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参赛须知     
《中国钓鱼》2006,(5):5-5
为鼓励广大钓友踊跃参赛,积极参与鱼拓制作活动,提高鱼拓制作水平,提升比赛品位,自2006年钓鱼王杯淡水鱼“十大钓手”通讯赛始,荣获“中国十大钓手”称号的参赛者,除获得奖金、奖牌、证书及纪念品外,还将获得一幅由我国鱼拓高手制作的精品鱼拓。这些鱼拓作者有于明智、谢春明、曹昌茂、李世新、费俊刚、王志江、张展铭、阿永等。,他们在本刊主办的中外鱼拓精品展上都有佳作展出,并在历届鱼拓评选活动中获奖。他们的作品反映了我国当今鱼拓制作的最高水平,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2.
宋存颖 《垂钓》2008,8(10):81-83
黄俊刚,1962年生,山东即墨人,自幼热爱绘画,喜欢钓鱼。其鱼拓作品曾获得第二属“三元钓饵杯”鱼拓评选二等奖,第三溷“碧海杯”鱼拓评选一等奖。鱼拓为他打开一扇门,使得他在更广阔的艺术领域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3.
韦德 《钓鱼》2006,(16):60-60
日语中的“Gyotaku”一词,意思为鱼拓,前半部分的“Gyo”意为鱼,后半部分“taku”意为摹拓。鱼拓起源于19世纪的中国或日本。在中国和日本,这种手法通常被钓手用来记录他们日常的钓获。在美国,鱼拓已经发展成为了受到公众喜爱的艺术,近25年日渐流行。珍妮特·康宁夫  相似文献   

4.
去年岁末,高健做得一幅鱼拓,请他的好友,美术大师关林评骘。把玩片刻,大师赞叹:“这幅作品,够进体育博物馆的资格。”听评,高健莞尔,这是他的新做。 高健做鱼柘很细致,每次获得一尾品相好的鱼,便将鱼摊在桌子上,顺着鱼鳞的走向,用心地擦净鱼身上的黏液。遇到背尾胸腹臀的鳍,他便用细麻线,一头拴在鳍上,一头系在椅子上,鳍便全部打开,方便擦拭。高健做出的鱼拓,画面洁净,脉络清晰,水准不亚于专业,用心、细致是原因之一。 高健所做的鱼拓上的鱼,都是他自己钓的。钓鱼、养鱼、赏鱼、做鱼拓,是他休闲时的首选活动,他说:“我和鱼有缘分。”  相似文献   

5.
谢春明 《垂钓》2009,(2):86-88
制作前的准备工作 1.鱼的选择: 以最常见的鲫鱼为例,首先在自己钓获或购买的鲫鱼中挑选一条300克左右(不要太小,太小的鱼不容易拓)、一侧鱼鳞完整无缺(至少头至肩部的鳞片完好),背鳍、尾鳍等部位没有伤残、体形较为丰满的鱼来制作鱼拓,这样的鱼制作出来的鱼拓最为好看。无论拓何种鱼,都要本着这一原则认真挑选。当然,拓制自己钓获的有纪念意义的大鱼时就另当别论了。  相似文献   

6.
钟愚 《中国钓鱼》2006,(7):50-50
本刊讯 今年是日本东洋鱼拓拓正会创立30周年。应日本东洋鱼拓拓正会会长松永正津先生之邀,《中国钓鳓杂志选送了由我国鱼拓爱好者制作的11幅鱼拓作品赴日本参加今年7月14~18日在大阪举行的纪念日本东洋鱼拓拓正会创立30周年鱼拓大展。这11幅鱼拓代表了我国当今鱼拓制作的最高水平,其作者大都参加过《中国钓鱼》杂志主办的中外鱼拓精品展或在鱼拓评选活动中获奖。  相似文献   

