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的十九大一个最重大的政治判断,就是旗帜鲜明地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深刻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基本内涵与新特点及其重要意义,是我们认真学习与深刻领会十九大精神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时代必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新变化的政治判断,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所作出的新判断,是对时代发展的回应,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节奏和脉搏。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提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是我们党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阶段性特征而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明确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它对"整体布局"理论进行了发展创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两大布局";对"发展理念"进行了发展创新,开创了社会发展新图式;对"矛盾学说"理论进行了发展创新,对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科学的新判断;对"党建理论"进行了发展创新,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新境界;对"外交战略"理论进行了发展创新,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新判断、新概括,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内容,也是这一思想赖以形成并确立的实践基础和理论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也没有改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因此,要从变与不变、部分质变与总体量变的辩证统一中,正确理解我国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与初级阶段国情没有变之间的关系。为此,党的十九大围绕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一系列战略安排和重大部署。  相似文献   

5.
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正确把握矛盾尤其是主要矛盾是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然发生变化,然而,我国始终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准确认识"变"与"不变",是解决我国未来发展方向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6.
比较分析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异同,厘清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之间以及矛盾内部对立双方的相互关系,阐明作为内在矛盾的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外在表现为不同的社会主要矛盾,为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提供客观依据和理论基础。揭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在我国新时代展开过程中必然表现为"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现实,为深入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演变和破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供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7.
在民主法治与公平正义的社会背景下,人民群众对社会及国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要全面解读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机制、内涵与影响,全面审视社会主要矛盾的特征,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深入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新特征对于未来我国法律共同体的成长路径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认识经过了一个提出、完善、深化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这为正确认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新变化提供了经验和启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世情、国情和党情深刻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迁,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中国共产党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观、唯物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展开分析,做出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论断,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点,正确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论断,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仍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外部体现,人民需要的满足仍受到生产力水平的制约。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在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推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进步做出的准确判断。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成为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吴东潭 《知识文库》2024,(7):191-19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飞跃,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大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产生了新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生产力的变化,使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社会的生产方式、发展方式也发生变化。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共同富裕打下了良好的条件,共同富裕这一重要的战略目标将被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除了在经济层面解决“三大差距”、处理“三次分配”,社会心理建设也将在这一时期凸显其积极意义,并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到教育上,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五年制高职教育,是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必须遵循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逻辑。从历史维度上看,新时代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时代;从现实维度看,新时代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时代。从理论维度看,新时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探索新的重大历史课题的时代;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践看,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强大生机和活力,由此推进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神州学人》2017,(11):14-17
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5年来的教育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教育变革是深层次的、历史性的,这是一个客观准确科学的战略判断。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的主要依据之一。基于这一新的发展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十九大")规划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两个阶段"理论、"共同体"思想等尤为引人注目。特别是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内涵丰富,反映了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认识,是对当下国情的深刻把握和科学研判。因此,深入挖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理论所蕴含的深刻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以及主要矛盾理论与"两个阶段"理论、"共同体"思想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推动其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有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在北京顺利开幕。大会中做出一项重大决议,即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改变,已经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新的论述对于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报告宣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昭示着我国社会面貌的巨大变革,而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就在于厘清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有其特定的时代意蕴,它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而人的需要说到底是人发展动态过程的现实反映,立足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来解读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既能为其找到哲学的理论来源,也有其新时代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