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诗学主张上,金克木坚持"纯诗"的诗歌理念,主要表现在对诗的本质、诗的形式、诗的思维等方面的纯诗化追求,注重诗歌内在的精纯品质,这些理论探索对"纯诗"的中国化移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同时,面对抗战爆发后所带来时代浪潮的巨变,金克木也表现出向现实性、大众化诗学靠拢的趋向,折射出中国"纯诗"发展的现实局限与困境。  相似文献   

2.
邵洵美是一个为美奋斗一生的理想主义者,是一个值得欣赏、值得阅读、值得缅怀的人。对邵洵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邵洵美史料文献梳理、邵洵美诗歌艺术分析、邵洵美的小说散文研究、邵洵美与唯美主义、邵洵美的文学实践活动五个方面。邵洵美的研究已经慢慢走上正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研究。  相似文献   

3.
邵洵美的新诗创作深受波德莱尔、魏尔伦和乔治.莫尔等人的影响,诗歌风格带有明显的象征诗派死亡、阴郁、颓废和放荡的基调,致使邵洵美的名字长期被排斥在主流的文学史书写之外。新时期以来,文学史的建构是以文学性和审美性作为视野的。邵洵美诗歌颓废的诗美特征及独特的诗体建设,使他有理由成为新诗建设中颓废诗派的代表,邵洵美也应成为一个被书写的名字。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过去对邵洵美的诗多持否定态度,实际上,如果将邵洵美的诗置于世界诗歌格局中加以评论,可以发现他主要是吸收了法国诗的乳汁,贯穿了“颓加荡”的特色,从而使自己的诗另成一格。因此,对他的诗,不能仅仅站在单一立场上简单否定。  相似文献   

5.
邵洵美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洵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知名的唯美派诗人、出版家和文学活动家 ,关于他的研究一直未能形成规模。他的诗歌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中国颓废主义诗歌的代表 ,追求刺激与堕落 ,追求现世的享乐 ,唯美、唯我、唯感官 ,格调低下。但近年也有认为 ,其诗前卫、先锋 ,擅长将自然影色织入人工的情色世界 ,意象色彩绚烂。另一方面 ,其特点又是其缺点 ,放荡、颓废的想象为其带来恶誉  相似文献   

6.
“纯诗”是“性灵”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它追求“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美不言”的至高审美境界,纯粹美的艺术理想。20世纪中国诗歌在法国象征主义“纯诗”那里找回了自己民族纯艺术传统的文化记忆,目的却多在寻找合乎现代性要求的、新诗形式建构的多种可能。中国化“纯诗”的时代命运表明,新诗回归文学本体之路,是20世纪中国诗歌一次颇为艰难的文化之旅。  相似文献   

7.
作为20世纪中国的唯美主义诗人,邵洵美为中国新诗所引入的美的观念,意义不凡。他力图通过译介西方唯美-颓废主义诗人诗论诗作,为唯美-颓废艺术思想作为一种美学原则而融入中国艺术精神,拨去理论与情感上的迷雾。他对诗的品性的定位,把诗融入了哲学、宗教、历史、思维、心理等人类文化的总体构成里。他所强调的诗的形式要与诗的品性相和谐,把新诗引入了对美的姿态、颜色、形状以及灵魂的凝视。然而,邵洵美对官能享受的率真颂赞,不仅没有为他赢得新诗美学现代性追求的桂冠,反而使他被钉在"颓加荡"的十字架上。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徐志摩《雪花的快乐》诗篇的文体特色和美学价值的分析,根据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诗歌特点,选取诗中具有研究意义的价值元素——语言结构、情感表现形式、文化思维智慧、生命价值的思考与追求,从现代教育的追求目标这个角度,阐释该诗作对现代教育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追求至纯至美的诗人。本文从真纯美和格律美两大特征谈论徐志摩对诗美的追求,他诗艺的创格,为新诗运动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也体现了新诗开始成熟地把目光转向诗艺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新月派是一个以诗歌著称的文学流派,评论者多是从格律诗的角度研究探讨新月派的诗歌,新月派的小说领域一般则是以个案的方式加以论述。本文从诗化的角度切入新月派的小说,从古典诗美与诗化、意境与诗化及虚化与诗化三对范畴入手,剖析了新月派小说的诗化特征。本文切入新月派小说的诗化视角,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新月派的小说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