7.
李寒停 《钓鱼》2011,(20):26-27
徐银舟,1961年出生。1990年学习传统钓法,1995年和邓刚等人一起学习悬坠钓法,1997耳接触竞技。在“老鬼”学校打下良好基础,“海狮”中得到成长。1999年获“老鬼”杯总决赛个人第二名;2001年获“钓王杯”手竿钓混养鱼第二名;2002年获“泛宇杯”钓赛冠军;2004耳被评为中国钓手(竞技)排行榜第三名。之后作...  相似文献   

8.
随着第二届“光威钓王杯”总决赛的结束,又一位新的“光威钓王”应运而生了,他就是41岁的北京钓手张晶。他有着高大的身材,虽经过多年的风吹日晒微微泛黑而不失雅气的面庞。钓鱼时你还可以发现他总是腰板儿笔直地骑在钓箱上,左手轻松自如地上饵摘鱼,右手握竿的方式十分独特一捏拿式,就是五指握住竿把,用手掌心紧紧顶在钓竿的底部,大马金刀,威风凛凛,骨子里透着潇洒自如的神态。  相似文献   

9.
李世新 《垂钓》2006,6(3):31-31
鱼拓是将鲜鱼拓印在纸上或布上的图形。 鱼拓的产生据说已有近百年的时间,有文字记载最早的鱼拓出现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日本,那时的鱼拓称作“鱼折”,由于鱼折技术主要传承了我国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碑拓技艺,后才被称为“鱼拓”。鱼拓的发展轨迹也与我国的传拓发展有着极其相似的道路,早期的鱼拓是以墨汁作为颜料,在拓印的技法上与传拓技艺中的乌金拓极其相似,  相似文献   

10.
宋存颖 《垂钓》2008,8(9):80-82
谢春明,1952年生,哈尔滨人。1997年接触鱼拓,成绩斐然,其作品连续在第二届“三元钓饵杯”鱼拓评选、第三届“碧海杯”鱼拓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鱼拓艺术开启了他的另一种人生,并且促成了他与日本鱼拓大师松永正津的一段师生情缘。  相似文献   

11.
东子 《中国钓鱼》2004,(12):31-32
随着第二届“光威钓王杯”总决赛的结束,又一位新的“光威钓王”应运而生了,他就是41岁的北京钓手张晶。他有着高大的身材,虽经过多年的风吹日晒微微泛黑而不失稚气的面庞。钓鱼时你还可以发现他总是腰板儿笔直地骑在钓箱上,左手轻松自如地上饵摘鱼,右手握竿的方式十分独特——捏拿式,就是五指握住竿把,用手掌心紧紧顶在钓竿的底部,大马金刀,威风凛凛,骨子里透着潇洒自如的神态。  相似文献   

12.
张炎冰 《钓鱼》2008,(5):16-17
徐清华,河南郑州市人,厨师。1997年起专习钓快鱼,三次打入“钓王杯”总决赛,1999年获第4名,2000年成攻登顶,成为第6位“钓王”,2001年得了第12名。2003年西安,2004年天津,连续两届“百合杯”都是亚军。他认为,不管钓什么鱼高招只有一个——坚持既定钓法,稳中求变。拿手功夫“对症下药”,对“丸九”、中国台湾地区的“中央渔业”和传统中药型添加剂有独到见解,被誉为“小药神手”。  相似文献   

13.
《彩色鱼拓制作法》 本片特聘日本东洋鱼拓拓正会长松永正津先生主讲并演示了如何用您钓的鱼进行整理,进行着色,制作鱼拓等技术问题。不但能学会鱼拓的制作方法,还能欣赏到日本精美鱼拓作品的魅力。本片画面清晰流  相似文献   

14.
去年的"十大钓手"通讯赛增设了精品鱼拓奖,今年将继续增设这一奖项,以鼓励广大钓友踊跃参加2007年"十大钓手"通讯赛和鱼拓制作活动。精品鱼拓奖由我国鱼拓高手提供。他们的作品代表了我国当今鱼拓制作的最高水  相似文献   

