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也许不少人还记得.海湾战争中,美军用于攻击伊拉克军事目标的炸弹,仿佛长了眼睛似的.一枚一枚准确地命中目标.一举将伊拉克用钢筋水泥严密加固的594座飞机库炸毁375座.摧毁桥梁40余座.毁坏10多座。连伊拉克方自以为万无一失的一座地下隐蔽部也难逃厄运,致使许多无辜平民葬身火海,在国际上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2.
军用飞机     
军用飞机可以分为好几种。由于所担负的作战任务不同,它们也就有着不同的构造上的特点。现在我们就来谈谈它们的特点。轰炸机轰炸机用炸弹来摧毁敌人的地面目标,杀伤地面的敌方人马。轰炸机要进行轰炸,就要装置专门的轰炸设备(瞄准具和投弹装置),还要携带大批的炸弹。在一般的轰炸机上,炸弹都放在机身内的炸弹舵里。在轰炸的时候,先打开弹舵门,然后投下炸弹。  相似文献   

3.
肖鹏 《科学中国》2007,(10):28-31
海湾、科索沃、伊拉克战争中,美国空军战机携带的炸弹从天而降、呼啸而至的景象,让我们记忆犹新。战争恶魔带给受害国人民的是无尽的伤害和惨痛的记忆,而美空军威力惊人的精确制导炸弹则在战争中不自觉地充当了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的“帮凶”。但美空军并不满足于此,为了更进一步提升炸弹的作战效能和威力,  相似文献   

4.
伊拉克战争结束了。在战争报导中我们听到最多的两个字就是“空袭”,看到最多的电视画面也是美英联军狂轰滥炸的镜头。自开战以来,美英联军主要依赖其空中力量,向伊拉克境内投放了3万多枚炸弹及激光制导导弹。大规模的空袭行动,打掉了伊拉克的所有军事目标,摧毁了伊军的重型武器装备,同时也给成千上万的伊拉克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失去了制空权,伊拉克近40万的军队竟在20多天的空袭中溃不成军,从而放弃了对首都巴格达的防守。在退守萨达姆的家乡提克里特的战斗中,伊军宣布投降的唯一条件就是停止空袭。由此可见,在现代战争中,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4月13日下午7时32分,美军在阿富汗楠格哈尔省亚珍区空投了一枚绰号“炸弹之母”的MOAB巨型云爆弹,打击那里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地道。袭击炸死至少36名“伊斯兰国”武装分子,并摧毁3处藏匿点、1个指挥部及大批武器弹药,5个月后,俄军则在叙利亚首次使甩4个绰号“炸弹之父”的FOAB巨型炸弹,打击代尔祖尔附近的“伊斯兰国”目标,摧毁其1个指挥所、1个通信中心,炸死了包括其“战争部长”哈利莫夫和主要指挥官谢马利在内的约40名武装分子。美俄先后使用巨型炸弹,除了震慑及打击“伊斯兰国”,也隐含有在巨型炸弹上进行较劲的意味。  相似文献   

6.
欣原 《百科知识》2002,(5):62-63
你听说过能在地层中游走的炸弹吗?这就是炸弹家族中的“土行孙”——钻地弹。对于我们而言,钻地弹不应该显得陌生。1999年5月8日.炸毁我驻南联盟大使馆的“杰达姆”炸弹就是一种装有惯性导航/全球定位复合制导系统的钻地弹。其时,美军B-2隐形轰炸机共向我驻南大使馆发射了5枚“杰达姆”,其中两枚从上到下贯穿了5层办公楼,直抵地下室。  相似文献   

7.
《科学与文化》2007,(6):7-7
“这么神奇的建筑,怎么被他们想出来的?”望着远处逐渐成型的国家体育场,一名出租车师傅感叹道。在尘沙满天的工地上,这座钢筋铁骨的巨大“鸟巢”雏形静静地躺在中央,吸引了路人与全世界的目光。不同于传统体  相似文献   

8.
伊拉克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战争阴云一直笼罩在伊拉克上空。英、美等国家的新奇武器,总在拿伊拉克作试验场一些新奇炸弹已经在伊拉克上空爆炸,还有一些新奇炸弹也准备在伊拉克寻找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9.
魏庆  史伟光 《百科知识》2007,(10X):60-60
最近,英国《太阳报》报道,如果美国国防部决定对伊朗动武,便会研制一款新型超级炸弹,据称可深入地下18.3米、爆炸后形成近1千米的坑洞。这款长约13.7米、重3万磅的炸弹被称为“炸弹之母”,将成为最巨大的常规炸弹,重量相当于两辆双层巴士。这种超级炸弹不仅能钻入地面,并能穿透石头、混凝土和钢板。报道中还说,这款由B-52轰炸机携带的炸弹之母的重量,是早前空袭阿富汗时曾使用的“菊花刀”(DaisyCutter)的两倍,而穿透能力更是GBU28碉堡炸弹的4倍。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5月下旬,美军公开了一段武器测试视频。视频中,B-2隐身轰炸机投放了一枚号称"地表最强非核炸弹"的GBU-57超级钻地弹。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这是专门用来对付地下堡垒的。该炸弹可以穿透厚度达到61米的混凝土,能够直接穿到地下200多米.以这种威力来看,世界上的大多数地下设施在它面前基本上都可以看作是纸糊的。  相似文献   

