动、贴近受众的艺术特点,它篇幅短小,符合了观众特别是本土观众的收视需求.其独特的叙事风格表现在叙述老百姓的真情故事,由观众演员扮演,传达主流社会价值观念,汲取电视故事和电视剧的长处,运用恰当的视听语言,适应观众的欣赏习惯.  相似文献   

7.
普法的实质就是指通过法律信息的传播,改变并确立民众法治观念的活动,普及公民法律知识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一项重要的使命.基于对当下我国普法现状的分析,表明我国普法的目标并没有真正实现.而现代大众传媒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型媒介,能够正确地引导舆论、客观公正地报道、为受众提供及时服务等等,对我国的普法事业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从大众传媒中的受众及其细分理论角度,分析其在我国普法语境中具有实效性,然后对普法宣传的对象做出具体的划分,分别从儿童、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的角度,提出不同的普法策略,这可以获得最好的普法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审美文化的角度,将陕西方言栏目剧《百家碎戏》置于传统审美文化视野中,分析其地域性、真实性、参与性的艺术特点,并从"日常生活审美化"、"媒介话语权"两个角度对该栏目剧所蕴含的审美特征及潜藏的世俗化、功利化风险进行关照,从而为方言剧的健康发展提供一种可能思路。  相似文献   

9.
《时务报》维新变革的传播内容切中时代脉搏,迎合了国人救亡图存的心理需求;《时务报》传播技巧的改变赢取了更为广泛的受众青睐;《时务报》读者的受众观足以显现报刊媒介起到了政治动员,吸引同盟军,扩大社会基础的作用,对晚清社会产生了巨大的震荡。  相似文献   

10.
曲娣 《下一代》2015,(2):10
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一个宪法日,辽宁省丹东市第二十六中学借此良机,以"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普法活动。首先,通过国旗下讲话向全校师生提出倡议;利用电子屏滚动播出字幕:"加强法治教育创建平安校园,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等宣传标语;邀请保安人员对全校学生进行法律知识讲座;组织五六年级学生观看影片《大地惊雷》;对三四年级学生进行以"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为主题的手抄报征集比赛,并将获奖作品在校园内展出。丹东市第二十六中学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  相似文献   

11.
动画片《熊出没》成功走进俄罗斯市场是多个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其中,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指导,着眼于不同语境下原作者真正的交际意图和受众的预期效果,有的放矢地选取恰当的翻译策略,对其赢得国际声誉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言语行为三分说"为导向,分别对其片名、主人公名、部分台词和主题曲的翻译情况进行探析,重点阐释意向行为和取效行为对动画片翻译的解释和指导力,强调翻译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考虑言语行为的整体意义和交际功能以及受众的不同需求,不拘泥于形式,以最贴近、最自然的目的语再现原语内容,进而揭示语用等效翻译观在动画片翻译过程中体现的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2.
《孙子兵法》有两种不同的全胜:一是政治全胜,即《谋攻篇》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二是军事全胜,即《形篇》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全"胜。二者辩证统一,相得益彰。前者的理论渊源和历史根据全部来自于《周易》。"全"胜的实质是仁胜,其源出于《周易》汤武革命观。牧野之战是不战而胜的典范。"全"胜的理念是人性,其源出于《周易》的天德仁爱观。"保合太和"给"全"胜奠定了人性基石。"全"胜的策略是怀柔,其源出于《周易》的师贞正义观。唯正义之师可保怀柔之效。"全"胜的宗旨是和平,其源出于《周易》的和谐统一观。唯"元永贞"的德化能结和谐统一的和平之果。"全"胜思想的价值在于减少或避免战争,对中国历史有深远影响,对当代世界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结合东西方面子理论,通过对小说《喜福会》中母亲和女儿的具体分析,发现母亲们坚守东方的面子观,而女儿们则选择西方的面子观。东方的面子观包括"脸"和"面子"两个概念,具有道德和能力两个层面的内涵;西方的面子观包括正面面子和负面面子。  相似文献   

14.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形成了科学实践观。在标志着马克思哲学形成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把科学的实践观作为自己全部哲学理论的基石、原则和出发点,提出和贯彻了一条从物质实践出发去考察自然、社会、人以及人的认识的新唯物主义哲学路线,因此,马克思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我们不仅要坚持实践唯物主义基本思想,更重要的在于自觉地按照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办事,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发扬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5.
英语二轮复习备考策略包括对照《考试说明》,明确复习方向;分析学生存在问题,改进复习方法;针对考点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16.
从传统戏曲普法教育的法理基础、传统戏曲普法教育的现状调查、发挥传统戏曲普法教育功能的具体思路三个方面进行传统戏曲的普法教育功能的论述,点明传统戏曲普法主要是为当代法律宣传普及扩大其有效途径,以期用激发出受众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主动接受的目的,使得当代普法工作赢得更多的受众,最终达到扩大普法效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王晨婕 《现代语文》2013,(7):147-150
本文运用语用顺应论剖析英若诚汉译话剧《推销员之死》的过程,包括译前的选材与译中翻译策略的选择。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原因,连续不断选择的过程。在该理论的框架下,作为特殊语言使用的话剧翻译活动也是一个连续选择的过程:译者从翻译目的出发,选择相应的文本和翻译策略,顺应译语受众的语言语境与交际语境。英若诚选择汉译《推》剧顺应了当时中国受众的内在需求,选择增译、省译、套译和改译等翻译策略顺应了中国观众的语言语境与交际语境,同时满足了舞台演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于伟红 《山东教育》2020,(1):99-100
近日,笔者所在学校英语教研组开展了一次"基于目标的课堂观察"观课议课活动,研究课例是鲁科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7 Lesson 1 This is Jenny speaking。观课议课过程中,笔者切身感受到差异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得还不到位。下面就谈谈目前我们的差异教学中存在的三个问题及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9.
该文旨在以伯克的认同理论为指导,分析《墨子》一书中运用了哪些实现认同的具体策略,以及这些认同策略的使用在向受众传达《墨子》书中的思想,或者在说服受众或与受众达到同一等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湖南卫视"领SHOW2013"的开篇之作《我是歌手》开播以来,叫好又叫座,原因在于其既富有观赏性,又兼具价值引导与文化鼓励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其迎合受众的心理需求,重在展现人性的善良美好;重新建构了关于成功的集体认同,消解了以往片面的成功观;致力打造偶像全面的人格魅力,树立了正确的偶像观;激活了集体无意识下的怀旧审美,直击受众心灵。这些对其他电视娱乐节目的借鉴意义在于,作为成功电视娱乐节目的共同标准,价值引导与文化鼓励的内涵可以理解为:能够消解和扭转当前社会的不良风气和思想趋向;能彰显真善美和展示人性的光辉;能够顺应受众需求及调试受众心理;能唤起民众内心深处的美好情感以及传递正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