15.
张炎冰 《钓鱼》2008,(18):14-15
邱廷军,四川成都人。从1998年“钓王杯”成都站出线,打入总决赛到即将举行的第四届“光威钓王杯”,邱廷军届届入围,但只有两届榜上有名。然而,没有人敢说入主“钓王杯”前20名的是二流钓手,因为包括王永贵这样的箍一流钓手和名列全国钓赛榜首的钓手铩羽“钓王杯”是很平常的。邱廷军出省参赛的机会不是很多,2004年,他获得银川全国钓鱼锦标赛总成绩第5名,但他在四川省9届钓鱼比謇中披金挂银,分量不轻。采访邱廷军,是因为像他这样分站赛名列三甲,忘决赛留遗憾的钓手同样值碍尊重。  相似文献   

16.
张莉 《钓鱼》2006,(14):12-12
7月10日,西安的杨阿永、刘波、王权、曲露、周安祁、杨省民、丁颖、刘智辉8名钓鱼人冒着高温酷暑,驾车从古城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赴新疆游钓,开始了“保护母亲河,拓鱼万里行”的第三次远征。钓鱼人杨阿永因为痴迷垂钓而喜爱上了鱼拓,在10年不断增加的鱼拓经历中,他足迹踏遍大江  相似文献   

17.
张炎冰 《钓鱼》2008,(10):14-15
姜耀坚,广东深圳人,2001年入围第七届“钓王杯”总决赛时被人认识。与许多广东钓手一样,钓成品对象鱼功夫独到,善于在混养鱼中见机行事,单挑某一种鱼钓,属攻坚型钓手。主要成绩有:2002年威海首届“光威钓王杯”总决赛第7名;2004年武汉“魔力饵王杯”全国钓鱼大赛亚军;2007年全国钓鱼锦标赛(宿迂站)企业组个人总成绩冠军,  相似文献   

18.
《钓鱼》2011,(24):68-68
2011年11月6日,来自甘肃、四川、河南等地和陕西各地的133名钓手齐聚位于西安北郊的龙鼎翔休闲垂钓园,参加在这里举办的西安市第五届“钓协鱼拓杯”钓对象鱼(鲫鱼)比赛。  相似文献   

19.
拓鱼一二三     
阿永 《钓鱼》2006,(8):65-66
为鱼制拓的灵感应该来源于碑拓。著名书法家刘自椟的儿子曾收藏过一张清代的鱼拓(墨拓),但后来遗失,由此可以说明,鱼拓在中国古代已有人为之了。鱼拓的制作是缘于人们对鱼的喜爱而对鱼的形态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和记录,这也是我初学鱼拓的理由!1994年,我有幸认识了韩国的吴章圭先生,看到他带来的鱼拓挂历,甚是精美!那时热衷垂钓的我便开始尝试制作鱼拓,只是当时制作那种古朴且有着图腾般美感的就是黑白鱼拓(墨拓)。后来又有幸看到日本松永正津先生精彩的彩色鱼拓,通过网络也了解了鱼拓的另一种作法——间接法鱼拓。就这样,我通过对鱼拓的积累和…  相似文献   

20.
第四届“钓王杯·钓鲫高手赛”预选赛山东临沂站于4月11-12日如期举行。参赛的有来自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北京等11个省市的186名钓手。经过2天6场9个小时的比赛,陕西省西安市的程建伟等20人喜获参加决赛的入场券。“钓王杯”预选赛到此已进行四站,此站上鱼率是比较高的。出线的前20名鱼获总尾数均在200尾以上,单场(1.5小时)最高给以录为88尾。参赛的186名钓手中新人比较多,对“钓王杯·钓鲫高手赛”的严密规则不够熟悉,在前2场中被判犯规的共6人次,其中5人次是赛前将构、漂入水,人为手竿超长。另外,从上海站预选赛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