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教育部近日制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在各级各类学校实施依法治校是教育领域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建  相似文献   

2.
关于依法治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五”大提出 :“依法治国 ,是党和人民管理国家的基本方针”。依法治国反映在教育上就是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是学校管理方式上的根本性转变 ,必将对学校的改革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对依法治校谈几点认识。一、依法治校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促进学校改革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依法治校是学校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体现。 1999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使依法治国的方针成为国家的基本制度 ,具有了最高的法律效力 ,成为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各政党各社会…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方针落实到学校的重要方略,依法治校要求学校治理法治化,要求全面建设学校层面的法治文化。法治文化是实施依法治校的应然结果,法治文化的形成是依法治校理念实现的重要体现。目前许多学校依法治校仅停留在"法制"层面,而未提升到"法治"层面,成熟的校园法治文化尚未形成。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适应依法治校理念要求建立与之配套的学校法治体系。本文通过研究依法治校理念中法治文化的现状,发掘法治文化培育中出现的问题,为我国依法治校理念下法治文化的建设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5,(62):157-158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依法治校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手段。如今,国家对中职学校非城市户籍学生实施免学费和贫困学生助学金等政策。在新形势下,中职学校依法治校就显得尤为迫切。而现实中中职学校在依法治校上问题诸多,如主体不清,职业教育法规滞后,招生无序,认识不深等问题。我们要提高学校管理者及师生的法律意识,正确处理法与国家政策、法与学校规章制度的关系,推进学校章程建设,教育主管部门统筹管理、依法规范招生等。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提出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 ,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 ,当前和未来年轻一代基本上都要经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质量 ,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社会的未来。依法治校 ,以德治校 ,应成为学校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 ,应成为治校的总方略。法治与德治的个性和共性自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以来 ,学校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业绩 ,虽然还有待于进一步加…  相似文献   

6.
<正>"依法治教"是党的十八大依法治国方略对教育管理和学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实践证明,创建良好的法治环境,是依法治教的重要保证。一、依法行政是依法治校的前提要做到依法治校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据法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对学校进行管理,切实维护学校的办学合  相似文献   

7.
随着“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确立 ,我国教育领域已经走上全面依法治教的轨道。在各级各类学校 ,依法治校也已逐渐成为学校管理的主要手段。依法治校就是依据教育法律法规和其它有关的法律法规管理学校事务。依法治校绝不仅仅是用单一的法律手段简单地取代过去单一的行政手段 ,而是要综合运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等多种手段。无论是运用哪一种手段管理学校 ,都必须强调以法律法规为依据 ,依法办事。目前 ,在一些中小学校进行依法治校的过程中 ,形成了一个这样的误区 ,即把依法治校理解为“以罚治校” ,显然这…  相似文献   

8.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首次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原则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依法治教已成为党和政府管理教育的基本方针,而依法治校作为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由此有了国家法律的依据,成为学校发展教育事业必须遵循的准则,乃至追求的目标。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已进入到攻坚阶段,学校作为最基本的教育主体担负着教育发展的重任,学校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管理理念和方略。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者,必须确立依法治校的办学思路和治校方略,把学校管理纳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教育系统的具体实践 ,是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上 ,使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必由之路 ,也是新时期关系到教育改革与发展全局的重要方针。推动依法治校 ,对加强教育法制建设 ,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是学校依法治校的关键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 ,县级以上党政干部在努力学习和掌握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同时 ,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和其他科学知识 ,提高各级领导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的本领。这对于…  相似文献   

10.
一、坚持“依法治校”的理念校长治校首先要“依法”。依法处理、协调涉校的各种关系或矛盾。学校作为一个单位,学校及学校师生是社会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与社会其他方面发生关联,校长应善于运用法律,特别是教育法律法规来协调和处理各方关系,维护学校及师生的合法权益。制定《学校章程》,以“章”治校。《学校章程》是学校的基本法,是依法治校的内在要求,是校长依法治校的重要依据。依法管理教师。一方面要依法保护、落实教师的权利;另一方面要依法教育,督促教师履行义务。  相似文献   

11.
12.
从逻辑联系的角度 ,一个有效率的教师教育 ,必须解决教师基本素质目标定位的合理性、教师基本素质形成的影响“因子”及当前教师基本素质形成过程中的主要“障碍”、教师培养基本模式的科学性与政策性等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保护的责任"是现代国际法发展的产物,旨在为一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提供充分的保障,建立协调"主权"与"人权"关系的新规则。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逐渐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同时,"保护的责任"也存在着诸如行使主体、事中监督制约、事后问责等关键性机制缺陷,西方国家以"保护的责任"为名处理某些地区热点问题的实践也加深了国际社会对"保护的责任"滥用的担忧。而滥用"保护的责任"为某些国家有选择地打击别国政权,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提供了可乘之机,势必将"保护的责任"的发展引入歧途。而"负责任的保护"则从对象、主体、手段、目标、监督和重建六个方面对"保护的责任"加以修正与发展。这对于建立和完善相关国际法机制,巩固联合国安理会的作用,明确"保护的责任"的性质,完善授权与监督机制,严格限制军事干预行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地方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书刊、先进的电子技术设备和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等优势条件,并提出了地方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对策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中国共产党科学宗教观的具体体现,是我党三代领导集体在管理宗教事务中一以贯之的思想,它既符合宗教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对于在新阶段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好宗教事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西游记》对佛教持抨击的态度是十分明显的。从《西游记》产生的时代和环境看,作品对佛教是贬抑的;从《西游记》的人物性格塑造,可以窥见作品对佛教的否定;从《西游记》所叙述的故事情节可以看出作者对佛教的厌恶;从《西游记》对神佛的形象刻画,可以看出作品对佛教是讨厌的。  相似文献   

18.
在语言运用过程中,语境对语义有很大的影响,语境能使语义由能指变为特指;也能使语义转化,从而获得临时的新的语义。它还能使言语中的一些超常现象得到充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刑法分则中分别有条文将以营利为目的和牟利为目的规定为犯罪的构成要件,文章认为两者的刑法含义上并无本质不同,立法上宜统一规定为以牟利为目的,并对以牟利为目的的司法认定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20.
“语贵显浅”是李渔对文学语言的主张,也是其文学作品表情达意的底色。但在艺术实践中,李渔作为文学大家,对小说文本重案头阅读的特质是熟谙其中三昧的。故李渔的小说创作,也非常重视“文人之笔”,因此其小说语言形成了浅易见俗、俗不脱雅、语重机趣的鲜明风格,显示了李渔对小说语言“于浅处见才”的艺术追求和独有的匠心,也展现了李渔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特有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