11.
1998年12月17日~20日,美英联军对伊拉克进行了连续4天的代号为“沙漠之狐”的大空袭,成为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最大的一次导弹大战。沙漠之狐作战后,新年伊始,美军与伊拉克又多次发生空中军事冲突,伊拉克在南北两个禁飞区设立的多个防空导弹阵地被摧毁,其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07,(10)
俄罗斯公共电视台第一频道播放了炸弹试验过程。画面显示,一架图—160型战略轰炸机把炸弹投放到试验场地后,炸弹爆炸,形成一团类似核弹燃烧的"蘑菇云"。爆炸后,断瓦残垣旁只剩烧焦的土壤和巨石,  相似文献   

13.
<正>1943年,在比斯开湾参加二战的盟军船只被德空军的HS-293制导炸弹"追"着打,损失惨重。HS-293制导炸弹装有无线电接收装置和助推器,能在遥控下调整飞行方向,准确命中目标。盟军派出科学家寻找对策,但都没找到好办法。就在这时,德空军一架轰炸机向科学家所在的军舰接连发射了两枚炸弹,束手无策的科学家们眼看无处可躲,便索性闭上眼,等待这可怕灾难的到来。可等了很久却没有听到预想中的爆炸声,  相似文献   

14.
苏联科学院院士、莫斯科理工学院教授和自动控制系统专家B·劳申巴赫,从技术角度指出,美国战略防御计划不可能实现。其理由如下: 无论这个防御设想分多少层次配置,原则上说都不能摧毁全部敌方导弹,更不用说全部弹头了。甩来摧毁带常规炸弹飞机的防空战术并不适用于对付核导弹。第一,战略防御计划把对方看成是袖手旁观者。如果用核激励X射线激光器打击目标,那些目标必须同时出现。知道了这一点,进攻一方就可以采取延时发射或使弹头分时、分批射出的手段。如果建立一定数量极端昂贵的作战站能摧毁预定数量的导弹,那么,只要对方把他的导弹数量增加到超过这个预定数量,就能使这样一个反弹道导弹系统变得毫无用处。  相似文献   

15.
海湾战争中,美军曾使用普通激光制导炸弹外加地毯式轰炸的方法攻击伊拉克深藏在地下的指挥中心,但收效甚微。于是,美军临时在200毫米炮管中装填炸药并将其与激光制导部件和战斗部相连,于1991年2月27日第一次使用这种临时拼凑起来的炸弹攻击伊拉克的地下钢筋混凝土设施。当时这种炸弹就能钻入深达30米以下的泥土,钻入混凝土深达6米。海湾战争之后,美军将其命名为GBU-28激光制导钻地炸弹。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军用GBU  相似文献   

16.
看到“大爆炸”三个字,您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炸弹、炮弹在战争中摧毁生命、破坏建筑物的场景,您甚至会联想到原子弹、氢弹猛烈爆炸的骇人场景可是您是否知道,此处的“大爆炸”却寓意着生命的诞生,而且是突发性地产生多种生物门类,“大爆炸”带来的是一幅万物竞生、生机勃勃的动人画面。  相似文献   

17.
一、发展航空是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空中力最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已为世界公认。1991年42天的海湾战争,多国部队在38天的空中袭击,摧毁了伊拉克1/3左右的坦克和大炮,瓦解了10万多精锐部队,多国地面部队,仅用4天,只付出阵亡79人的代价,迫使伊拉克无条件投降,这是历来战争所没有过的。因此战后各国都十分重视加强军事航空力量的建设。美  相似文献   

18.
现如今,在都市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什么东西都花钱租。住的别墅,租的!摆放的鲜花,租的!用的家具,租的!逛街的同伴,租的!坐着的轿车,租的!连过年带回家的男友,也是租的!……大家都称呼他们为“R一族”(R乃是英文Rent的简称,意为租的意思)。  相似文献   

19.
美国新武器“解决”伊拉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原 《百科知识》2003,(1):61-63
12年前,美国的高新武器装备在伊拉克制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技术战争神话。如今,创伤未愈的伊拉克又深切地感觉到了同样灾难的逼近。 “天网”打造信息优势 为占据绝对的情报优势,美国早已向伊拉克张开了功能强大  相似文献   

20.
《金秋科苑》2010,(7):108-109
最令人恐慌的是汽车炸弹,因为汽车炸弹机动性强,速度快,而且隐蔽性很好。一个身上捆满炸弹的人很容易让人产生怀疑,一架偏离航线的飞机很容易用雷达探测到;在汽车满地跑的都市里,一辆停在超市、娱乐场所、体育场、酒店等附近的汽车却不会让人产生怀疑,但是巨大的爆炸很可能就从这些汽车里发出。检测的难度增加了人们的恐惧感,也达到了恐怖分子制造恐慌的目的。恐怖分子制造汽车炸弹的技术在不断“进步”,各国政府对汽车炸弹采取的防范措施和探测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科研人员正在为消除汽车炸弹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