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棋王》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深厚的文化意蕴,也在于其独特的叙事策略。若即若离的人物视角设计,虚实相生的叙事方式与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以及通过多种叙述方法相结合来设计错综复杂的悬念伏笔,这些都是阿城的《棋王》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曾获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提名的《肖申克的救赎》,是电影作品对小说作品进行成功改编的范例。对比小说的叙事特征,电影则根据自身的叙事交流模式,侧重利用其特有的叙事结构元素来营造视觉幻象以表达主题。《肖申克的救赎》改编的成功,体现了小说与电影的可转化性。  相似文献   

3.
英国小说家拜厄特的小说《占有》以其对整个人类经验的艺术性表述享誉世界文坛,小说的艺术性为作家对人类经验的成功表述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本文试图运用经典叙述学家热耐特的理论,从叙述层次、叙事时间、叙事聚焦三个方面对《占有》的叙事策略进行分析,在揭示其叙事特色的同时,论证这些叙事策略如何为表现作家的历史观服务。  相似文献   

4.
李梅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27(11):109-112
陈染的自传体小说《私人生活》,以其独特的女性叙事构成作品解读的多种可能性,从而引起国内外文学研究者的关注。文章从纪实与虚构,叙事视角的交替,叙事人称的转换三个角度出发,探讨陈染小说《私人生活》独特的叙事方式,从中看出作者如何成功地实施这一叙事策略,以自我为个案抒写精神自传,以一种趋于心理与哲学的思想者的姿态,表达出对生命的体验以及对生命意义的哲性思索和理性追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叙事策略入手,应用普罗普关于民间故事的经典叙事理论分析了电影《达·芬奇密码》成功的原因,并进一步验证了普罗普的经典叙事理论可以适用于大部分的叙事类型,尤其是大众文化的诸多叙事类型,诸如民间故事、戏曲、话本小说、武侠小说、连环画以及当代的电影、电视剧等等。而且这种经典电影类型化叙事方法仍然是保证商业电影成功的重要砝码。  相似文献   

6.
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Michael Cunningham)的小说《时时刻刻》(The Hours)于1998年出版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小说的成功体现在多方面,国内有很多文章主要从女性主义角度来分析小说,而本文从叙事学角度,对小说多层次的叙事结构和扑朔迷离的叙事视点进行分析,阐述小说的叙事策略及其对小说主题表达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问世之日起,《呼啸山庄》就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论而百年不衰,研究《呼啸山庄》的著述也层出不穷。运用叙事学理论考察《呼啸山庄》的叙事技巧,呈现出多样化的叙事视角交替使用、戏剧化的多重复调叙事结构、具有显著后现代特征的叙事时空三个方面的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叙事策略入手,应用普罗普关于民间故事的经典叙事理论分析了电影《达·芬奇密码》成功的原因,并进一步验证了普罗普的经典叙事理论可以适用于大部分的叙事类型,尤其是大众文化的诸多叙事类型,诸如民间故事、戏曲、话本小说、武侠小说、连环画以及当代的电影、电视剧等等。而且这种经典电影类型化叙事方法仍然是保证商业电影成功的重要砝码。  相似文献   

9.
《左传》的叙事艺术巧妙而又独特。通过深入细致的探索,发现《左传》的叙事艺术主要从叙事手法、叙事角度、叙事特点、人物塑造、叙事记言五个方面表现出来,《左传》的叙事艺术也由这五个方面推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水平。同时,《左传》成熟的叙事艺术对我们研究先秦叙事文学叙事艺术的演变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学的想象与虚构究竟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历史叙事的制约是目前学界关于历史题材文学创作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成功的历史小说,对这部小说的文学叙事和它所依据的史书《三国志》的历史叙事做一些比较,看看前者在多大程度上超越了后者的限制,对于我们今天的历史题材创作是有重要借鉴价值的。  相似文献   

11.
《阿甘正传》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反智电影"的代表作。本文主要结合色彩、剪辑、声音等从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层次、叙事视角、叙事基调等方面对影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艾丽丝·沃克将追求实现叙事话语的权威贯穿于《紫颜色》之中,使作品体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美学意蕴.通过“百衲被”叙事结构、多声部的叙事聚焦及其独特的叙事语言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沃克为处于社会最底层的黑人女性实现叙事话语权威的独树一帜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3.
自1969年茨维坦·托多洛夫提出叙事学(也称叙述学)这一术语开始,它的历史才30多年,但它以法国为中心,迅速辐射到世界各国。这里借助于叙事学的一些理论,从叙述结构(叙事的线索、外结构、内结构);叙述语式(叙述幅度、时距、频率);叙述语态(叙述视角和人称、叙述态度)三方面来研究分析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珍品之一《大师和玛格丽特》的叙事特点。  相似文献   

14.
曹禺戏剧叙事理论的探究可从叙事观念、叙事主体、叙事方式、叙事结构等方面展开。在叙事观念上呈现为曹禺的人生经验和西方戏剧理论的影响;在叙事主体上强调隐含的叙事主体的话语策略以及角色人物的多重身份和"看"与"被看"之关系;在叙事方式上交互应用对比叙事、同一意象反复迭现、悲喜剧交叉叙事、表现主义手法、"回溯法"等丰富叙事技巧;在叙事结构上采用多维渐进结构,从而达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叙事效果。  相似文献   

15.
《秦腔》叙事艺术的复杂性表现在叙事视角的复杂性、叙事节奏的混杂性、叙事内容的繁杂性等方面。在其复杂性叙事艺术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和情感原因。现代化浪潮对传统乡村文化的侵蚀和贾平凹面对正在消逝的乡村写作时内心的矛盾从根本上形成了这种复杂性叙事艺术。从某个层面上说,贾平凹对复杂性叙事手法的熟练运用显示了其高超的叙事能力,他在叙事手法和风格上的实践为20世纪末以来转型中的乡土文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范丹虹 《沧州师专学报》2004,20(2):11-12,15
在以历史苦难为题材的大量文学作品中,<肚子的记忆>采用了一种奇特新颖的叙述角度,即通过苦难遗留给"肚子"的记忆切入主题,其中叙述视角的设计尤为独特.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荒诞叙事文本所呈现出来的特征与主体意识的不确定性息息相关。主体意识的不确定表现为作者对意义的不确定和对价值秩序的迷茫困惑,从而使中国现代叙事文本在叙事主体、叙事距离、叙事结构、叙事语言等方面形成独特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铁凝小说《笨花》打破自己以往的创作规律,关注更为广阔的历史画面,回归儒家传统叙事伦理,并把儒家传统道德贯穿中国革命实践,重新将革命叙事伦理与个人叙事伦理进行弥合.再现了关于宏大民族历史叙事的乌托邦想像。  相似文献   

19.
由于其表现的浓厚悲观色彩,学界普遍将《神秘的陌生人》与马克.吐温的早期作品区别对待。通过对小说的叙事逻辑、叙事时间、叙事距离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该小说作为叙事文本所存在的瑕疵。  相似文献   

20.
教育叙事研究的理想追求与现实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叙事研究逐渐透入教育研究领域,体悟教育生活、反思教育过程、沟通理论与实践成为教育叙事研究的理想追求.然而我国的教育叙事研究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叙事主体单一化、叙事视野狭窄化、叙事体悟肤浅化、叙事形式模式化等现实困境.转变传统思维方式、扩大学术视野是走出困境的关键,寻求叙事研究本真、确立基本定位则是走出困境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